- 年份
- 2024(2064)
- 2023(3129)
- 2022(2801)
- 2021(2773)
- 2020(2395)
- 2019(5414)
- 2018(5438)
- 2017(9905)
- 2016(5919)
- 2015(6812)
- 2014(6922)
- 2013(6838)
- 2012(6950)
- 2011(6331)
- 2010(6740)
- 2009(6347)
- 2008(6949)
- 2007(6358)
- 2006(5723)
- 2005(5210)
- 学科
- 济(22885)
- 经济(22839)
- 管理(17926)
- 业(15069)
- 企(13428)
- 企业(13428)
- 方法(10273)
- 学(9427)
- 数学(7773)
- 数学方法(7527)
- 农(6381)
- 理论(5460)
- 业经(5388)
- 中国(5300)
- 财(5207)
- 制(4865)
- 和(4283)
- 农业(4022)
- 策(3953)
- 体(3945)
- 贸(3814)
- 贸易(3808)
- 法(3717)
- 易(3674)
- 划(3580)
- 融(3531)
- 金融(3530)
- 银(3526)
- 银行(3496)
- 教育(3363)
- 机构
- 大学(98001)
- 学院(94392)
- 研究(35892)
- 管理(31584)
- 济(30708)
- 经济(29881)
- 中国(26933)
- 理学(26768)
- 理学院(26342)
- 科学(26017)
- 管理学(25477)
- 管理学院(25315)
- 京(22016)
- 农(22008)
- 所(20701)
- 研究所(19001)
- 农业(17753)
- 业大(16650)
- 江(15997)
- 中心(15698)
- 财(15451)
- 范(14526)
- 师范(14218)
- 北京(13794)
- 院(12866)
- 州(12157)
- 财经(12157)
- 省(11898)
- 师范大学(11565)
- 技术(11317)
- 基金
- 项目(60291)
- 科学(45741)
- 基金(43117)
- 家(39906)
- 国家(39600)
- 研究(39513)
- 科学基金(31886)
- 社会(23096)
- 省(23006)
- 自然(22652)
- 基金项目(22469)
- 自然科(22138)
- 自然科学(22125)
- 自然科学基金(21725)
- 社会科(21603)
- 社会科学(21593)
- 划(20721)
- 教育(18811)
- 资助(18775)
- 编号(15268)
- 成果(14376)
- 重点(14250)
- 部(13211)
- 计划(12949)
- 发(12171)
- 科研(12055)
- 创(11822)
- 科技(11756)
- 课题(11276)
- 创新(11186)
共检索到147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杜迎彬 王志杰 杨冰 张晓华 黄倢
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取其肌肉组织28℃下保存于不同饱和度和不同pH的铵盐保存液中,保存一定时间后,通过组织总RNA提取、RT-PCR法及荧光定量RT-PCR法鉴定比较选择方便有效的保存方法。结果显示,从含25mmol/L柠檬酸钠和20mmol/LEDTA的饱和醋酸铵保存液和饱和硫酸铵保存液中保存的组织中提取的RNA较完整。通过调节pH进行保存液的优化,提取RNA后的凝胶电泳、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确定的基因拷贝数显示,从含25mmol/L柠檬酸钠和20mmol/LEDTA的饱和醋酸铵保存液(pH6.0)和饱和硫酸铵保存液(pH5.2)保存的组织中能成功地提取出大量的RNA...
关键词:
饱和铵盐溶液 样品保存 水生动物 RN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大菾 黄倢 王海亮 李晋
以不同浓度乙醇为溶剂,配制不同p H的硫酸铵和乙酸铵饱和溶液,测试其对凡纳滨对虾组织的渗透效应和在常温条件下对RNA的保护作用。因为乙酸铵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远高于硫酸铵,且其铵离子的摩尔浓度在0-80%的乙醇溶剂中比较稳定。研究结果显示,乙酸铵比硫酸铵能更快渗透到整体的对虾组织中,并达到更高的浓度。50%、70%及以上的乙醇为溶剂的饱和硫酸铵、50%乙醇为溶剂的饱和乙酸铵(p H=6.0)溶液保存RNA的完整性较好,RNA拷贝数较大,半衰期较长。综合分析,推荐50%乙醇的饱和乙酸铵溶液(p H=6.0)作为对虾组织样品的常温保存液,该结果为野外样品采集及常温运输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铵盐 乙醇 常温 RN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艳 Vanvimon Saksamerprome Kallaya Sritunyalucksan 黄倢
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dsRNA)诱发的特异性沉默目的基因表达的过程,一种大规模制备双链RNA的方法可以便利RNAi技术的应用。以斑节对虾kazal型蛋白激酶抑制剂(KPI)基因为例,详细介绍了一种以体内载体表达大量制备dsRNA(>300nt)的方法。使用商业载体pGEMT和pDRIVE,以2步克隆法构建含有发夹环(hairpin loop)dsRNA表达载体,转化RNA酶Ⅲ缺陷的大肠杆菌HT115(DE3)进行体内转录制备dsRNA。构建的发夹RNA表达载体含有494bp的正向靶序列和403bp的反向互补靶序列,其中正向靶序列多出的91bp即可成为loop环,而无需再次克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增磊 董宣 赵若恒 王秀华 武和英 于党辉 谢国驷 黄倢
对山东海阳和潍坊的2个养殖凡纳滨对虾群体取样,采用TaqManqPCR逐尾检测肝胰腺中的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载量,再将提取的DNA样品按5并1(5∶1)、25并1(25∶1)、50并1(50∶1)、100并1(100∶1)和150并1(150∶1)进行并样,检测并样的EHP载量。设定不同临界循环数为假定灵敏度,定性判断各单尾检测阳性及并样组阳性,比较不同并样模式与检测阳性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定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检测灵敏度过低,会降低高并样率检测的准确性;阳性率在30%以上时,高并样率的检测结果与单样品检测相符性很好;高载量感染的阳性率不低于6.7%时,50∶1以内的并样能准确得出检测结果;低载量感染的阳性率不低于16%时,25∶1以内的并样能得出较好结果;高载量感染的1.3%阳性率和低载量感染的8%阳性率可能导致所有并样出现假阴性结果;各种并样模式均有很好的诊断特异性,50∶1并样的诊断灵敏度与OIE标准推荐的5∶1并样的接近;各并样检测的EHP载量与单样品检测平均值之比在0.27~2.83范围,二者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各种并样模式的定量检测结果在数量级水平能大致反映样品的平均EHP载量。本研究为水生动物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样品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梁萌青 王士稳 王家林 常青
以初始体重为4.04±0.14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度1.5和30的水体中用同一种配合饲料喂养50d,探讨海水养殖和低盐养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和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特殊增长率(SGR)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FCR)明显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长 盐度 RNA/DNA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典兴 李平
为了选出一种适合水稻纹枯病菌RNA的提取方法,比较了改良的盐酸胍法同热酚法、Trizol法提取水稻纹枯病菌RNA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改良的盐酸胍法和Trizol法可以提取到高质量的RNA,热酚法的提取效果不理想。改良的盐酸胍法提取的RNA进行mRNA差异显示的结果表明,没有多糖对后继反应的干扰,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水稻纹枯病菌RNA的提取方法。用该法提取RNA,可以满足分子克隆与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后继试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丽 王丽 李学鹏 励建荣
比较了市售褐藻提取物与水产品加工中常用复合磷酸盐的保水效果。选择浸泡增重率、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出品率为主要指标,全面衡量保水剂的保水效果,并通过测定蒸煮后虾仁的质构和色差进一步评价保水剂对虾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粘度为55mPa.s的1%褐藻胶低聚糖浸泡处理的虾仁其浸泡增重率为11.7%,显著高于3%复合磷酸盐处理的6.3%(P0.05);冻藏20d后解冻损失率仍可保持浸泡增重的7.2%,而复合磷酸盐为5.1%,其蒸煮损失率虽高于复合磷酸盐,但仍低于其它处理组,出品率与复合磷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罗词兴 郭腾飞 华雪铭 温文 周洪琪
Toll受体是一类跨膜蛋白,其胞外区能够识别仅表达在病原微生物上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基序(motifs)——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并将病原入侵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诱导产生一系列的免疫效应因子和免疫反应。Toll受体是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产生免疫效应的关键分子。多种对虾中存在Toll受体,但对虾Toll受体在虾类营养免疫研究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发掘。本文综述了Toll信号途径及对虾Toll受体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Toll受体在虾类营养免疫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认为对虾Toll受体表达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机体对入侵病原识别的...
关键词:
Toll受体 对虾 营养免疫评价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潘爱军 来琦芳 王慧 周凯 么宗利 庄平
采用改进的△pH法检测凡纳滨对虾组织碳酸酐酶活性,监测了环境盐度从5突变到25后对虾鳃和触角腺组织碳酸酐酶活性及其血淋巴渗透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鳃组织碳酸酐酶活性在盐度突变后4 d内没有显著变化,活性水平在(21.68±1.25)μmol CO2/(mg.min),第5~11天有显著性的增高现象,在第10天活性最高,为(43.03±2.82)μmol CO2/(mg.min),第12天回落至起始水平;(2)触角腺碳酸酐酶活性动态变化的模式与鳃相似,起始增高时间比鳃晚6 d;(3)触角腺碳酸酐酶活性显著增高起始的时间与鳃组织碳酸酐酶活性开始显著下降的时间有关联性;(4)在低盐度时,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澄茂 叶泉土
根据 198 6~ 1995年在东吾洋放流的 97948万尾中国对虾种苗资料 ,研究了仔虾种苗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结果表明 ,只要掌握好种苗放流技术 ,加强海区管理 ,直接放流未经中间暂养培育 ,平均体长在 10mm以上的仔虾种苗 ,年平均回捕率可达 5 .2 6 % ,增殖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放流技术 增殖效果 东吾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坤 李铎 张优优 李陇平 麻丽霞 张智英
【目的】尝试自制一种价格低廉的RNA分离试剂,并检验其应用效果。【方法】以商业化的TRizolReagent为对照,使用自制RNA分离试剂提取草鱼皮肤组织总RNA,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RT-PCR检测其品质,并用提取的总RNA合成草鱼皮肤cDNA。同时使用自制RNA分离试剂提取斑马鱼总RNA,通过RT-PCR进行E2F5基因全长(1 092bp)的克隆,构建其真核和酵母表达载体并测序。【结果】使用自制RNA分离试剂提取草鱼皮肤组织总RNA的品质与用TRizol Reagent提取的总RNA品质相当,用之成功地合成了草鱼皮肤cDNA。使用自制RNA分离试剂提取得到了更高品质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连新宇 王秀华 李晨 张庆利 苟紫玥 吕若萱 杨冰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是危害虾类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为寻找一种快捷保存及分离IHHNV DNA的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完整的核酸材料,选用FTA (flinders technology associates)卡为保存介质,以FTA纯化试剂、TE (Tris-EDTA)缓冲液及去离子水为基础洗脱液,设计了7种FTA卡黏附DNA洗脱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验不同核酸洗脱分离效果及最低的点膜核酸量。结果显示,于4 mm~(2)的FTA卡上,点样体积为2.5 μL,用洗脱液作为模板时,最低点膜核酸浓度需要1.47×10~(4) copies/μL以上,可获得最佳的检测灵敏度和100%检出率的洗膜方法为50 μL TE缓冲液于95 ℃下浸洗5 min;用膜片做模板,点膜核酸浓度需要1.82×10~(3) copies/μL以上,室温(20~25 ℃)下用FTA纯化试剂洗脱3次,再用TE缓冲液洗脱2次,洗脱时间均为5 min,可获得最佳的检测灵敏度和100%的准确度。以FTA卡保存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虾十足目虹彩病毒1(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偷死野田村病毒(covert mortality noda virus, CMNV)、致急性肝胰腺坏死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_(pAHPND))核酸,测试所建洗脱方法的效果,证实了该方法对其他虾类病原核酸的洗脱具有通用性。该研究给出了FTA卡保存和洗脱IHHNV DNA的适用性方案,为野外对虾样品采集、病毒核酸样品跨区域传递的保存和运输条件提供了科学数据。
关键词:
IHHNV FTA卡 洗脱方法 优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岩 邢丽红 孙伟红 孙晓杰 祖露 李兆新
由于虾青素酯具有多种存在形态,其准确定量还存在难点,将其有效转化成可定量的游离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实验将南极磷虾作为不同形态虾青素研究的代表性品种,采用柱层析法从南极磷虾中分别制备了虾青素的单酯和双酯,明确了其组成和含量,作为典型特征样品,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确立最佳酶解条件,并对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从南极磷虾中制备并鉴定出8种虾青素单酯和13种双酯作为典型特征样品;(2)单酯在底物浓度为0.5μg/mL,反应体系酶浓度1.14 U/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5 min时,游离虾青素回收率达94.56%±1.24%;双酯在底物浓度为1.0μg/mL,反应体系酶浓度0.92 U/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75min时,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8.28%±0.84%。(3)将常温酶解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中,南极磷虾油中虾青素的含量为(265.09±20.35) mg/kg,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的含量为(21 759.36±90.19) mg/kg。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分别采用标准SC/T 3053-2019和GB/T 31520—2015与酶解法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260.42±11.57)和(21 752.54±100.00) mg/kg,偏差均小于10%;进一步通过在样品基质中添加全反式虾青素标准溶液的方式进行了验证,南极磷虾中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5.24%,RSD为2.03%;雨生红球藻中游离虾青素回收率为98.56%,RSD为0.75%,说明常温酶解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满足虾青素酯的准确定量。研究表明,常温酶解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减少了温度引起的虾青素氧化和异构化,最大化的将酯态转化成游离态,适用于水产品中虾青素酯的准确测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虾青素酯 常温酶解法 定量测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新颖 梁萌青 方伟 常青 刘扬瑞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2%和4%的食盐,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低盐养殖水体中饲养40d后,采用光镜、电镜等技术对4种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第2腹屈肌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和对比,并与海水虾做比较,探讨饲料中添加食盐对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镜下,对照组及添加食盐1%组肌束内肌纤维排列疏松,有聚集成束状,肌束间隙(肌束膜)较宽,纤维有弯曲状存在。添加食盐2%组、4%组肌纤维排列依次紧密,分布较均匀,与海水虾差别不大;电镜观察对虾腹屈肌横切面图片发现,对照组和添加食盐1%组的粗丝与细丝分布较稀疏,排...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食盐 低盐养殖 组织形态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