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1)
2023(10423)
2022(9292)
2021(8719)
2020(7339)
2019(16947)
2018(16958)
2017(32253)
2016(17808)
2015(19977)
2014(19779)
2013(19586)
2012(17776)
2011(15934)
2010(15728)
2009(13975)
2008(13473)
2007(11435)
2006(9805)
2005(8427)
作者
(52656)
(43483)
(43409)
(41239)
(27918)
(21061)
(19713)
(17357)
(16683)
(15460)
(15172)
(14544)
(13926)
(13851)
(13419)
(13363)
(13315)
(12971)
(12472)
(12313)
(11063)
(10681)
(10509)
(9921)
(9816)
(9792)
(9747)
(9469)
(8797)
(8726)
学科
(65959)
经济(65884)
管理(47622)
(45079)
(38142)
企业(38142)
方法(32014)
数学(27589)
数学方法(27228)
(18467)
(17072)
中国(16493)
(15519)
业经(15065)
地方(13974)
理论(12074)
农业(11513)
(11502)
(11115)
贸易(11109)
环境(10860)
(10746)
(10727)
技术(10576)
(10226)
财务(10164)
财务管理(10150)
企业财务(9641)
教育(9517)
(9286)
机构
大学(247099)
学院(244786)
管理(98089)
(88950)
经济(86804)
理学(86026)
理学院(84991)
研究(83703)
管理学(83375)
管理学院(82957)
中国(59688)
科学(57093)
(52949)
(43456)
(43198)
业大(40504)
研究所(40138)
(39387)
中心(37485)
农业(34564)
(34408)
(33264)
北京(33221)
师范(32821)
财经(32320)
(31132)
(29478)
(28262)
技术(27903)
师范大学(26806)
基金
项目(178482)
科学(139226)
基金(128647)
研究(126677)
(113910)
国家(112988)
科学基金(96275)
社会(76235)
社会科(72105)
社会科学(72084)
(70760)
基金项目(69528)
自然(65924)
自然科(64360)
自然科学(64344)
自然科学基金(63150)
(60315)
教育(57613)
资助(52869)
编号(51599)
成果(41108)
重点(40370)
(38138)
(37954)
(37125)
课题(35597)
科研(35162)
创新(34594)
计划(34469)
大学(32668)
期刊
(93339)
经济(93339)
研究(68552)
学报(44666)
中国(43157)
科学(40176)
(38076)
管理(34571)
大学(32253)
学学(30421)
教育(27763)
(27412)
农业(27125)
技术(20667)
(15966)
金融(15966)
业经(15499)
经济研究(14425)
图书(14151)
财经(14117)
(13805)
科技(13240)
理论(12496)
问题(11850)
资源(11834)
(11797)
(11758)
业大(11739)
实践(11648)
(11648)
共检索到341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许华  黄倢  杨官品  
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引起对虾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且该病毒感染的宿主广泛。自WSSV基因组全序列公布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对WSSV的研究热点转移到该病毒基因产物功能的相关研究上面来。弄清WSSV感染机理是有效防治病毒的基础,而对其感染机理的阐释则主要是搞清病毒各蛋白在感染中的作用,这些是WSSV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分析WSSV蛋白同时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为研究海洋和陆地生物病毒的进化趋势提供有力的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何培民  郭媛媛  贾晓会  施定基  庄旻敏  何玲  贾睿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一种引起养殖对虾爆发性死亡的病毒,由于它宿主范围广、蔓延速度快以及致死率高,已经成为对虾养殖中的第一杀手,因此有效防治wssv爆发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极具挑战性。本文主要介绍wssv基因组以及结构蛋白、对虾wssv免疫机制、对虾wssv疫苗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对虾养殖中wssv防治措施,认为对虾wssv疫苗将是今后对虾大规模养殖中病害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睿  朱婵  庄旻敏  廖圣瑜  施定基  何培民  
自二十世纪90年代,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就因其暴发范围广、致死率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该病毒蛋白的结构及功能,以及利用其囊膜蛋白制备亚单位疫苗、研发DNA疫苗等来提高对虾抵抗白斑综合征病毒的能力,尽管免疫防治目前在实验室阶段已取得了显著的保护效果,但因其给药方式局限以及成本较高等因素一直没有应用于实际生产中。VP19和VP28是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的囊膜蛋白,在WSSV感染对虾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WSSV的基因组学、VP19和VP28的蛋白质结构及其在免疫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概述了VP19和VP28的研究进展,包括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RNA疫苗以及相关抗体的研究。在总结了不同类型疫苗的保护效果后发现,VP19和VP28的双价疫苗的保护率较高,为今后制定有效的WSSV控制方法提供了参考。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向东  黄倢  战文斌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患病对虾组织中提取 WSSV,应用 SDS PAGE对 WSSV结构蛋白进行了分析。采用12%分离胶,将WSSV样品煮沸5 min,应用SDS PAGE分离了WSSV的中低分子量结构蛋白,并将该结果与其他学者已发表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首次通过延长样品煮沸时间,采用8%分离胶,应用 SDS PAGE分离到了 WSSV 100 kD以上的 13 条高分子量结构蛋白,计算出了每条蛋白带的分子量及其在总蛋白中的百分含量。其中 WSSV高分子量结构蛋白的分离丰富了WSSV的研究范围,对今后深入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建梅  唐小千  战文斌  
为了鉴定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110在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细胞中的结合蛋白,运用pET-32(a)+载体构建了1段含RGD模体的截短VP110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后获得分子量为41 kD的截短重组VP110蛋白(rVP110)。以rVP110作为诱饵蛋白,运用pull-down实验结合蛋白质谱分析鉴定rVP110结合蛋白,结果显示,中国明对虾鳃细胞中的肌动蛋白和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与rVP110具有结合作用。利用PCR扩增中国明对虾AK编码基因,将其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罗展  黄倢  周丽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引起养殖对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在过去的10年中,各国学者不断地寻找预防和控制WSSV感染的方法及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和抗体与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免疫增强剂、重组蛋白疫苗和灭活疫苗、遗传育种、RNAi等几种方法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发抗WSSV药物和饵料,更有效地防治WSSV及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有声  战文斌  程顺峰  王世表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囊膜蛋白在提纯的过程中易脱落,用传统的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不易获得完整的病毒粒子,对传统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加以改进后,可以获得大量完整的病毒粒子。用患白斑综合征病毒病的中国对虾鳃制备WSSV粗提液,感染螯虾(Cambarus proclarkii),选取25%的蔗糖溶液用作病虾鳃的匀浆液,然后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取各带负染后电镜观察,大量完整的病毒位于46%~52%蔗糖梯度之间,病毒粒子末端带有很长的尾;而病毒裸露的核衣壳位于40%~46%蔗糖梯度之间;在57%~62%之间观察到较多完整病毒粒子和少量细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病毒提纯方法较好,可得到大量完整的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战军  孟宪红  孔杰  单从文  罗坤  栾生  常亚青  
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能否产生类免疫保护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将健康的中国对虾接种经不同辐照强度γ射线灭活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wpot wyndrome virus,WSSV),连续投喂接种20 d后,对其存活个体进行抗WSSV性能测试,检验其存活情况。结果显示,至216 h实验组(射线辐照剂量分别为5 kGy、10 kGy、15 kGy和20 kGy)存活率分别为45.5%、54.2%、68%和65.4%,存活对虾的病毒携带量分别为(14.0±11.9)、(14.1±4.3)、(24.5±15.0)和(15.1±7.8)copies/ng DN...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凡  刘庆慧  黄倢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凡纳滨对虾不同时段鳃、肠、肝胰腺、肌肉、类淋巴和血细胞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60和90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HSP60和HSP90在这6个组织中都有表达,WSSV感染影响各组织中HSP60和HSP90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WSSV感染抑制HSP60在鳃、肠、肌肉和血细胞的表达,促进HSP90在鳃、肠、肝胰腺、肌肉、血细胞和类淋巴的表达,表明HSP60和HSP90参与WSSV感染免疫反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耿小雪  王小霞  周怡  徐玮  张文兵  麦康森  
近年来,重组VP28和VP26蛋白作为蛋白亚单位疫苗,在增强对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WSS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WSSV粗提液为模板进行普通PCR扩增,得到VP28和VP26基因,再用引物悬挂法将eCo RⅠ和XBaⅠ酶切位点分别添加到VP28和VP26基因的5端和3端。目的基因经双酶切后插入到表达载体P GaPZαa,转化ToP10大肠杆菌,经博莱霉素(ZeoCin)抗性筛选阳性重组酵母表达载体。aVRⅡ酶切线性化之后,电击转化X-33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经ZeoCin抗性筛选得到阳性重组酵母。SDS-PaGe电泳分析重组酵母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有声  战文斌  程顺峰  王世表  
为了更好地研究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蛋白VP19在WSS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利用VP19的单克隆抗体直接对VP19进行了定位。从患白斑综合征的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丝中提取WSSV,将提纯的WSSV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然后洗脱提纯其病毒蛋白VP19并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和Western-Blot技术筛选出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将检测出的阳性杂交瘤细胞经有限稀释法克隆,研制出抗VP19的单抗,再利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对病毒蛋白VP19进行定位,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洪玉  张天时  孔杰  罗坤  常亚青  
以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为实验材料,分别投喂配合饲料、蚯蚓、蛤蜊、蝇蛆等四种饵料,利用生长和抗病性指标综合评价蚯蚓和蝇蛆作为中国对虾饵料的可行性。生长实验前测定每个实验组的初始体长和体重,养殖40 d后再次测定生长指标,之后,分别投喂不同毒饵量进行人工感染实验。方差分析表明:投喂4种饵料后,蛤蜊组生长最快,其次是蚯蚓,再次是蝇蛆,最后是配合饲料,各组之间对虾体长增长差异显著(P<0.05),体重增长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线性固定模型分析不同饵料及不同病毒量感染下对中国对虾存活率的影响,其中蚯蚓组存活率最高,配合饲料组存活率最低,并且蚯蚓组存活率显...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继秋  谭北平  麦康森  
比较了同一养殖池中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未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旨在探讨对虾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感染WSSV对虾肠道的细菌总数为1.06×106CFU/尾,显著高于未感染WSSV的对虾(1.78×105CFU/尾;P<0.05),且其肠道中的细菌分别属于弧菌属、气单胞菌属、海水球菌属、盐水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染WSSV的对虾(P<0.05),气单胞菌的比例显著的低于感染WSSV的对虾(P<0.05);盐球菌所占的比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组成和细菌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步表明对虾肠道菌群区系和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闫冬春  董双林  黄倢  
2002年采用PCR-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了乳山对虾养殖场1000余份样品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情况。结果显示,639例对虾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26·6%;77例蟹类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18·2%;266例浮游动物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38·3%,3~9月份浮游动物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消毒后水体中浮游动物的阳性率仍很高;30例贝类样品检测均为阴性;204例底泥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17·6%,22例抽滤海水样品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虾、蟹类在传播WSSV中起着重要作用,贝类、海水传播WSSV的可能性很小,浮游动物、底泥在传播WSSV中的作用和机制应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亚萍  孔杰  罗坤  栾生  曹宝祥  刘宁  卢霞  曹家旺  王明珠  王军  孟宪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