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2)
2023(2390)
2022(2025)
2021(1791)
2020(1560)
2019(3346)
2018(3336)
2017(5382)
2016(3198)
2015(3760)
2014(3680)
2013(3418)
2012(3162)
2011(2847)
2010(2906)
2009(2354)
2008(2360)
2007(2159)
2006(1933)
2005(1698)
作者
(10988)
(9221)
(8968)
(8666)
(5916)
(4432)
(4136)
(3533)
(3415)
(3243)
(3205)
(3200)
(3133)
(3046)
(2940)
(2866)
(2856)
(2853)
(2820)
(2689)
(2629)
(2372)
(2325)
(2267)
(2164)
(2155)
(1998)
(1994)
(1929)
(1915)
学科
(12081)
技术(10553)
管理(10261)
(10249)
企业(10249)
(9920)
经济(9917)
技术管理(5658)
教学(5234)
方法(4870)
理论(4442)
数学(4349)
数学方法(4233)
(4052)
学法(3497)
教学法(3497)
学理(3204)
学理论(3204)
教育(3006)
研究(2636)
(2606)
中国(2589)
新技术(2510)
高新(2502)
高新技术(2502)
业经(2334)
水产(2082)
农业(2071)
产业(1773)
(1720)
机构
学院(47040)
大学(45997)
研究(17994)
管理(15638)
(15604)
经济(15173)
理学(13576)
理学院(13447)
科学(13059)
管理学(12970)
管理学院(12888)
中国(11419)
(10940)
技术(10543)
(10241)
(9773)
研究所(9615)
业大(9038)
农业(8993)
(8323)
中心(7471)
(7369)
职业(6542)
(6540)
师范(6300)
(6161)
北京(6080)
(6080)
研究院(6036)
(5763)
基金
项目(34180)
科学(25568)
研究(24663)
基金(21872)
(20665)
国家(20506)
科学基金(16498)
(15557)
教育(13080)
(12946)
社会(12801)
社会科(12176)
社会科学(12173)
自然(11372)
基金项目(11146)
自然科(11146)
自然科学(11142)
自然科学基金(10917)
编号(10198)
资助(9627)
重点(8786)
(8602)
课题(8149)
创新(8132)
技术(7893)
成果(7708)
(7633)
科技(7587)
计划(7582)
(7267)
期刊
(14941)
经济(14941)
中国(13452)
教育(12382)
研究(11824)
学报(10378)
技术(9157)
科学(8814)
(8306)
大学(7151)
学学(6727)
管理(6446)
农业(6228)
职业(4937)
科技(4531)
技术经济(4234)
(3962)
(3832)
论坛(3832)
(3830)
技术教育(3436)
职业技术(3436)
职业技术教育(3436)
业大(2954)
水产(2566)
渔业(2492)
(2450)
图书(2427)
农业大学(2409)
(2354)
共检索到7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祖祥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水产科技推广站于1985年开始进行对虾塘立体混养贝类(毛蚶)试验,1988~1990年又接受了农业部下达的“虾贝鱼”混养技术研究项目,在6042.8亩虾塘中实施,增盈利617.87万元,成果荣获“七五”全国星火博览会“银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跃朋  马兟  张哲  
以18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进行对虾池塘不同密度混养牡蛎试验,利用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对不同密度混养牡蛎对虾池塘底质养殖负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混养牡蛎虾池底质中N、S、P营养指标随养殖进程呈上升趋势,到实验结束时,不同密度梯度牡蛎混养围隔底质污染程度不同,根据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评估养殖负荷,各围隔呈低谷状排列:Ⅱ组(98.14)>Ⅲ组(60.64)>Ⅳ组(33.05)>Ⅴ组(29.6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曲克明  陈碧鹃  李秋芬  袁有宪  赵法箴  李健  孙修涛  
用五个养虾池进行了鱼虾混养对中国对虾养殖体系环境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鱼虾混养对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较小;对氮磷的影响亦较小,但是,使氮磷比例升高;使水环境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增加,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增大;使水环境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减少,使硝酸盐还原菌数量增加。讨论了优化养殖环境的对策,认为养殖生态环境中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和数量对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其他的养殖措施对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必要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申屠基康  林霞  赵亚波  徐永健  
通过分析凡纳滨对虾单养及其与泥蚶混养实验的沉积物的理化特性、小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研究贝类对对虾池中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实验中对虾放养密度均为17×104个/hm2,泥蚶密度分别为0粒/m2(S)、60粒/m2(SC1)、120粒个/m2(SC2)和180粒/m2(SC3)。结果显示,随养殖时间增加:(1)沉积物中有机物含量呈上升趋势,pH与氧化还原电位逐渐下降;随贝类放养密度增加,底质环境恶化程度趋缓;(2)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呈下降趋势,随着贝类放养密度增加,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于志华  吉红九  袁祖平  沈涛  
随着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近16万亩。多年来,由于对虾池肥水的利用和处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量富营养虾池肥水排入近海海域,使近岸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造成局部赤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省近岸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2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科委下达的“利用对虾池肥水养殖贝类的研究”项目。我们根据贝类的摄食习性,采用虾贝混养、排水河养贝及低洼荒滩围塘蓄水养贝三级贝类过滤法进行了试验研究。所谓三级贝类过滤法:贝类在虾贝混养池中滤掉部分浮游生物(称初级过滤);混养池的肥水排入排水河,在排水河内养殖贝类,贝类进一步滤食掉浮游生物(称二级过滤);排水河的水进入围...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振乐  万延树  
泥蚶分布较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皆有。我国主要产地是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地。泥蚶喜栖息在内湾、河口或浅海风浪较小、水流畅通的软泥滩涂上,其栖息的泥层较浅,稚贝多生活在表层下1~2mm的泥中,大蚶生活在1~3cm深处。 泥蚶为广盐广温性贝类,成蚶在盐度为10.4~32.5‰的海水中均能生活,最适合生长的盐度为20~26.2‰;在-2.5~40%内均能生存,最适温度为15~28℃。泥蚶对干燥的适应能力很强,适合长途运输。 泥蚶主要滤食底栖硅藻,此外,还摄食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粟丽  朱长波  陈素文  
为了探索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在对虾养殖场选取一口池塘,设置24个围隔进行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混养实验。实验分为6组(A、B、C、D、E、F组),F组为对照组不放养罗非鱼。对养殖水体相关水质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1)养殖期间DO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围隔亚硝氮和氨氮的含量养殖前期接近,养殖后期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实验C、D组显著低于A、B、E组和对照F组(P<0.05);COD和TOC含量对照组均小于实验组,实验组中养殖后期A、B组含量大于C、D、E组;TN、TP的增加量为A组最高,F组最低,实验组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绍基  
中国对虾与缢蛏混养,是综合利用虾塘资源,水中养虾,塘底养蛏。根据虾蛏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两者在同一水体中生活成长。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巩固和稳定发展。一、虾塘的条件要求对虾与缢蛏混养的虾塘,应选择具备以下条件:1.虾塘底质应是泥沙质或沙泥质为佳,软硬适当,过软则对蛏子生长不利;2.虾塘的水深应保持滩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吉桥  李德尚  董双林  王克行  田相利  
1996年 5~ 10月在 1.7hm2 池塘中设 6个 5.0m× 5.0m× 2 .0m陆基围隔 ,研究了鲈 (Lateolabraxjaponicus)、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和台湾红罗非鱼 (Oreochromismossambicus×O .niloticus)投饵混养的养殖模式。鲈和罗非鱼放养在围隔内的浮式网箱中 ,对虾散放在围隔中 ;鲈在围隔中设 3个放养密度 ,分别为 0 .76、1.52和 2 .2 8尾 /m2 ;对虾 ( 2 .2 8尾 /m2 )和罗非鱼 ( 0 .2 4尾 /m2 )均为单一密度 ,每个处理 2个重复。给鲈投喂冻杂鱼 ,对虾不投...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松  房斌  王慧  庄平  周凯  么宗利  
近年来国内的贝类养殖产业出现大规模的病害事故,就其本质看是由于养殖区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归纳国内外对于养殖容量概念的发展,比较各种概念的适用情况;对于养殖容量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估算,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相对成熟,应用较广的模型,并且评价各种模型的优缺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振彬  杜琦  蔡清海  方民杰  钱小明  许翠娅  
以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为理论依据,通过现场对位于南海南部的罗源湾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养殖贝类和野生滤食性动物滤水率、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生态容量,进而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现存量以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同时采用已报道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并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3种模型估算的罗源湾贝类养殖容量分别为104064t,127321t,113675t。贝类适养总面积为2622hm2,其中缢蛏450hm2、牡蛎2000hm2、贻贝125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文龙  贺宝祥  李建应  朱水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思行  
目前世界对虾养殖正在蓬勃发展,特别是日本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对虾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据统计,当前全球养殖对虾的年产量约40万吨,主要产虾地区为中国台湾省、印度、东南亚国家、厄瓜多尔及其毗邻的南美国家。苗种生产和配合饲料的发展和推广使对虾养殖形成“企业化”生产,并且随着投饵方法的改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