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4)
- 2023(9034)
- 2022(8209)
- 2021(7834)
- 2020(6591)
- 2019(15295)
- 2018(15361)
- 2017(29318)
- 2016(16450)
- 2015(18462)
- 2014(18417)
- 2013(18297)
- 2012(16622)
- 2011(14888)
- 2010(14612)
- 2009(13109)
- 2008(12534)
- 2007(10637)
- 2006(9065)
- 2005(7593)
- 学科
- 济(58886)
- 经济(58822)
- 管理(43905)
- 业(41449)
- 企(34988)
- 企业(34988)
- 方法(29882)
- 数学(25835)
- 数学方法(25529)
- 学(16951)
- 农(15250)
- 中国(14183)
- 财(13891)
- 业经(13143)
- 地方(12132)
- 和(10591)
- 理论(10553)
- 贸(10382)
- 贸易(10378)
- 农业(10276)
- 易(10056)
- 环境(9972)
- 技术(9868)
- 务(9270)
- 财务(9212)
- 财务管理(9198)
- 制(9061)
- 教育(8753)
- 企业财务(8705)
- 划(8451)
- 机构
- 大学(229240)
- 学院(227016)
- 管理(90572)
- 济(79890)
- 理学(79539)
- 理学院(78579)
- 经济(77961)
- 管理学(77000)
- 研究(76639)
- 管理学院(76628)
- 科学(54217)
- 中国(53079)
- 京(49396)
- 农(44165)
- 业大(41681)
- 所(40065)
- 研究所(37353)
- 农业(34928)
- 财(34566)
- 中心(33690)
- 江(31650)
- 北京(30991)
- 范(29482)
- 师范(29137)
- 财经(28705)
- 院(28468)
- 技术(26539)
- 经(26182)
- 州(26153)
- 省(23648)
- 基金
- 项目(167913)
- 科学(128939)
- 基金(119848)
- 研究(116300)
- 家(106897)
- 国家(106048)
- 科学基金(89538)
- 社会(68946)
- 省(67174)
- 社会科(65129)
- 社会科学(65110)
- 基金项目(64987)
- 自然(62423)
- 自然科(60881)
- 自然科学(60858)
- 自然科学基金(59752)
- 划(56656)
- 教育(52883)
- 资助(49842)
- 编号(47041)
- 重点(37611)
- 成果(37499)
- 部(35271)
- 发(35067)
- 创(34712)
- 计划(33348)
- 科研(33173)
- 课题(32556)
- 创新(32376)
- 大学(30515)
共检索到311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清来 张良菊 徐慧慧 徐志红 李俊凯
【目的】研究对节白蜡的抗病原因,探寻新的生物农药。【方法】对对节白蜡树叶中的化合物质进行了分离提取,并将提取物分别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棉花红腐病菌、核桃根腐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为了进一步锁定有效成分,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柱层析初步分离,并进行了组分杀菌活性测定。【结果】在500μg/m L浓度下,乙酸乙酯萃取物整体表现出较好活性,其中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棉花红腐病的抑制率分别达到78.0%、69.0%。组分1和组分4整体表现出优于其他组分的杀菌活性,其
关键词:
对节白蜡 提取物 杀菌活性 生物农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张令文 宋瑞清
为了探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该文研究了该提取物对叶枯病菌菌体生长过程、孢子萌发过程及对其体内蛋白质含量与合成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该提取物能使叶枯病菌菌丝部分膨大、畸形、原生质浓缩,产生溶壁现象,也能使其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而且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与对照相比,经提取物处理48 h的叶枯病菌菌体的蛋白质含量是对照的6.7%,显著降低;经提取物处理过的叶枯病菌菌体蛋白电泳谱带的颜色、数目、位置,与对照相比,均发生了变化。表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能够抑制叶枯病菌菌体蛋白的生物合成,使菌体蛋白不仅含量下降显著,而且在表达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关键词:
绒白乳菇 提取物 叶枯病菌 抑制机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张令文 宋瑞清
为进一步明确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了该提取物对叶枯病菌糖酵解途径中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与乳酸脱氢酶(LDH)及TCA循环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菌体代谢旺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5种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提取物处理组菌体5种酶活性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处理24 h的SDH活性与处理48 h的HK、PK、MDH活性均已降至为零,而处理48 h的LDH活性仅为对照组的14.09%。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5种酶的活性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严重干扰了叶枯病菌菌体糖酵解途径与TCA循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绒白乳菇 提取物 叶枯病菌 酶活性 抑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璐璐 孙墨珑 徐国祺 刘泽旭 王立海
为探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木材霉菌的防治效果及防霉机理,采用牛津杯法,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的提取物对3种木材常见霉菌(桔青霉、绿木霉、黑曲霉)的抑菌性,之后通过光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法对防霉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木材中的霉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樟树叶提取物对桔青霉、绿木霉以及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通过破坏霉菌菌丝结构,扰乱霉菌生长周期,从而抑制3种霉菌生长。质量分数为12.50%的提取物对3种霉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桔青霉14.2 mm,绿木霉14.9 mm,黑曲霉20.1 mm。提取
关键词:
樟树叶提取物 木材 防霉 作用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莉蔺 刘素琪 曹挥 师光禄
Wikstroemia chamedaphne was investigated for its acarocidal activity against Tetranychus viennensis, a serious pest of many crops including apple trees in China. Its active constitutes were extracted,separated and purif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traction of petroleum ether from WCME (Wiks...
关键词:
河朔荛花 山楂叶螨 提取 分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宋瑞清 杨谦
为了探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了该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电导率与呼吸强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提取物处理过的菌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前期均呈上升趋势,前二者均在8 h时达到最高,而后者是在10 h时达到最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酶活性下降迅速,48 h时降至最低,而POD活性已降至为零,3种酶对提取物均较敏感.结果还表明,MDA含量在8 h时最高,为对照的9.2倍,48 h时降到最低,但始终比对照的含量高,表明膜脂过氧化严重,膜系统结构被破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蒲月 朱翠霞 陈功锡 莫端峰
对民间药用植物宽苞十大功劳Mahonia eurybracteata Fedde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不同部位提取物所进行的抑菌试验,发现叶和茎均含有有抑菌活性物质,但茎的抑菌效果更强更明显。(2)对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二个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索氏提取物抑菌效果与超声提取抑菌效果只存在较小的差异。(3)宽苞十大功劳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藤黄球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 g/mL、2.0 g/mL、1.0 g/mL、0.8 g/mL、2.0 g/mL、0.6 g/mL;但黑曲霉最小杀菌浓度为4 g/mL外,其它菌的最小杀菌浓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秀 马良进 陈安良 张立钦
采用甲醇溶剂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外果皮进行提取,并用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cucumerinum,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vasinfectum等15种病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干样100 g.L-1时,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黄瓜菌核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辣椒疫病菌等4种病菌的抑制率为100%,除玉米小斑病菌Bipol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应烙 冯俊涛 王汝贤 邵红军 张兴
以孜然种子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粗提物对所有供试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75%;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9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4g/mL时,盆栽试验显示其对白菜黑斑病、稻瘟病及黄瓜霜霉病的保护作用均达60%以上,对稻瘟病治疗作用达89.5%以上。孜然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孜然提取物 生物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应烙 尹彩萍
以15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杨树溃疡病菌(D.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小麦纹枯病菌(R.solani)和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等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花椒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苍术、沉香、艾叶和草豆蔻提取物对其中至少2种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0%以上;在质量浓度为0.1 g/mL时,花椒、沉香和艾叶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草豆蔻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中药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毛胜凤 张立钦 张健 林海萍 马良进 徐清信
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八叠球菌Sarcina ventriculi,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马尾松叶的水、丙酮、乙醇溶液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圈直径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对各种菌的抑菌效果越好,马尾松叶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0.0 g.L-1时,大肠杆菌抑菌圈...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马尾松叶 提取物 抗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志同 韩立荣 吴华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了采自内蒙古、宁夏草原和荒漠地区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在0.1g/mL质量浓度下,白沙蒿、黑沙蒿、蓼子朴、地肤、中间锦鸡儿、黄芪、甘草、骆驼蓬、圆叶盐爪爪、雾冰藜、滨藜和大麻12个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中的至少一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0%;蓼子朴、黑沙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矮葱、乳浆大戟、沙打旺、甘草、虎尾草、猪毛菜和角蒿11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大于75%;而碱蓬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元凯
金冠白蜡为天然变异植株,叶色春夏秋3季为金黄色,经过5年田间品种对比试验,其叶色性状稳定,现已形成无性系。为优良的彩叶乔木树种。可以通过嫁接、扦插、根段扩繁、播种等方法繁殖。适合在我国白蜡适生区的东北、西北、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福建、广东、四川等省种植。
关键词:
白蜡树 黄叶 品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洪波 史冬辉 陈安良 应蒙蒙 张立钦
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杨梅Myrica rubra叶丙酮提取物和杨梅素进行了系统的抑菌作用测定。杨梅叶丙酮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赤霉病菌Fusaium graminearum,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vasinfectum等6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抑制中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23.08,19.85,25.86,22.07,23.18和22.86 g·L-1;杨梅素对以上6种菌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平 慕小倩 冯俊涛 张兴
以小麦赤霉病菌 (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 cirerea Pers et Tris)、辣椒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capsici L eon)、苹果炭疽病菌 (Glomerella cingulata )、玉米大斑病菌 (Exserohilum turci-cum L eonard) 5种病原真菌为供试菌种 ,对菊科 15属 2 5种植物的丙酮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除蒙山莴苣和千里光 2种植物外 ,其他 2 3种植物的提取液对至少 1种供试菌种有 6 0 %以上的抑制作用。臭蒿、大花金挖耳、猪毛...
关键词:
菊科植物 抑菌作用 活性筛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