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79)
2022(2677)
2021(2736)
2020(2243)
2019(5189)
2018(5333)
2017(9952)
2016(5860)
2015(6822)
2014(7244)
2013(6966)
2012(6505)
2011(5818)
2010(6203)
2009(5731)
2008(6193)
2007(5803)
2006(5368)
2005(5277)
2004(4596)
作者
(16583)
(13412)
(13313)
(13101)
(8818)
(6642)
(6223)
(5370)
(5080)
(5073)
(4708)
(4586)
(4528)
(4339)
(4270)
(4170)
(4102)
(4051)
(4014)
(3902)
(3512)
(3351)
(3329)
(3319)
(3278)
(3120)
(3064)
(2884)
(2874)
(2806)
学科
(20563)
经济(20519)
管理(20205)
(19552)
(17721)
企业(17721)
(10487)
方法(8297)
(8132)
财务(8112)
财务管理(8084)
(7748)
企业财务(7743)
数学(6784)
数学方法(6622)
(6483)
中国(6034)
业经(5134)
理论(5130)
(5093)
(4662)
银行(4659)
教育(4475)
(4338)
体制(4203)
农业(4064)
(4048)
教学(4025)
(4012)
金融(4011)
机构
学院(83678)
大学(80847)
(29551)
管理(29069)
经济(28607)
研究(24945)
理学(23127)
理学院(22888)
中国(22529)
管理学(22376)
管理学院(22232)
(19798)
(17589)
(15470)
财经(14336)
科学(13907)
(13355)
(13106)
(12678)
中心(12430)
北京(12080)
(11355)
师范(11271)
研究所(10970)
财经大学(10329)
(10281)
(10259)
技术(10119)
职业(9797)
(8944)
基金
项目(40361)
研究(33535)
科学(30455)
基金(26394)
(21362)
国家(21096)
社会(18320)
科学基金(18163)
社会科(17133)
社会科学(17127)
教育(17047)
(16699)
编号(16190)
成果(14900)
基金项目(13408)
(13343)
资助(12111)
课题(11665)
自然(11316)
自然科(11038)
自然科学(11035)
自然科学基金(10843)
(10283)
(9997)
项目编号(9910)
重点(8939)
(8693)
(8588)
(8572)
大学(8562)
期刊
(42571)
经济(42571)
研究(29981)
中国(20528)
(19255)
教育(15472)
(13265)
金融(13265)
管理(12724)
(10410)
学报(9567)
技术(8521)
科学(8299)
财经(7631)
大学(7584)
业经(7540)
财会(6847)
学学(6677)
(6466)
农业(6288)
会计(6042)
图书(5788)
问题(5502)
经济研究(5495)
职业(5058)
(4977)
理论(4860)
通讯(4748)
会通(4724)
(4520)
共检索到146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克英  
股票期权是近年来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部分城市正在进行股票期权的试点。本文就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及试点实施中出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区别不同类型行业、企业 ,有选择地推广股票期权制 ,不搞一刀切 ;( 2 )科学合理地制定股票期权的期限、行权价和行权量等 ,使之能够达到长期激励约束的目的 ;( 3)构建一个期权与其它激励手段相结合的“组合套餐” ;( 4 )注意分析企业实行股票期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华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 ,在企业中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股票期权制度作为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企业激励机制 ,在我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本文在对股票期权概念及其激励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股票期权的确认时机、股票期权的计量和设计股票期权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晓轩  
“股票期权”现已在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试点实行 ,其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其价格因素、激励的对象范畴以及法律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找出其障碍所在 ,并提出解决的途径 ,为其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珊萍,林辉  
经理股票期权是为解决现代企业的代理问题而为高级管理人员创设的一种激励制度。本文探讨了股票期权计划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模型的建立和讨论认为,股票期权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保持一致,有助于解决企业长期发展和创新问题,股票期权激励效率取决于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效率,并受宏观经济、行业前景等因素的制约。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智鑫  
一、经理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对于是否应该在授权日进行会计确认,有观点认为,不需在授权日确认,只需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真正行权时再进行确认。原因是这种股票期权是否实现不确定,取决于公司股票的市价变化情况及经理人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是不会实现的,如果很早就进行会计确认,无疑会加大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难度。笔者认为,应该在授权日进行确认,因为虽然这种权利可能不被执行,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秀  
作为分配制度变革的股票期权计划,在发达国家运用已有近30年的历史,成为企业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确立,急需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股票期权计划这种长期激励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本文对我国在推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桂云  孙敏  
股票期权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股票期权能在一定程度上将经营者的利益与公司股东的利益统一起来,因而它能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企业中存在的代理问题。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股票期权诱使管理者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二是股票期权的有效性依赖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而资本市场并不完全有效;三是股票期权假定管理者是万能的,而事实上,管理者并非万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杜娟  
股票期权在我国还处于导入阶段,在具体实施时还存在许多障碍。本文从股票期权所得的性质入手,分析了相关的个人所得税问题,并提出了立法的三条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儒  张利云  
在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中 ,计量是关键环节 ,它主要解决经理人股票期权在何时、以什么单位及以多少数量入账的问题 ,也就是计量属性、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问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东燕  
经理股票期权是西方常用的一种薪酬激励制度,在我国,近几年就它的利弊得失经历过多次研讨,迄今尚无定论。本文从阐述经理股票期权的内涵入手,认为从理论上讲,经理股票期权有助于减少经理行为短期化,促进企业行为理性化,从而降低代理成本。虽然目前经理股票期权的实施面临很多问题,但我国引入股票期权激励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的任务在于优化市场环境,实现股票期权计划的规范化,增强可操作性,使之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中国国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立群  韩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莉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激励工具,由于能够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预防道德风险,并使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备受我国学者关注。尽管国内学者对企业股票期权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处理上的负债与权益之争,公允价值法与内在价值法之争,少有对待权期问题的研究。然而,我国企业在确定股票期权待权期限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确定股票期权的待权期限具有重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俊娇  
股票期权制度是一种新型的薪酬激励制度。股票期权制度作为富有成效的激励制度之一,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非常普遍的方式。近两年来,股票期权成为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并在部分企业开始实施。如何针对股票期权所得的特点,并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股票期权所得的税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计税依据、税收优惠及税收征管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银凤  刘和平  张旭梅  
目前 ,对 ESO仍存模糊认识。笔者认为 ESO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应以成熟的证券市场为前提 ,我国试点的 ESO亟待与国际接轨 ,仍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怀珍  欧阳令南  
“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是目前经理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两种方法,它们都是按照单一交易观来处理的,都具有片面性。本文从股票期权特征入手,提出了股票期权具有可转换债券的特征,包含了两个不相同的交易层次,应该分别按照费用原则和股权投入原则确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