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8)
2023(4084)
2022(3592)
2021(3526)
2020(3140)
2019(7077)
2018(7036)
2017(14045)
2016(7910)
2015(8824)
2014(8912)
2013(8846)
2012(8536)
2011(7425)
2010(7903)
2009(7509)
2008(7788)
2007(7188)
2006(6771)
2005(6666)
作者
(20776)
(17050)
(16938)
(16756)
(11105)
(8322)
(7848)
(6488)
(6480)
(6375)
(5888)
(5835)
(5592)
(5540)
(5508)
(5447)
(5158)
(5133)
(5103)
(4849)
(4516)
(4155)
(4111)
(4093)
(3912)
(3877)
(3847)
(3825)
(3585)
(3474)
学科
(30152)
经济(30097)
(27948)
管理(27162)
(24636)
企业(24636)
(17043)
方法(12842)
(12091)
贸易(12085)
(11938)
数学(11464)
(11398)
财务(11378)
财务管理(11356)
数学方法(11284)
(11067)
企业财务(10898)
(10415)
(9195)
中国(8968)
(7813)
出口(7812)
出口贸易(7812)
(7091)
银行(7091)
(6718)
(6555)
业经(6310)
(6115)
机构
大学(107611)
学院(106565)
(47640)
经济(46548)
管理(40585)
研究(34519)
理学(33026)
理学院(32750)
管理学(32288)
管理学院(32095)
中国(32024)
(28987)
(22758)
财经(21221)
(19117)
(19101)
中心(18004)
(17267)
科学(16863)
财经大学(15556)
北京(15312)
(15236)
经济学(14833)
研究所(14261)
(13994)
(13555)
经济学院(13421)
(13124)
人民(13062)
银行(13049)
基金
项目(57578)
研究(45611)
科学(45535)
基金(42575)
(35006)
国家(34666)
科学基金(30295)
社会(29500)
社会科(28045)
社会科学(28037)
基金项目(21576)
(21449)
教育(21180)
编号(19043)
资助(18961)
自然(18175)
自然科(17789)
自然科学(17786)
(17687)
成果(17533)
自然科学基金(17490)
(13894)
(13345)
课题(12984)
教育部(12550)
重点(12408)
人文(12406)
(12244)
项目编号(12002)
国家社会(11966)
期刊
(58923)
经济(58923)
研究(39741)
(26122)
中国(24400)
(20439)
金融(20439)
管理(16527)
(13941)
教育(12668)
学报(12301)
财经(11371)
科学(11019)
大学(10297)
(9663)
(9410)
学学(9200)
业经(9178)
经济研究(9052)
问题(8642)
农业(8289)
技术(8107)
国际(7859)
会计(7110)
财会(7017)
图书(6651)
理论(6587)
(6301)
实践(5825)
(5825)
共检索到189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福祥  
股权出资对优化公司资源配置、调整持有者资产结构、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具有重要作用。股权出资在我国实践中存在操作难和不规范等问题。我国股权出资管理与登记应把握四个重点问题:即对投资人、股权公司、被投资公司的范围给予适当限制;股权出资不应受30%货币资金配套的硬性制约;股权不应作为对被投资公司的首期出资;投资人用作出资的股权必须清晰、完整并已足额缴纳。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康文军  
股权出资增加了投资人的出资渠道,降低了投资人投融资成本,为企业优化产业结构、重组兼并整合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但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的股权出资行为,目前工商管理部门的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规定产生了冲突,《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亟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刚  
新《公司法》已于2014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他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陆续出台。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同时也对现行公司法制度和规则产生强烈冲击和震动。本文对新《公司法》下资本与资产、公司减资、出资方式的等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工作,对资产信用基础的认识、公司信息公示制度的完善、认缴制下减少注册资本的作用以及取消出资方式的限制等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肖厚发  谢树志  
在认缴制下,投资方在出资尚未完全到位甚至还未出资的情况下有可能成为被投资方的股东,并拥有或承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作为投资方是否应该对未实际出资的股权投资进行确认,这一问题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故在实务中有关该问题的会计处理分歧较多。本文结合实例探讨后认为,投资方对其尚未出资的股权投资在其财务报表中不能进行确认,但如果投资方将被投资方纳入了合并范围,投资方在其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则仍然需要考虑尚未出资的股权投资对合并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俊  
在出资成立公司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有隐名出资的情形,我国《公司法》对此规定不明确,导致在市场经济中因此而引发产生的争议和纠纷比较多。文章对隐名出资者的认定,隐名出资者与显名出资者的法律关系及因此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做出了相应的法律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肖厚发  谢树志  
在认缴制下,投资方在出资尚未完全到位甚至还未出资的情况下有可能成为被投资方的股东,并拥有或承担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作为投资方是否应该对未实际出资的股权投资进行确认,这一问题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故在实务中有关该问题的会计处理分歧较多。本文结合实例探讨后认为,投资方对其尚未出资的股权投资在其财务报表中不能进行确认,但如果投资方将被投资方纳入了合并范围,投资方在其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则仍然需要考虑尚未出资的股权投资对合并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贺红军  顾亦鸣  
股权出资是指投资人以其持有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投资于境内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为。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对股权出资进行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敏  
私募股权基金募集阶段的合伙人出资额是否应缴纳印花税,一直是纳税人与税务机关讨论与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合伙企业合伙人出资相关的税收规定、各地征管机关的征管口径、合伙人出资款的性质及合伙企业会计处理的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合伙制企业与公司制企业在企业性质、对合伙人或股东的出资约定以及对外承担责任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因此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本的性质不同于一般公司制企业的实收资本。即便不存在会计科目处理上的差别,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本与公司制企业的实收资本性质也是不同的,因此对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资本不应参照公司制企业的注册资本,将其等同于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计算缴纳印花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方彦  
《公司法解释(三)》对股权代持中实际出资人显名化进行严格限制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现行《公司法》已将公司资本实缴制变更为认缴制,行为人获得股东资格应以股东名册等登记文件记载的内容为准;二是商事外观主义和公示公信原则要求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具有股东资格;三是实际出资人显名化可能会损害公司的人合性与其他股东的信赖利益。然而,现行规定也存在违背私法自治原则、对实际出资人权益保护不足、法律规定不甚完备、司法解释较为模糊、无法适应现代公司资合性不断增强的现实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实际出资人显名化路径,保障投资者利益,建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则:第一,公司章程对股权代持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若公司章程未作规定,且其他股东知晓实际出资人存在并未提出异议,则实际出资人可直接取得股东资格;第三,若其他股东不知晓隐名股东存在,则实际出资人获得股东资格的程序应参照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的规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齐海华  吴兴国  
为了维护其他不知情股东、公司及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从根本上制止或防止抽逃出资情况的发生,该文从股权的定义及相关的法学原理出发,认为抽逃者不应享有股权,尤其是自益权,并且还应从根本上否定抽逃者的股东资格即股东地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卫真  
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政策最早出现于国有企业改制中。1992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原国家体改委联合出台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土地资产管理暂行规定》(即国家土地管理局第8号令,以下简称8号令),首次提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必须实行土地资产作价出资(入股)处置,要求"改组或新设股份制企业时,涉及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作价入股"。1998年,《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焦爱华  
现行的公司法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行实缴制外,一般实行认缴制。在认缴制下,股东未完成全部出资义务就转让股权的情形已十分常见,对这类股权转让如何核定其转让收入,进而计算征收所得税,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文件,通过案例的形式讨论这个命题。文中提供的计算方法是基于认缴制下不重复征税的原则对转让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进行的推导,确保了纳税人的正当权益,也保证了合法税基不受侵蚀,对股权转让的税收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春民  
随着地税部门对股权转让税收管理的不断加强,非上市公司股东以先增资再转让股权的形式规避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以下简称"增资-转让-避税")也随之不断出现。笔者结合股权转让税收管理实践,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调研剖析,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国进  尹鲁晋  赵向琴  
我们将政府资本引入企业生产函数,拓展了基于厂商的资产定价模型(PCAPM)。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地方政府投资的增加将导致股权溢价的下降,其传导机制是通过产出资本比,即地方政府投资的增加引起产出资本比的下降,产出资本比的下降进一步导致股权溢价的减少。地方政府资本比重高的省份、行业以及国有企业,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引起产出资本比更大程度的下降,并且通过产出资本比引起股权溢价更大程度的减少。模型能够在合理的参数水平下拟合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的均值,利用模拟数据可以产生与实证研究相似的结果。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