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3)
- 2023(9526)
- 2022(8562)
- 2021(8227)
- 2020(6956)
- 2019(16208)
- 2018(16260)
- 2017(32135)
- 2016(17518)
- 2015(19713)
- 2014(19861)
- 2013(19725)
- 2012(17907)
- 2011(16154)
- 2010(15974)
- 2009(14247)
- 2008(13838)
- 2007(11785)
- 2006(10265)
- 2005(8871)
- 学科
- 济(68718)
- 经济(68642)
- 管理(51651)
- 业(49080)
- 企(42767)
- 企业(42767)
- 方法(35900)
- 数学(31484)
- 数学方法(31180)
- 财(18616)
- 农(16976)
- 中国(15315)
- 业经(14631)
- 学(14235)
- 务(13374)
- 财务(13311)
- 财务管理(13296)
- 企业财务(12710)
- 地方(12648)
- 贸(12576)
- 贸易(12571)
- 易(12206)
- 理论(12045)
- 制(11992)
- 和(10821)
- 农业(10580)
- 技术(10462)
- 环境(9900)
- 银(9556)
- 融(9523)
- 机构
- 大学(246465)
- 学院(243384)
- 管理(101726)
- 济(95339)
- 经济(93201)
- 理学(88928)
- 理学院(87995)
- 管理学(86583)
- 管理学院(86148)
- 研究(77416)
- 中国(58199)
- 京(52043)
- 科学(47906)
- 财(43928)
- 所(38405)
- 财经(36124)
- 业大(36113)
- 农(35733)
- 中心(35370)
- 研究所(34945)
- 江(33454)
- 北京(33033)
- 经(32984)
- 范(30851)
- 师范(30585)
- 农业(28070)
- 院(27977)
- 州(27874)
- 经济学(27705)
- 财经大学(27381)
- 基金
- 项目(169696)
- 科学(133103)
- 研究(124009)
- 基金(123925)
- 家(107096)
- 国家(106238)
- 科学基金(91959)
- 社会(76465)
- 社会科(72532)
- 社会科学(72510)
- 基金项目(66848)
- 省(64980)
- 自然(61502)
- 自然科(60092)
- 自然科学(60078)
- 自然科学基金(59011)
- 教育(56684)
- 划(55044)
- 资助(51872)
- 编号(51120)
- 成果(40922)
- 部(37677)
- 重点(36994)
- 创(35027)
- 发(34376)
- 课题(33906)
- 科研(32658)
- 创新(32557)
- 教育部(32543)
- 项目编号(32152)
共检索到34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莹 余庆生
在股指期货合约的各项条款中,最后结算价格计算规则是其中的重要一条,它决定了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价值,其规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市场的效率与安全。本文首先对国际著名股指期货合约最后结算价格的条款规定进行借鉴性的对比分析,接着提出了确定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格应满足的三个目标约束,随后借助实证对国内股票市场的微观交易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首支股指期货合约最后结算价格的条款设计建议,即取最后两个交易小时所有指数点的平均值取整作为股指期货的最后结算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林苍祥 郑振龙 刘春性
本文对目前全球主要交易所股价指数期货最后结算价的确定规则进行了横向归类和比较,介绍了台湾期货交易所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确定规则的历史演变。以我国台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拔靴复制检定方法,本文对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各种确定规则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实证结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辉
沪深300股指期货最后结算价采用平均价结算方式,这使得期现套利面临到期日基差无法收敛的风险。本文分析了沪深300股指期货期现基差收敛特点和基差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对期现套利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沪深300股指期货 期现套利 平均价结算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洁茵
股指期货交易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期货合约。交易中双方当事人取得的收益和支付的费用将改变交易双方当事人的消费能力和投资水平,从而产生相应的税收后果,应当认定为应税所得。股指期货交易应当是以风险管理权为标的的买卖合约,其收益应当认定为"财产转让所得"。但由于当前财产转让所得的概念尚不能涵盖"风险管理权"这一新型财产性权利的转让收益,应有必要构建新的课税规则以确定不同交易目的的股指期货交易的纳税义务及其课税时点等问题。
关键词:
股指期货交易 所得税 套期保值与投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焱 李萍 刘涛
股指期货功能的发挥建立在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形成有效互动、引导关系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基差序列单位根检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实现了有效互动;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方差分解结果发现,前一期现货价格引导期货价格,而股指期货价格在价格发现中贡献度较低,在偏离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中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不明显,其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根据所得结论给出提高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互动关系 引导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奇 陈百强
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协整模型对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的超前滞后关系进行研究,运用向量自回归协整模型(VAR)画出脉冲图,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确定了超前滞后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对现货指数具有4~5分钟左右的超前现象;而沪深300现货指数对股指期货不具有超前效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为机构投资者预测现货市场走势、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沪深300指数 股指期货 超前滞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冬华 欧阳卫平 Hayk Mkrtchyan
本文运用香港、日本和韩国三个国际金融市场上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的有关数据,从现货市场指数走势、现货市场波动性和成交量等方面对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市反应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每个国际金融市场股市受到的影响各有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指期货推出前现货市场的态势。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波动性 成交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复龄 范泰奇
我国股指期货已正式推出三年多,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间的关联关系一直发生着动态变化。本文通过T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股指现货收益率在股指期货市场变化影响下的波动情况,并通过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和VECM模型研究了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针对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收益率波动性 价格发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匡南 蔡振忠
本文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5分钟高频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长短期的价格发现机制,并用信息共享模型、共因子模型研究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程度;在此基础上,引入分位数回归,探讨不同涨跌幅度的期现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指数期货和现货价格存在相互引导关系,而现阶段现货市场能更快反应全部市场的冲击,且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的作用相对较大;随着涨跌幅度的变化,现货对期货的影响呈U型走势,而期货对现货的影响呈单边上升走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左顺根 杜吉中
股指期货市场操纵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样地,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利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及对应的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操纵嫌疑只存在于期货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会减弱;当操纵嫌疑存在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相对会增强。而且,当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较强时,市场操纵的难度和成本都将下降。当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可能主要局限于某些个别的、离散的交易日内,系统地通过操纵现货指数来操纵期货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市场操纵 价格发现 高频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博 龙传文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金融混业经营的政策进一步落实,期货市场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期货市场有别于证券市场,其基本功能是: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而股指期货的推出恰恰是为了满足证券市场中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要求。目前业界人士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扬 孙便霞
流动性、波动率及交易活跃度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研究中的三个热点问题,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上也得到了极大关注。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检测出股指期货价格发生跳跃的交易日,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了跳跃发生日和无跳跃发生日中,市场流动性、波动率及交易活跃度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价格是否发生跳跃,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上的流动性与波动率及流动性与成交量指标之间均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衡量期货市场交易活跃度的另一重要指标——持仓量,在无跳跃发生时可引导流动性和波动率指标,但在有跳跃发生时这些因果关系消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玉霞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从2010年成立至今,发展非常迅速,通过选择VaR方法对我国股指期货日内波动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对不能用VaR方法解决的重大事件产生的影响作了压力测试,并结合我国市场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股指期货 VaR方法 风险控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宏霞 林祥友
针对股指期货非季月合约存续期较短这一特点,按一定的标准将股指期货非季月合约2个月的存续期划分为合约上市期、主力合约期、非主力合约期、合约交割期等阶段,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利用各阶段5分钟或1分钟高频交易数据对股指现货、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股指期货非主力合约的价格引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股指期货非季月合约在其存续期内的价格引导能力具有明显的时变性特征,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跨市场监管者和交易者需要根据股指期货合约价格引导关系的时变性来合理制定自身的监管策略和交易策略。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指现货 价格引导 时变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向辉
股指期货不同于股票的属性,使其能够更快地反映信息冲击、完成价格调整,充当价格领先者。本文总结了股指期货价格领先现货价格的原因,可以从产品设计、交易机制和投资者三方面提升股指期货价格发现作用,提高市场信息效率,进而完善资本市场价格形成、风险揭示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机制。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投资者选择 交易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