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6)
2023(5102)
2022(4259)
2021(3874)
2020(3382)
2019(7499)
2018(7645)
2017(13924)
2016(8089)
2015(8851)
2014(9259)
2013(8741)
2012(8363)
2011(7544)
2010(7852)
2009(7327)
2008(7096)
2007(6635)
2006(6033)
2005(5685)
作者
(24275)
(20146)
(19895)
(19326)
(12667)
(9597)
(9174)
(7850)
(7730)
(7373)
(6863)
(6813)
(6595)
(6581)
(6482)
(6308)
(6085)
(6043)
(5819)
(5694)
(5580)
(5003)
(4974)
(4719)
(4592)
(4579)
(4487)
(4420)
(4155)
(4137)
学科
(28566)
经济(28524)
管理(20907)
(17957)
(14685)
企业(14685)
中国(11084)
(10424)
方法(9315)
(9017)
(8974)
(8961)
(8540)
数学(7761)
(7689)
银行(7669)
数学方法(7623)
(7437)
地方(7424)
(7055)
金融(7048)
业经(6847)
理论(6116)
体制(6019)
结构(5779)
教育(5662)
农业(5512)
产业(5450)
(4861)
财务(4834)
机构
大学(109779)
学院(109096)
研究(41956)
(40540)
经济(39399)
管理(36489)
中国(32711)
理学(30092)
理学院(29670)
管理学(28871)
管理学院(28661)
科学(26388)
(24882)
(22091)
(22016)
(21750)
研究所(19933)
(19920)
中心(19580)
农业(17163)
业大(17023)
(16510)
师范(16254)
财经(16039)
北京(15964)
(15676)
(15674)
(15356)
(14396)
技术(13815)
基金
项目(69716)
科学(53863)
研究(50873)
基金(48568)
(43343)
国家(42967)
科学基金(35539)
社会(30562)
社会科(28845)
社会科学(28840)
(28162)
基金项目(24627)
教育(24367)
(23881)
自然(22813)
自然科(22272)
自然科学(22263)
自然科学基金(21865)
编号(21023)
资助(20561)
成果(18919)
重点(16509)
课题(16260)
(15182)
(15029)
(13769)
科研(13232)
(13055)
计划(13018)
创新(13001)
期刊
(50982)
经济(50982)
研究(36436)
中国(28622)
学报(21157)
(20181)
教育(18538)
(17687)
科学(17512)
大学(15653)
管理(14807)
学学(14450)
(13127)
金融(13127)
农业(12801)
技术(10088)
业经(8462)
财经(8327)
经济研究(8040)
(7258)
图书(7219)
问题(6712)
(6484)
(6252)
职业(5708)
书馆(5528)
图书馆(5528)
(5461)
论坛(5461)
统计(5367)
共检索到183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我国职普大体相当目标的确立,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我国按职普大体相当结构布局的路径走来,形成了目前相对理性的教育结构。现阶段我国坚持职普大体相当的结构布局,是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对教育结构的理性把握,是从国家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得出的理性判断。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保持职普大体相当结构布局,从教育本身角度来看,还有进一步调整完善的必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坤  杨正文  
当下人们对是否应该坚持职普比大体相当的政策提出了质疑,并且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从中职发展的历程、国际经验、社会需求、教育本质等视角来看,应当合理看待职普比例的动态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维持普职比大体相当,从而丰富人才培养类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加强中高职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稳定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是这两年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本人对适度维持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支持态度,但这里要讨论的问题,不是中等职业教育是否还有必要保持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的规模,而是我们是否还要继续用这一表述来领导职业教育的发展。我这里要讨论的问题只涉及表述,至于实际规模问题,不做讨论,因为它需要非常复杂的研究做支撑。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那些一直埋头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社字  史宝金  王德胜  
"职普比大体相当"是我国建设技能型社会、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政策,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精准扶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巨变以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深刻变革,特别是从社会学理论的视角全面审视,"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需要通过功能的调适、适度的妥协以及符号的重构等路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从不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向完全的职业教育"类型观"转变,从职业教育的"平衡观"向职业教育的"均衡观"转变,从狭义的"学校教育观"向"大职业教育观"转变,从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观向"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宗旨观转变,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计划观"向"市场观"转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龙  
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作为中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得到了毁誉参半的关注与讨论。无论是在个体的教育需求、社会的教育公平还是经济产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系的完善等方面,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均遭到了一定的质疑,但同时也拥有诸多辩护。不同观点在多个维度的交锋与论辩充分体现了高中阶段“普职比大体相当”背后的深度复杂性。为此,对我国高中阶段“普职比”该不该大体相当的分析需采取一种理性辩证的视角,对如何合理调整“普职比大体相当”也需科学完善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即以明晰高中阶段“普职比”的影响因素为调整前提,以道德正当、因地制宜和有限推进为调整思路,以系统化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为调整关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有禄  曾新  
近年来职普比逐年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围绕职普比大体相当的争论其背后隐含的是企业、社会、国家对中等职业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与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的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两者目前并不能很好地平衡。对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的执行能否找到一个底线值,从降低中职教育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出发,是可以从学生、家长这端做些工作的,如果能找到学生、家长从心理接受职普比大体相对执行比例的一个最大公约数,如大多数(三分之二及以上)人都能接受的一个比例值,则以此为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执行的底线值是可行的。提升职普比从源头上来讲就是要提升学生、家长对中职的升学需求,这可以从初三学生对中职的升学意愿出发,提高其中职升学意愿,并采取各种政策激励措施确保稳固这种升学意愿,并将其转化为稳定的中职招生数,通过提高技能技工人才的工资待遇,使中职毕业生更好找工作,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及实训水平,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等措施,以吸引更多初中生升中职从而提升职普比。本研究以"三州"地区21531名初三学生及15428名家长的调查为基础,试图为上述问题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答案,以期对贫困地区及全国的职教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卫  齐娇娇  
文章通过对高中阶段普职规模"大体相当"政策的内容分析,发现存在政策目标难以维持、政策主体权力不明、政策工具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建议提高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处理好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政策工具,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娃  陈姗姗  
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是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政策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发展阶段,确保职普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依然是确保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地方实践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以近年来职普比例变化为例,不同省份中职招生占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各省会城市职普比例城际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不同区域职普比例变化也呈现出结构性差异。职普比例的区域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普及高中教育政策安排及对中职教育的社会认知等因素有关。为落实因地制宜推进职普协调发展,新时期职普比例政策的落实需要推进坚持国家主导、重心下移至城市、改变统计口径、拓宽中职学生上升通道等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翠香  
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创新是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与核心。从对"普职比大体相当"相关政策的分析来看,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创新程度不足或不高现象较为凸显,主要原因是路径依赖的阻滞及地方政府职业教育决策能力的局限。基于此,应构建积极的政策创新价值取向,"解锁"路径依赖,同时提高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创新能力,这是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政策创新的实现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桂庭  
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中阶段职普合理比例应当是多少?应当采取何种对策措施确保职普比大体相当?记者一行在贵州等地中职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访谈了数名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教师,试图深入探究高中阶段职普比问题,探寻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车明朝  
面对初中生源下降,当前无论是高中阶段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招生都面对很大的竞争压力。一些调查显示,在部分地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仅百余人。在这一背景下,是否继续保持普职比1∶1,是否继续保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引起社会上的一些争论。面对这些争论,我们走访了几所西部中等职业学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绩。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将中国经济带入发展的新常态。随着经济转型、科技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挑战,一些原有的问题被激化,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应该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正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问题。2016年下半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教育部职教所以"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对策措施研究"为题开展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本刊记者围绕职业教育办学诸多环节对有关人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井冈  邱国华  杜瑛  贺绍禹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设置和布局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础。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分析高校布局结构的现状及特点,思考和谋划下一阶段我国院校设置、布局调整的发展大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新形势下院校设置重点、发展思路以及行动框架,对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世伟  
本文介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分析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所面临的结构布局难题,研究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发展、反鸿沟战略、实现城市图书馆纵向统筹的总分馆制等的理念和实践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