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5)
- 2023(9646)
- 2022(7634)
- 2021(7063)
- 2020(5834)
- 2019(13222)
- 2018(12585)
- 2017(22427)
- 2016(13161)
- 2015(14900)
- 2014(15089)
- 2013(13980)
- 2012(12543)
- 2011(11291)
- 2010(12166)
- 2009(11607)
- 2008(10991)
- 2007(10206)
- 2006(9387)
- 2005(9062)
- 学科
- 企(68066)
- 企业(68066)
- 业(62646)
- 管理(52526)
- 济(45313)
- 经济(45237)
- 融(25090)
- 金融(25090)
- 中国(24658)
- 财(22880)
- 银(22775)
- 银行(22773)
- 行(22190)
- 业经(20971)
- 教育(20338)
- 方法(19198)
- 务(18794)
- 财务(18775)
- 财务管理(18763)
- 企业财务(17841)
- 理论(17069)
- 制(15881)
- 技术(14681)
- 数学(12046)
- 数学方法(11843)
- 企业经济(11822)
- 策(11318)
- 体(11263)
- 中国金融(10978)
- 和(10615)
- 机构
- 学院(175060)
- 大学(174224)
- 济(66149)
- 管理(65782)
- 经济(64461)
- 理学(54879)
- 理学院(54310)
- 研究(54288)
- 管理学(53510)
- 管理学院(53129)
- 中国(45676)
- 京(37628)
- 财(37376)
- 江(30852)
- 教育(30705)
- 范(30157)
- 师范(29995)
- 财经(28647)
- 科学(27575)
- 中心(27018)
- 经(25678)
- 所(25423)
- 北京(24837)
- 州(24778)
- 师范大学(24312)
- 职业(22585)
- 技术(22309)
- 研究所(22269)
- 财经大学(21037)
- 经济学(20280)
- 基金
- 项目(101688)
- 研究(85792)
- 科学(83744)
- 基金(71197)
- 家(58426)
- 国家(57571)
- 社会(53405)
- 科学基金(51738)
- 社会科(50477)
- 社会科学(50464)
- 教育(48351)
- 省(42708)
- 编号(37644)
- 划(36278)
- 基金项目(36060)
- 成果(33019)
- 自然(30468)
- 自然科(29871)
- 自然科学(29864)
- 课题(29591)
- 自然科学基金(29387)
- 资助(28920)
- 年(25020)
- 项目编号(24404)
- 部(24205)
- 重点(24034)
- 创(24025)
- 性(23752)
- 规划(23731)
- 发(22703)
- 期刊
- 济(78058)
- 经济(78058)
- 研究(64765)
- 教育(54102)
- 中国(46970)
- 财(34631)
- 融(31903)
- 金融(31903)
- 管理(31382)
- 技术(22989)
- 科学(18113)
- 学报(17262)
- 职业(15880)
- 大学(15647)
- 财经(15440)
- 农(14370)
- 经(13368)
- 学学(12972)
- 业经(12415)
- 财会(11371)
- 经济研究(11218)
- 技术教育(10720)
- 职业技术(10720)
- 职业技术教育(10720)
- 坛(9724)
- 论坛(9724)
- 会计(9580)
- 技术经济(9523)
- 问题(8739)
- 发(8631)
共检索到295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春凤 孙绍年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建立校企长效与深层合作的机制已成为职业院校内涵与特色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保障与内部动力。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浅层短效"阶段,症结在于政府、行业、企业三方未尽其责,企业缺乏驱动利益的长效机制,学校缺乏破解合作的创新人才与关键技术。因此,应通过创新机制、推出新政,政府最大化发挥职能,资源共建共享,加盟职教集团等措施,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元海 肖称萍
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性不够,校企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要选择符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路径,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广度的延伸和拓宽,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的提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路径 江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东升 刘义国 尚维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寻求以公共政策创新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体现了系统性、整合性、协同性和创新性等治理特点,反映出治理政策的质量导向和绩效导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合群 尚娜娜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本质原因是职业教育公益性的缺失。职业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公益性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从职业教育公益性出发,根据校企双方的需求,从舆论、制度、财政补偿、立法等方面加强建设,提高校企双方积极性,可以推动校企合作实现深度融合。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公益性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洪贞银
校企深度合作要求高职院校和企业全方位地进行合作。即校企双方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好在合作中遇到的诸如教育理念、政策法规、运行机制、效益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建立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洪贞银在《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如何构建稳定长效的合作保障机制,如何促进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开展校企深度合作中应重视的问题。校企深度合作是相对于校企浅层合作而言的,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结果"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伟平 郝天聪
长期以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逻辑主线。《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颁布,同样延续了这一逻辑主线,并为解决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举措。主要包括,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深化区域产教融合力度;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制度;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建设,消除管理体制障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剑岚
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多媒体和互联网等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深层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世界范围的信息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职业教育的重大变革,为实现教育的改革、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空间,以信息技术为强大支撑的新一轮学习革命已见端倪。文章以职业教育信息化进展为基础,分析了目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提出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途径:坚持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为导向;用虚拟仿真技术作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建立促应用的政策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信息技术 虚拟仿真技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春梅 刘世民
校企文化融合是推进校企合作的战略引擎。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都属于组织文化,组织文化互动假设、组织中"人"的建设、相同的同心圆层次结构、绩效提高的组织目标等是校企文化融合实现的共同要素。但两者的融合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即在组织性质上存在冲突,组织功能上相互脱节,在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校企文化有效融合应构建新的育人文化结构,由文化焦虑走向文化自觉,实现职业院校文化自信;学习企业优秀文化精髓,实现企业优秀文化校园化;校企组织文化互动融合,构建多元参与的新格局。
关键词:
组织文化 校企文化 融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静 张莹 刘福军
校企文化融合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路径,是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关键,对此学界作了大量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校企文化融合的内涵、意义、可行性、必然性、融合模式和融合途径等方面,同时研究存在着零散、重复、较浅、研究体系不完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角不够新颖、融合机制和政策法规研究不足等问题,由此提出了职业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研究今后的趋势与重点。
关键词:
校企文化 融合 职业教育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嘉妍 朱俊
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先导工程。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高职院校必须更加突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的对接。为使学院学生紧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将教产融合深入教学领域,通过四个"对接"——实习实训内容对接岗位任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秀香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加强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立足学生就业实际,阐述了校企文化融合的可行性、重要意义及相关措施。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校企合作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雪梅 周红利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一种组织合作,其具有开放的合作过程、开放的组织边界、开放的组织交往等特征。其中,学校和企业都是合作的主体,要形成自由的合作进入和退出机制,实现合作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和行动的自主性,本着互相信任和尊重的理念,真诚开展合作。为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面向组织任务的服务管理机制、面向组织目标的信任整合机制和面向多元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组织合作 运行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群英 雷世平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需要校企合作制度的法制化。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国家加快校企合作立法的进程,厘清校企合作立法的基本思路,明确校企合作法规的具体内容,推进校企合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立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亚军 窦志铭 李健艺
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企业大学功能的演进使得职业院校与之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时机日益成熟。目前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合作深度不足、认识有待深化、企业主体地位有待确立等问题。可以从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企业大学功能、以企业大学为载体率先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1+X"证书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等方面发挥企业大学在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