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6)
- 2023(2281)
- 2022(1669)
- 2021(1349)
- 2020(903)
- 2019(1973)
- 2018(1627)
- 2017(2442)
- 2016(1587)
- 2015(1614)
- 2014(1645)
- 2013(1545)
- 2012(1379)
- 2011(1235)
- 2010(1267)
- 2009(1077)
- 2008(1101)
- 2007(1007)
- 2006(830)
- 2005(748)
- 学科
- 管理(5783)
- 济(5403)
- 经济(5401)
- 业(4482)
- 企(3506)
- 企业(3506)
- 中国(2602)
- 资源(2145)
- 财(2103)
- 土地(2072)
- 农(1956)
- 方法(1824)
- 业经(1750)
- 耕(1711)
- 地(1662)
- 耕地(1651)
- 务(1637)
- 财务(1633)
- 财务管理(1630)
- 企业财务(1599)
- 农业(1569)
- 教育(1513)
- 数学(1449)
- 数学方法(1429)
- 地方(1352)
- 学(1307)
- 理论(1301)
- 发(1168)
- 环境(1153)
- 划(1134)
- 机构
- 大学(22811)
- 学院(22614)
- 管理(8684)
- 研究(8384)
- 济(8311)
- 经济(8133)
- 理学(7433)
- 理学院(7344)
- 管理学(7234)
- 管理学院(7195)
- 中国(6080)
- 京(5172)
- 科学(4939)
- 农(4600)
- 财(4204)
- 所(3964)
- 业大(3963)
- 中心(3853)
- 江(3693)
- 农业(3621)
- 研究所(3557)
- 范(3543)
- 师范(3524)
- 院(3432)
- 财经(3272)
- 北京(3265)
- 教育(3141)
- 师范大学(2979)
- 经(2942)
- 技术(2794)
共检索到35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良友 孔祥斌 辛芸娜 孙晓兵
为满足当前耕地质量评价和管理需要,合理确定耕地质量的内涵,利用文献综述法和总结归纳法,从时间角度,梳理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的发展。结果表明:1)国内外耕地质量内涵从单一的适宜性评价阶段发展到生产力、生态、健康等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阶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2)目前,由于国家和公众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耕地健康以及景观多样性的需求,决定了当前耕地质量内涵必须从耕地生产特性、生态特性、健康特性和景观特性等角度定义。研究认为,未来的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需综合考虑耕地的生产、生态、健康及景观等方面,在耕地质量评价单元、评价尺度、评价方法、评价指标选取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从而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
耕地质量 评价 演化过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衍毓 王静 史衍玺 李玉环
应用参与性农村调查与评估方法(PRA),对陕西省横山县的107个农户进行了典型调查,旨在获取基于农户的耕地质量知识并研究其对不同质量耕地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农民选用坡度、灌溉条件、土壤质地、产量、肥料投入、作物长势指标评价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土壤样品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将耕地分为高产地和低产地,发现农民在两类耕地上的种植结构、施肥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农民能够准确鉴别耕地质量并有合理的评价指标;现有生产模式下农民对不同质量耕地的响应行为会对耕地可持续利用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将农户指标与基于遥感手段的耕地质量指标相结合,构建了长城沿线风沙区与黄土高原交错地带耕地质量评价指标框架,用以指导该区域耕地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蚌蚌 温良友 胡莹洁 雷鸣 姚静韬 辛芸娜
研究目的:对耕地质量的科学认识是进行耕地利用、评价与保护的关键和核心,目前对耕地质量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生产能力、基础地力和健康等方面,认识的维度不断扩展,迫切需要在理论层面进行耕地质量的认识,因此,从耕地资源组成要素出发,基于要素—过程—功能角度,构建耕地质量理论框架,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合法、总结归纳法与推理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耕地资源综合体的概念,分析了耕地资源综合体的组成要素特征;论述了耕地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过程特征,构建了面向多功能的耕地质量要素—过程—功能质量认识框架;论述了耕地质量遗传与变异性、动态变化性特征;提出了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研究趋势。研究结论: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框架及其提出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中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质量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永琴
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意义日益凸现,但我国理论界对人力资本内涵的理解较为混乱,同时使用人力资本解释现实的现象出现泛化倾向,对我国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完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人力资本概念以及理论形成过程出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点,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理解,对人力资本在价值分配中的地位进行了界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内涵 劳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令超 宋艳华 樊雷 何同舟
以较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汇总、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显著,但不同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幅度差别较大;中低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大,高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小;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提升幅度作为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硬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优先选择中低等别耕地或中低等别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整理,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土地整理持续进行。
关键词:
土地整理 耕地质量 等别 等指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华甫 吴克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在结构、布局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因管控体系建设缺失等原因,耕地质量管控能力还需加强。这就需要从宏观上科学谋划耕地结构布局规划,微观上构建覆盖面广、多层次布设的质量监测网络,为进一步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向雁 金轲
[目的]定义耕地质量红线,促进农业农村部"建立耕地质量红线标准"和"研究提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方法"的落实。[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方法。[结果]人们普遍认识到保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然而,何为耕地质量红线,目前并无明确定义。[结论]耕地质量红线应分为微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绝对红线和宏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相对红线。耕地质量绝对红线,也称之为微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极限值,一旦突破该线,原有的耕地将不再适宜耕作,或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农产品;耕地质量相对红线,也称之为宏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在区域耕地数量红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等别)的极限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鹏飞 雍国玮 李江凌
分析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用同度量分析的方法阐述了耕地面积递减的严重性, 对不同程度发达地区人地关系紧张的内涵进行剖析, 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耕地保护同样重要。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同度量 标准亩 人地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磊 卫海英
品牌资产的概念自产生以来,其内涵和外延就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迁、营销环境的变化,学界和业界对品牌资产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首先简析了不同时期品牌资产概念内涵和外延理论的局限性,探讨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商品同质化、信息透明度和可获得性越来越高的背景下,重新研究品牌资产的内涵和外延的必要性;最后,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适应新的营销形势的、基于企业与消费者互动的品牌资产概念及其外延,尤其强调了情感联系在品牌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品牌资产 企业消费者互动主体 手段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衣龙新
财务治理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明确其内涵非常重要,这是财务治理学科独立发展的需要,也是引领学术研究的要求。财务治理内涵研究中各种理论观点之间并非完全对立,相互融合已成为必然。文章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提出对财务治理内涵的新认识。
关键词:
财务治理 财权配置 财务关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郑传军 徐芬 成虎
基于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关于PPP的最新定义并结合我国的PPP政策,对其定义、内涵和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认为公共产品及服务、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伙伴关系是PPP的核心内涵,风险分担、利益共享、长期合作、项目融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激励创新是PPP的突出特征,可为PPP的全面理解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诚 林晨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是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针对苏南地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整合农用地分等定级、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壤侵蚀等相关研究资料,重构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加权综合和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耕地基础地力、耕地健康和耕地外部环境的空间分异和组合特征,识别优先保护、地力提升、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等耕地类型,分类讨论耕地保护与整治路径。分析表明:苏南地区现状耕地中,优质耕地占比不足65%,近30%的耕地基础地力较差,超过5%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威胁。其中,优质耕地集中于茅山以东的太湖平原和沿江平原地区,茅山以西地区基础地力相对较差,宁镇沿江、太湖东北岸部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佑海 柴涛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提出了耕地质量保护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决定》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作为2020年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亚丽 白云丽 辛良杰
土地流转程度低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本文利用2017年对黑龙江、吉林两省12个行政村调研收集的312份农户问卷与1527个地块信息,采用OLS和Probit模型探讨了地块尺度上耕地质量与土地流转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耕地质量与地块转入及转出均有显著的相关作用。面积大、坡度平缓、灌溉条件好的地块转入的概率更高,而面积小和通勤距离远的地块转出概率较低。②非农收入越高,农户转出土地的概率越大。③户主年龄越大,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概率越高;户主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较大;家庭农业固定资产数量越大,农户越不愿意转出土地;家庭承包的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越小。因此,建议吸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转入土地,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与质量改善;同时,提高土地流转程度较高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方琳娜 马宏岭 杨瑞珍 易小燕 李倩倩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关键词:
耕地 耕地质量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