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
- 2023(920)
- 2022(738)
- 2021(758)
- 2020(646)
- 2019(1541)
- 2018(1531)
- 2017(2905)
- 2016(1709)
- 2015(1967)
- 2014(1964)
- 2013(1877)
- 2012(1860)
- 2011(1820)
- 2010(1803)
- 2009(1687)
- 2008(1509)
- 2007(1348)
- 2006(1268)
- 2005(1126)
- 学科
- 济(4924)
- 经济(4919)
- 土地(4794)
- 农(4078)
- 业(3492)
- 农业(2858)
- 学(2531)
- 资源(2491)
- 管理(2344)
- 问题(2108)
- 地(1843)
- 耕(1789)
- 耕地(1711)
- 中国(1536)
- 方法(1521)
- 地方(1463)
- 企(1358)
- 企业(1358)
- 制(1182)
- 业经(1176)
- 数学(1152)
- 数学方法(1131)
- 教育(1125)
- 经济学(1100)
- 人口(1015)
- 发(921)
- 环境(898)
- 劳(896)
- 劳动(895)
- 工作(866)
- 机构
- 大学(23508)
- 学院(23121)
- 研究(9902)
- 管理(8553)
- 农(8539)
- 中国(7905)
- 济(7521)
- 经济(7331)
- 理学(7102)
- 理学院(6987)
- 管理学(6841)
- 管理学院(6795)
- 科学(6789)
- 农业(6585)
- 业大(5960)
- 京(5732)
- 所(5260)
- 中心(5179)
- 研究所(4858)
- 农业大学(4623)
- 范(4498)
- 师范(4488)
- 江(4466)
- 省(4140)
- 师范大学(3725)
- 院(3620)
- 北京(3559)
- 资源(3419)
- 州(3262)
- 科学院(3140)
共检索到37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德才 胡孝德 唐松根
对耕地流失的调查及反思杨德才,胡孝德,唐松根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农业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而农业的发展又离不开耕地,耕地的增减又反过来影响着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虽然我国仅靠占世界总耕地面积6.4...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田淑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黎芝
本文在分析耕地流失状况及影响耕地流失的经济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对粮食实行支持价格保护、提高耕地征用费、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及改革土地税制四项抑制耕地流失的经济措施。
关键词:
耕地流失 经济机制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瑞珍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且农业人口占70%的国家,保护和利用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替代的耕地资源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分别从农地产权制度、征地制度、管理体制、农村土地市场等方面揭示了耕地大量占用的深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耕地问题 农地制度 管理体制 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强 蔡运龙 王文博
在国际学术前沿土地变化科学的概念框架下,耕地非农化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成为核心问题之一。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及其调控机制,不仅是现实的迫切需求,也可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做出独特贡献。以北京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1996 ̄2004年北京土地利用变化中,大多数地类转换都与耕地直接有关,耕地流失是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城镇扩展主要占用耕地,且耕地生产力高的平原地区因建设占用而流失的耕地量大;远郊山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小,但被生态用地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政府行为与决策是北京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耕地流失的重要驱动因素,解决途径关键在于寻求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积极发挥土地管理政策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耕地流失 土地变化科学 调控途径 北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鑫 杨桂山 万荣荣
以昆山市1985~2006年共22a间的耕地面积变化及与之相关的总户籍人口、非农业人口、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9种社会经济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化率相关分析、主成分阶段分类等新方法对目前耕地流失研究中常用的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1)新方法在耕地流失主要驱动因素分析和阶段划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能够通过回归方程的验证,所得结论可信度较高;(2)昆山市耕地流失的首要驱动因素为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人口增长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加剧了耕地流失状况;...
关键词:
耕地流失 社会经济指标 驱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王兰霞,宋玉玲
受区位条件、土地级差收益和城市经济辐射的影响 ,多年以来城乡交错地带耕地被大量征占。特别是近 1 0多年来 ,在市场的导向下 ,城乡交错地带耕地流失速率越来越快 ,造成了耕地资源不可逆转的流失 ,加剧了我国本已紧张的人地矛盾。本文针对我国城乡交错地带耕地流失的状况 ,分析了此地域耕地流失的机理 ,从制度、机制、法制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城乡交错地带耕地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城乡交错地带 耕地 机理分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强 蔡运龙 王乐
利用1996年和2004年北京市两期土地利用图,提取各类用地的图斑,运用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1996年~2004年间北京耕地流失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996年~2004年北京土地利用变化中,大多数地类转换都与耕地直接有关,耕地流失是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问题;城镇扩展主要占用耕地,且耕地生产力高的平原地区因建设占用而流失的耕地量大;远郊山区耕地被建设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小,但被生态用地占用的压力相对较大;1996年~2004年间,尽管耕地面积减少,但耕地破碎化程度却在加重;地形和交通状况对耕地的空间变化过程影响显著。本文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促使北京地区耕地流失的最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宣璇
本文基于耕地资源价值流失的视角,以劳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为理论指导,通过构建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量化模型,并以上海市为例,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耕地资源价值以及因耕地非农化导致的城市化机会成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资源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三个部分;(2)2005-2009年上海市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社会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居后;(3)相应地,由于耕地流失导致的城市化机会成本中,社会成本较高,其次为经济成本,再次为生态成本。由此可见,目前耕地资源对保障农民生活、养老、就业以及对于维...
关键词:
耕地资源价值 城市化 机会成本 上海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文杰 冯中朝
采用C-D生产函数,测度耕地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影响其实质就表现在耕地流失上:包括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质量的降低。详细剖析了耕地流失的途径,鉴于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有限,开发的难度极大,得出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途径,只能是减少耕地隐性流失。最后提出减少耕地隐性流失、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流失 C-D函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正确协调“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择深圳、东莞、上海、无锡、武汉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搜集上述城市近20年来耕地资源流失量及人均GDP统计数据,分析耕地面积减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流失量最初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当越过某一个阈值后,就开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降低。虽然这样的演化规律受政策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所波动,出现阶段性变化,但基本上仍吻合库兹涅茨曲线的一般特征;耕地资源流失量下降的阈值受城市经济、消费水平的影响,有所差异,上述五城市的阈值在5 192元至17 ...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应用中国科学院土地利用变化时空信息平台,在新疆1990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四期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提取新疆三个时段的耕地开发利用时空流转数据,并结合新疆环境背景数据库分析近20年来新疆耕地开发流失模式的时空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间,新疆耕地开发速度呈现急剧上升又减缓的趋势,2000年-2005年间达到峰值;耕地开发由壤质绿洲地区逐渐向砾质和砂质的戈壁、沙地等未利用地扩展延伸,由引渠水灌溉向地下水灌溉发展,打破河流、土质定开发的传统模式;近20年间,新疆耕地流失速度持续下降,撂荒一直是耕地流失的主要因素,建设占用在耕地流失中的比例持续下降,生态退...
关键词:
耕地开发 耕地流失 年均速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智颖 钟太洋
近年来,中国土地财政问题引发的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已受到较多关注。探究央地政府间土地收入分配与耕地资源流失的相互作用机制,能为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政策提供决策建议。本文在梳理中国20世纪80年代起耕地占用税和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央地分成政策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央地分成比例变化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时间序列数据。结果表明,耕地占用税与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的央地分成比例在1987-1999年间变动频繁。耕地占用税及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分成变化与建设占用耕地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存在从分成变化到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变化的单向因果关系。这说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