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2)
- 2023(5284)
- 2022(4734)
- 2021(4418)
- 2020(4078)
- 2019(9820)
- 2018(9736)
- 2017(19781)
- 2016(10916)
- 2015(12748)
- 2014(13200)
- 2013(13378)
- 2012(12669)
- 2011(11560)
- 2010(11650)
- 2009(11073)
- 2008(11366)
- 2007(10437)
- 2006(9019)
- 2005(8235)
- 学科
- 济(45516)
- 经济(45472)
- 管理(27062)
- 业(26862)
- 方法(24832)
- 数学(22571)
- 数学方法(22414)
- 企(21118)
- 企业(21118)
- 银(17396)
- 银行(17251)
- 行(15943)
- 制(15197)
- 农(11734)
- 财(11586)
- 中国(11133)
- 融(10849)
- 金融(10847)
- 度(10214)
- 制度(10209)
- 业务(9503)
- 贸(9334)
- 贸易(9328)
- 学(9083)
- 易(9066)
- 地方(8341)
- 银行制(8217)
- 业经(7990)
- 农业(7641)
- 务(7217)
- 机构
- 大学(162614)
- 学院(159069)
- 济(67908)
- 经济(66404)
- 管理(60258)
- 研究(54334)
- 理学(50952)
- 理学院(50377)
- 管理学(49584)
- 管理学院(49281)
- 中国(47911)
- 京(34870)
- 科学(32658)
- 财(32138)
- 农(30854)
- 所(28690)
- 中心(26664)
- 研究所(25984)
- 财经(25541)
- 江(25032)
- 农业(24836)
- 业大(24304)
- 经(23083)
- 北京(22318)
- 经济学(21855)
- 银(21235)
- 范(20886)
- 师范(20674)
- 银行(20343)
- 州(20173)
- 基金
- 项目(100119)
- 科学(77382)
- 研究(72479)
- 基金(72063)
- 家(62162)
- 国家(61671)
- 科学基金(51812)
- 社会(44797)
- 社会科(42480)
- 社会科学(42464)
- 省(38574)
- 基金项目(38334)
- 教育(34260)
- 自然(33321)
- 划(33124)
- 自然科(32505)
- 自然科学(32492)
- 自然科学基金(31921)
- 资助(30641)
- 编号(30124)
- 成果(25383)
- 部(23302)
- 重点(22667)
- 发(21448)
- 课题(20461)
- 创(20259)
- 教育部(19876)
- 科研(19737)
- 大学(19269)
- 创新(18998)
共检索到244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然然
一、压力测试的背景和内容美联储等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认为,随着经济衰退的加深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一些银行的资本将出现明显的减少,这影响了公众对于这些银行持有资本数量和质量的信心,并可能进一步削弱整个银行体系作为金融核心枢纽的能力。为评估大型银行业机构是否能抵御当前的经济金融危机,美联储等美国金融监管部门自2009年2月以来,开展了一项监管资本评估项目(SCAP,Supervisory CapitalAssessment Program),对19家大型银行控股公司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强 乔成
金融危机以来,压力测试作为现有风险管理技术的重要补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基本定义、宗旨理念、步骤程序、结论的关注点与积极作用,深入研究了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最新实践的设计和实施框架,总结了压力测试范围、情景设置、组织与资源保障、信息披露与应对措施等方面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进而提出我国银行业压力测试在数据方法、覆盖范围、治理结构与结果应用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银行 风险管理 压力测试 资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宣昌能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压力测试是指评估金融体系对"罕见但仍有可能"的宏观经济或金融市场波动冲击承受能力的一系列方法与过程。压力测试作为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工具,是识别和评估金融体系潜在风险的重要方法。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日本(以下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课题组
为增强银行业经营的稳健性,各国监管当局普遍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考察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极端情景下的风险抵御能力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增强银行业经营的稳健性,各国监管当局普遍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考察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极端情景下的风险抵御能力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树林
压力测试的背景近年来,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规模迅速扩大,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全部贷款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见图1、图2)。房地产贷款在给银行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其蕴含的风险也在随着房价的非理性上涨而不断上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梁世栋 朱良平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经济日趋复杂,金融体系波动性日益增加。金融市场的各类主体——各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乃至市场上的监管机构都对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运用压力测试技术来评估单个机构承受极端宏观经济、重大金融市场波动冲击的能力。同时,巴塞尔委员会也将压力测试技术认定为金融机构使用内部评级法的重要前提,要求金融机构在构建内部模型时,必须定期进行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麟
三大信用风险模型在国际银行业宏观压力测试实践中被广泛使用,CreditRisk+要求数据较少且计算量较小但难以考虑贷款违约的行业相关性;CreditMetrics很好地考虑了违约行业相关性但要求数据较多且面对较大的贷款组合计算量过大;CreditPortfolioView建模过程中不需额外设计风险传导及情景模型,能直接用于宏观压力测试,但其损失分布计算量较前面2种模型都大。本文为了克服以上不足,在压力情景生成及风险传导部分采用分行业的CPV模型,信用风险计量部分采用违约概率固定的CreditRisk+计算损失分布。该压力测试方法考虑了贷款违约的行业相关性,数据要求较少且计算量小。
关键词:
宏观压力测试 信用风险模型 行业相关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天琦
压力测试作为一种可量化、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工具,用于分析评估“极端但可能”的冲击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在帮助金融部门有效识别薄弱环节、提升风险应对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陆续建立并开展了国家层面的压力测试工作。结合2023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风险事件,各方再次聚焦压力测试的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关键词:
约束性 压力测试 银行业 科学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成千 易卓睿
欧洲中央银行于2022年7月发布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结果,共有104家重要大型银行参加,测试需要银行提供三个方面的定性和定量材料: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能力、对高碳排放行业收入的依存度、不同时点和不同压力情景下的表现情况。测试结果显示:一是60%的欧元区银行未建立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架构,大多数银行未将气候风险纳入信用风险模型,仅有20%的银行在放贷时考虑气候风险;二是在银行从非金融企业获取的利息收入中,有三分之二来自高温室气体排放行业;三是物理风险对银行具有异质性影响。此外,对41家银行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析表明,相较于无序转型或温室世界下不作为的银行,有序转型的银行受到的气候冲击影响最小。本刊编译了此篇论文,以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意 郑子文 颜茹云
本文以新常态作为切入点,首次从行业信贷视角探究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而研究2007年至2015年宏观经济特征在银行风险形成过程中的一般作用。研究发现:(1)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影响程度有限。从行业信贷来看,顺周期行业的信贷风险高于逆周期行业的信贷风险;(2)在银行风险的形成机理方面,物价变动引起的"货币幻觉"效应长期存在;银行自身特征引起的风险放大效应主要存在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引起的信贷需求摩擦在非危机时期更突出。上述因素对不同周期性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与总体情况基本一致;(3)基于银行风险形成机理,本文发现货币政策比汇率政策治理银行风险的效果更好。此外,危机时期应使用宏观审慎政策抑制银行风险的自我放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意 郑子文 颜茹云
本文以新常态作为切入点,首次从行业信贷视角探究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进而研究2007年至2015年宏观经济特征在银行风险形成过程中的一般作用。研究发现:(1)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影响程度有限。从行业信贷来看,顺周期行业的信贷风险高于逆周期行业的信贷风险;(2)在银行风险的形成机理方面,物价变动引起的"货币幻觉"效应长期存在;银行自身特征引起的风险放大效应主要存在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速放缓引起的信贷需求摩擦在非危机时期更突出。上述因素对不同周期性行业信贷风险的影响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晓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开始反思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和系统性风险防范的缺失,各国金融管理机构开始重视宏观审慎管理。鉴于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前,包括美国、英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学术界几乎没有做出合理的预测和提供有效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措施,因此宏观压力测试研究和实施的必要性又一次得到凸显。而为了保证我国银行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使其对我国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雯 陈晞 叶宇
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背景下,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信用风险,越来越引起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的关注。宏观压力测试作为一种将宏观经济因素与风险因子相联系的压力测试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出银行系统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而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监管当局的认可。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宏观压力测试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一些参考,进而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宏观压力测试 SUR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士取 杨福明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经济下行周期的不确定性因素,从欧美银行压力测试的实践来看,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压力测试框架,并把压力测试方法纳入现有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之中,对于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以及缓解新资本协议的顺周期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