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71)
- 2023(4177)
- 2022(3609)
- 2021(3485)
- 2020(2832)
- 2019(6662)
- 2018(6562)
- 2017(13305)
- 2016(7389)
- 2015(8134)
- 2014(8246)
- 2013(8155)
- 2012(7833)
- 2011(7333)
- 2010(7604)
- 2009(7209)
- 2008(7108)
- 2007(6402)
- 2006(5933)
- 2005(5535)
- 学科
- 济(28075)
- 经济(28039)
- 管理(21338)
- 业(19232)
- 企(15300)
- 企业(15300)
- 方法(10709)
- 数学(9541)
- 农(9400)
- 数学方法(9356)
- 财(8207)
- 中国(7891)
- 策(7754)
- 贸(7641)
- 贸易(7636)
- 易(7494)
- 制(6691)
- 业经(6335)
- 银(5841)
- 银行(5837)
- 农业(5704)
- 及其(5664)
- 行(5645)
- 融(5485)
- 金融(5485)
- 政策(5445)
- 地方(5272)
- 税(5223)
- 税收(5046)
- 收(5010)
- 机构
- 大学(104493)
- 学院(103825)
- 济(47182)
- 经济(46136)
- 研究(39090)
- 管理(38989)
- 理学(32341)
- 理学院(32007)
- 管理学(31551)
- 中国(31517)
- 管理学院(31328)
- 财(24705)
- 京(22461)
- 科学(20409)
- 所(19861)
- 财经(18163)
- 中心(17898)
- 江(17453)
- 研究所(17349)
- 经(16407)
- 农(15690)
- 北京(14962)
- 范(14626)
- 师范(14554)
- 经济学(14461)
- 院(13960)
- 州(13453)
- 财经大学(13279)
- 经济学院(12926)
- 业大(12360)
- 基金
- 项目(60735)
- 科学(48074)
- 研究(48016)
- 基金(44003)
- 家(37208)
- 国家(36861)
- 科学基金(31196)
- 社会(29925)
- 社会科(28410)
- 社会科学(28406)
- 教育(22547)
- 省(22389)
- 基金项目(21704)
- 编号(20197)
- 划(19741)
- 资助(19446)
- 自然(18903)
- 成果(18532)
- 自然科(18444)
- 自然科学(18438)
- 自然科学基金(18110)
- 课题(14617)
- 部(14479)
- 重点(13540)
- 发(13284)
- 性(13231)
- 策(12718)
- 教育部(12687)
- 创(12335)
- 项目编号(12198)
共检索到175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迅雷 陈兴
2022年初美国通胀创出40年的新高,国内不少人认为,这是美联储超发货币造成的。本文通过研究美国经济数据、美联储扩表和缩表过程对通胀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中美货币创造特征的比较,发现国内普遍存在对美联储政策特征和美国通胀原因的误判。从历史经验上看,货币因素可能并不是触发通胀大幅上行的最为根本的原因。而之所以补贴退出后,美国CPI仍创新高,主要源于劳动力报酬的刚性增长,美国这轮通胀实际上是通过“财政补贴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劳动力成本——带动CPI上涨”这条主线索来实现的,房价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对疫后劳动参与率变动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三分之二的缺口事实上很难回补,这可能会对美国通胀增速中枢带来中长期影响。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对于控制通胀较为有效,但政策实施是一个相机抉择的过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海峰
本文首先回顾了1999年以来的3次物价上涨,然后分别分析了长期、中期和近期内中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以及原因,最后指出观察中国物价变化需要注意的几个前提。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判断 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志荣
农产品价格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新判断及政策建议韩志荣一1994年是我国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一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涨21.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4.1%,其中:粮食上涨50.7%,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1.6%,食用植物油上涨64.1%...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秋生
在市场经济(包括市场因素已达一定比重的计划经济)国度里,物价变动是表明一国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示器,也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过高的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是错综复杂的,对其交互作用的分析则构成了通货膨胀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政策思路。进入1993年以来,持续强劲的需求拉动支持了超速的经济扩张,正逐步成为新的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贵
美国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上海财经大学王永贵美国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三大政策,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工资──价格政策。其中以货币管理和利用为主要手段来抑制消除通货膨胀。1、财政政策。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减少财政赤字,紧缩政府消费。2、工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路继业
本文利用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部需求冲击与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及最优政策应对机制。研究发现:(1)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也相应影响中国货币当局最优政策选择。(2)若美联储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制定者,则"浮动汇率+利率规则"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若美联储为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制定者,则固定汇率制度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3)货币政策是否具有可信性是决定中国最优政策选择的核心,增强政策可信性并建立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声誉能够稳定中国的通货膨胀。(4)汇率制度选择并不必然遵循由固定到中间再到浮动的唯一路线,中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外部冲击、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做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欧涛
2010年7月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开始抬头。进入2011年,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并呈现上升势头。为控制物价上涨,我国采取了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但效果还未显现。本文从此轮通货膨胀的特点分析入手,剖析其产生的各类原因,同时结合目前货币政策应对措施遇到的困难,提出完善货币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有关通货膨胀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赵海宽关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有几个问题还需要讨论。(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是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产生当前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经济界多数人认为,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部分农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书田
消除对通货膨胀成因的几个误觉农业部农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郭书田继1988年之后出现通货膨胀。1994年1~9月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升23.3%,商品零售价格上升20.9%。通货膨胀已从隐性转为显性,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但对这次通货膨胀的成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温桂芳
一、今年的物价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今年,国民经济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计划为9%;而物价上涨率要求控制在10%以下,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去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为缓解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稳定市场物价,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相比之下,不利于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似乎多于有利因素,因而通货膨胀的压力还相当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少云
本文基于结构突变的非线性视角,采用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就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我国通货膨胀溢出效应进行重新研究与审视。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对我国通货膨胀确实存在且只存在一次结构突变的非线性溢出效应,这种效应发生时点并非传统文献认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时刻(2009年3月),而是滞后14个月的2010年5月;(2)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也随着非线性结构突变的发生而出现了逆转,由2010年5月结构突变前的价格型变量"利率"为主导,转变为以数量型变量"货币供给"为主导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3)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美元流动...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结构突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东京
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王东京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达20%的通胀率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党和政府决定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但是对于如何治理通胀,却还是一项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的现实课题。一、积极地面对通货膨胀,既不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超
分析通货膨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李晓超通货膨胀问题,可以说是当前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社会各界的注目焦点,这除了连续两年通货膨胀率持续上扬,对整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看法还不够一致,意见分歧还比较大。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通贷膨胀既与经济发展紧紧缠绕,又时时刻刻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威胁。于是,我们编发了陈彩虹的《现代储蓄与通货膨胀》一文。该文指出:现代储蓄对于通贷膨胀有内在的生成作用,它通过现代的商业银行体系来实现这一功能,现代储蓄存在的现实性,决定了通贷膨胀的不可消灭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小荣 杨东
本文从研究每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不同背景及措施入手,研究该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深入探讨了该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造成冲击的途径:分别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两个途径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并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的通货膨胀带来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防范正在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造成的负面冲击。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国际资本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