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0)
2023(7210)
2022(6262)
2021(5524)
2020(4936)
2019(11569)
2018(11354)
2017(22333)
2016(12171)
2015(14085)
2014(14468)
2013(14682)
2012(14166)
2011(13220)
2010(13535)
2009(12919)
2008(12710)
2007(11634)
2006(10306)
2005(9469)
作者
(37674)
(31906)
(31776)
(30527)
(20246)
(15167)
(14668)
(12479)
(11850)
(11274)
(10980)
(10414)
(10186)
(10092)
(9966)
(9952)
(9655)
(9383)
(9136)
(9133)
(8001)
(7913)
(7705)
(7316)
(7253)
(7171)
(6932)
(6897)
(6461)
(6286)
学科
(76918)
经济(76862)
管理(31878)
(28938)
方法(28825)
数学(25964)
数学方法(25797)
(22276)
企业(22276)
地方(18475)
中国(15252)
(15129)
(14145)
(13015)
地方经济(12899)
业经(12592)
(10695)
贸易(10692)
(10404)
(10267)
农业(10160)
(9409)
环境(9278)
(9180)
金融(9178)
(8586)
银行(8566)
(8196)
经济学(8081)
(7812)
机构
大学(193514)
学院(191125)
(91847)
经济(90095)
研究(70311)
管理(69765)
理学(59312)
理学院(58606)
管理学(57709)
管理学院(57333)
中国(51979)
科学(41179)
(40634)
(38979)
(36942)
研究所(33396)
(32400)
中心(31243)
财经(31120)
经济学(30042)
(29313)
(27989)
业大(27105)
经济学院(26921)
北京(26136)
(25709)
农业(25584)
师范(25509)
(24048)
(22798)
基金
项目(117851)
科学(91799)
研究(86432)
基金(84831)
(73166)
国家(72581)
科学基金(60896)
社会(55878)
社会科(52971)
社会科学(52953)
(45548)
基金项目(44570)
教育(39502)
(38387)
自然(37256)
自然科(36324)
自然科学(36309)
自然科学基金(35656)
资助(35439)
编号(34886)
成果(29417)
(27195)
(26908)
重点(26815)
课题(24236)
(23629)
国家社会(23201)
教育部(23075)
科研(22441)
发展(22369)
期刊
(107621)
经济(107621)
研究(61441)
中国(34702)
(30457)
(29423)
学报(28423)
科学(25930)
管理(24564)
大学(21293)
学学(19955)
农业(19560)
经济研究(18304)
(17837)
金融(17837)
教育(17167)
技术(16876)
财经(16472)
业经(14926)
(14317)
问题(14300)
技术经济(12002)
(11322)
统计(10986)
世界(10852)
(10655)
国际(9956)
商业(9598)
(9360)
理论(9294)
共检索到293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河龙  
本文对于“9·11”后美国经济由衰退走向恢复的宏观经济表现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回顾:风雨飘摇的2001年、乍暖还寒的2002年、高涨凸现的2003年。笔者认为近期的美国经济呈现出如下四个特点:(1)企业投资持续低迷和个人消费支出强劲共存;(2)经济复苏与股市“熊市”同步;(3)美元贬值与贸易赤字增长同步;(4)生产率高增长、经济低增长和高失业率并存。本文分别从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减税、降息、贬值)、反恐战争、新经济四个方面给出解释,并对2004年美国经济的走势作了一个预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蔚  
美国作为战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近些年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令人瞩目。战后,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在借鉴各经济学家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的过程,以及进入90 年代后的“新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一、美国经济出现强弩 之末的迹象 美国经济近八年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有的人认为美国经济演变为一种新经济,也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周期已经消失。确实,9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某些新的现象,值得认真探讨和分析。但是,美国的经济周期并没有消失。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美国经济出现强弩之末的迹象。 股票价格指数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锡军  顾苏秦  
2010年9月20日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经济周期确定委员会发布公告,美国经济在2009年6月到达谷底,标志着从2007年12月开始持续18个月的经济衰退已经结束,新一轮的经济扩张正在开始。委员会认为,任何未来的经济下行都将是新的衰退,而不再是本次衰退的延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金柏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向全面小康社会进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及国际化进程加快,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正在进入大力发展大型船舶、高速铁路、现代汽车、住宅建设、高效化工、新型能源、精密机械、IT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奇  
离岸外包是当前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在美国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审视美国经济中存在的离岸 外包现象,分析了它的产生原因,并研究了它对美国劳工就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离岸外包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利大于 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素芹  叶伟春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经济中 ,一国经济的繁荣或萧条会通过各种传导机制传送给他国并引起他国相应地产生繁荣或萧条 ,我们称这种效应为溢出效应。本文通过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凯恩斯模型研究 ,得出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为 :美国经济增长或下降 1个百分点 ,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或下降 0 .0 95个百分点。这与现实基本相符 ,据此提出我国应更好地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依靠扩大内需等来降低美国经济对我国经济溢出的负效应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宗明  
国际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认为,随着一国对外依存度的提高,该国经济增长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将日益加大。然而,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却一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和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中保持强劲增长。本文试图从中美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美国经济波动的相关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晓律  
凡初次到美国的人,第一印象或许都是,这个国家的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这些资源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国土资源。笔者最先抵达爱荷华州,即著名女作家聂华玲的居家之处。这个州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是美国著名的玉米黑土带,肥沃的田野一望无边,很远才会发现一户。但使人不解的是,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湘燕  李文政  
展望未来,虽然美国经济仍面临一些妨碍增长的短期负面因素,但得益于科技创新、新能源革命以及医疗必革等结构性改革成就,各方对于2016年美国长期经济增长整体上持积极乐观的态度。IMF预测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6%,比2015年上升0.1个百分点。然而,鉴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可能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美国经济仍将维持温和增长态势。一是美国国内需求继续保持增长。由于就业市场持续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梅冠群  
2016年美国经济延续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势头,各项指标总体表现良好,就业市场表现抢眼,美联储第二轮加息已经启动,市场前景向好。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其贸易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相比奥巴马政府有极大调整,这将为2017年美国经济走势带来更多震荡和波动,但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预计2017年美国经济仍将在缓慢复苏中前行。美国经济波动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2017年继续稳住中美关系的方向盘,推进中美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的沟通协调,避免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将是一个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