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4)
- 2023(6525)
- 2022(5391)
- 2021(4718)
- 2020(3961)
- 2019(8685)
- 2018(8593)
- 2017(15981)
- 2016(8726)
- 2015(9917)
- 2014(10057)
- 2013(10088)
- 2012(9942)
- 2011(9562)
- 2010(9998)
- 2009(9493)
- 2008(9368)
- 2007(8373)
- 2006(8048)
- 2005(7721)
- 学科
- 济(61471)
- 经济(61415)
- 管理(22890)
- 业(17992)
- 方法(17336)
- 地方(16464)
- 企(15063)
- 企业(15063)
- 数学(14427)
- 数学方法(14282)
- 学(13074)
- 中国(12784)
- 地方经济(12165)
- 业经(10990)
- 农(9792)
- 制(9064)
- 财(8684)
- 融(7990)
- 金融(7990)
- 理论(7985)
- 经济学(7759)
- 银(7610)
- 银行(7606)
- 行(7418)
- 和(7283)
- 环境(7075)
- 体(7066)
- 农业(6763)
- 发(6461)
- 贸(6004)
- 机构
- 大学(141674)
- 学院(137863)
- 济(67943)
- 经济(66566)
- 研究(55106)
- 管理(47311)
- 中国(42251)
- 理学(39083)
- 理学院(38565)
- 管理学(37967)
- 管理学院(37684)
- 财(31745)
- 科学(30363)
- 京(30326)
- 所(28142)
- 研究所(25106)
- 财经(24342)
- 中心(24325)
- 江(23073)
- 经济学(22855)
- 经(21850)
- 范(20939)
- 师范(20812)
- 经济学院(20095)
- 北京(19993)
- 院(19395)
- 农(18271)
- 州(17946)
- 财经大学(17752)
- 师范大学(17204)
- 基金
- 项目(80286)
- 科学(63754)
- 研究(60382)
- 基金(58958)
- 家(50753)
- 国家(50334)
- 科学基金(42392)
- 社会(40691)
- 社会科(38548)
- 社会科学(38541)
- 基金项目(29793)
- 省(29578)
- 教育(27703)
- 划(25457)
- 自然(24774)
- 资助(24503)
- 自然科(24146)
- 自然科学(24140)
- 自然科学基金(23710)
- 编号(23494)
- 成果(21395)
- 重点(18979)
- 发(18788)
- 部(18321)
- 课题(17436)
- 国家社会(17358)
- 教育部(16138)
- 性(15941)
- 发展(15607)
- 创(15534)
共检索到234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坤 卢倩倩 许光建
2016年1月以来,随着中国CPI数据回升,关于中国是否出现滞胀危机的讨论不断。本文对OECD国家总体、美国和中国CPI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已经明确的美国滞胀特征进行了总结。本文还从我国价格环境、货币环境、国际环境论证了中国并未出现滞涨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并未出现滞胀,并且未来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很小;中国未来将存在一段"增长速度下降、通胀速度上升"的时期。最后,本文从构建规则型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价格指数体系、疏通价格传导机制、约束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滞胀 石油危机 供给冲击 有效需求不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坤 卢倩倩 许光建
2016年1月以来,随着中国CPI数据回升,关于中国是否出现滞胀危机的讨论不断。本文对OECD国家总体、美国和中国CPI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已经明确的美国滞胀特征进行了总结。本文还从我国价格环境、货币环境、国际环境论证了中国并未出现滞涨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并未出现滞胀,并且未来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很小;中国未来将存在一段“增长速度下降、通胀速度上升”的时期。最后,本文从构建规则型货币政策体系、完善价格指数体系、疏通价格传导机制、约束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滞胀 石油危机 供给冲击 有效需求不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佳宾 徐佳蓉
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思考徐佳宾,徐佳蓉一一国政府发挥其经济职能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本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实现人均福利的有效增加。因此,"发展同作为主体和行为者的人有关,同人类社会及其目标和显然正在不断演变的目的有关。①"从这点而言,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振中
自9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化逐步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热点,对此问题的研究态度,赞美者有之,诅咒者也有之;捧为“圣经”者有之,视为谎言者也有之。对此问题的研究范围,探讨经济全球化者有之,涉及文化全球化者也有之,甚至还有研究军火交易全球化问题的。本文只集中探讨与经济全球化相关的理论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仉建涛
社会实践使前苏联、东欧各国、中国等计划经济国家从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先后走向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漫漫征程。各转型国家选择了不同的转型方式 ,结果也各不相同。它们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 ,主要不取决于各国领导集体个人志趣等外在因素 ,而取决于其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转轨路径 理论思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杭生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过十四年理论与实践的艰苦探索,终于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各个单位在各自特定的制度条件和政策框架内依据各自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理解不同程度地展开了探索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活动,原有的制度规定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昌黎
虚拟经济是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并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然而,虚拟经济自我发展会走上脱离实体经济的轨道。虚拟经济虽然也受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支配,但虚拟经济内生的投机机制会干扰和影响价值规律的作用,进而扭曲价格机制,造成金融市场的失效。为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监管的基本宗旨与核心内容必须是防止或减少投机。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理论思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碧波
近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并存,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失衡的新局面。这种现象无法用传统的典型滞胀理论来解释说明,因此,构建一种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分析视角和方法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基于纯货币经济的分析方法,本文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归纳为一种含有非典型滞胀特征的经济现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非典型滞胀 就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钱学锋 裴婷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世界级展览会,是国际贸易史上亘古未有的一项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一项重要决定,也是我国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它也正式标志着长期以来我国业已形成的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通过有效扩大进口来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以最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从理论上归纳提炼积极扩大进口的重要意义,同时谨防过度进口对企业创新、工资差距、幼稚产业、人民币汇率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带来的负面冲击,并采取前瞻性战略考量,才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平衡发展和任务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进口 消费者福利 自主创新 国际收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茂初
“宏观经济运行理论模型”是通过分析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总供给、资本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提出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理论,主要由宏观经济总供给决定方程、总需求决定方程及经济承受能力线三个基本假设构成。该模型可较顺畅地解释现代经济中为什么会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的现象。该模型对“滞胀”问题作出了普遍适用性的理论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新华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控制污染 ,保护环境 ,应建立环境税来刺激正外部效应。建立环境税不仅能为社会提供资金 ,而且能矫正环境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
关键词:
环境税 环境污染 环境税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俞可兴
此文在大量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经济滞胀的形成机制和产生根源,指出经济滞胀是多种经济关系失衡的综合反映,也是资本主义矛盾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采取的新的爆发形式;滞胀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周期性,但是可能在一定条件下重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华
本文以筛选调控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为出发点,利用非线性STR模型对1952—2010年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诸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了滞胀风险评价模型对历年经济的滞胀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非线性STR模型 需求拉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鲁成
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理论思考黄鲁成正确分析和认识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实施宏观调控的前提和基础。选择和确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所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首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去寻求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其次要运用系统论的原理,从整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漓高
本文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从最深层因素、国际经济基本关系与结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国际性经济体制、世界经济格局等层次以动态的观点进行概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两"手"并用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的拓展,既是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不足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