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0)
2023(5250)
2022(4341)
2021(3810)
2020(3354)
2019(7311)
2018(7272)
2017(13846)
2016(7582)
2015(8608)
2014(8872)
2013(9092)
2012(9072)
2011(8610)
2010(9508)
2009(9527)
2008(8273)
2007(7536)
2006(7307)
2005(7062)
作者
(23197)
(19294)
(19222)
(18753)
(12499)
(9110)
(8826)
(7480)
(7332)
(7141)
(6840)
(6488)
(6434)
(6431)
(6142)
(6095)
(5654)
(5646)
(5627)
(5372)
(5118)
(4708)
(4650)
(4543)
(4421)
(4417)
(4275)
(4189)
(4031)
(3772)
学科
(55228)
经济(55180)
管理(18993)
地方(15668)
(14612)
方法(14461)
数学(12751)
数学方法(12643)
地方经济(11896)
(11878)
(11601)
企业(11601)
中国(11251)
业经(8791)
(8308)
金融(8308)
(8163)
(8074)
(7234)
银行(7227)
(7150)
(6965)
经济学(6775)
(6226)
环境(6187)
理论(5770)
农业(5743)
(5708)
(5629)
贸易(5620)
机构
大学(122032)
学院(117930)
(60288)
经济(59088)
研究(47070)
管理(40472)
中国(38640)
理学(32564)
理学院(32178)
管理学(31752)
管理学院(31508)
(27597)
(26157)
科学(24610)
(24031)
中心(21740)
研究所(21166)
财经(20993)
(20748)
经济学(20297)
(18800)
经济学院(17867)
(17741)
师范(17635)
北京(17351)
(17088)
(16128)
(16013)
财经大学(15250)
(14529)
基金
项目(65054)
科学(50890)
研究(50156)
基金(46926)
(39515)
国家(39172)
社会(33905)
科学基金(32904)
社会科(32173)
社会科学(32165)
(24279)
教育(23387)
基金项目(23079)
资助(20341)
(20271)
编号(19660)
成果(18547)
自然(18141)
自然科(17690)
自然科学(17684)
自然科学基金(17344)
(15378)
(15068)
重点(14849)
课题(14667)
国家社会(14455)
(13540)
教育部(13494)
经济(13412)
(13325)
期刊
(79004)
经济(79004)
研究(48578)
中国(26031)
(21256)
金融(21256)
(20985)
管理(17241)
(16154)
学报(15724)
教育(15355)
科学(14206)
经济研究(13262)
大学(12601)
财经(11882)
学学(11164)
技术(10542)
(10401)
问题(9954)
农业(9753)
业经(9374)
世界(7939)
(7851)
国际(7806)
图书(7598)
技术经济(7457)
统计(6847)
经济问题(6430)
理论(6284)
书馆(6045)
共检索到211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沈友华  杨宇澄  
从世界经济多次出现的大萧条到当前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灾难,引发了我们对萧条经济学的深层思考。文章针对历史上几次主要大萧条和这次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以及各自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提供了以美国为代表治理危机萧条的成功案例,提出如何防止和化解经济危机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牛江涛  田秋生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深刻揭示了当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金融本质特征之一是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负债运行是当代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的常态,是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前提与制约保障。信用经济本质上是债权债务经济,并具有正负"双重"效应。信用经济的核心功能是以时间交错、空间重组的方式极大限度地将现有的暂时闲置的社会资源动员起来,使原有的经济实体规模在本不可能的基础上得以扩张;但这种经济的运行一旦在某个环节出现断裂并引发环环相扣的整体信用关系功能性断裂时,就会引发整个社会经济的连锁反应,使其原来对社会经济的加速度推动作用反方向运行,并由此产生对社会经济的加速度的破坏张力。发挥信用经济正效应,抑制负效应,需要遵循信用经济运行的基本平衡公式,保障信用经济运行的基本约束条件,即债务人的受信在数量、质量、时间上与债权人的授信相平衡,并以此构建监管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军  陆晓明  吴晓晖  
本文首先揭示了次贷危机的三大特征,然后分析次贷危机对金融业所造成的损失,接下来分析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和对美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我们从周期及其结构的角度上作出谨慎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和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李璐媚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以某种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一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下,在反思的基础上,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是推进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总体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要坚持六个取向:在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内生增长模式;在区域结构上,注重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在增长方式上,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在产业结构上,注重不断优化升级;在宏观调控上,推进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在发展方向上,更加重视中国特色经济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秀英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念  
对于经济学理论研究而言,次贷危机"爆发"和次贷危机"演化"是两个联系紧密却又截然不同的命题,从"革命性"的角度看,后者甚至比前者更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在危机"爆发"之后,微观主体进行了一系列规避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奎  
美国次贷危机及由此引发的金融风暴,波及到了全球。本文通过对次贷、次贷危机和危机路径的实证分析,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变迁过程、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相关理论,深入探讨危机成因的制度根源,进而引发制度建设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熊平安  
引言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信用问题,随着风险不断蔓延,现已超出了次贷市场。去年年底,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将几家经营信用衍生产品的公司(ACA金融担保公司、FGI保险公司、Ambac金融集团、MBIA保险公司、XL资本担保公司)的信用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宣恭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国内外专家纷纷对危机的产生原因做了分析。但是,他们较多地偏重于金融领域,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分析,未能触及危机的根源。作者运用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以及信用制度对危机影响作用的论述,认为美国试图以扩大信贷消费去缓解生产扩大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加速了房地产和金融泡沫的发展。但是这个矛盾只是暂时由泡沫遮掩着,经过长期的积累、发酵终于爆发危机。这才是根本原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贺春  李艳  
1.政策导向不切实际。本世纪初,在美国网络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采取了"连续降息、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以保持经济增长。在这一政策的导向下,各放贷机构采取了极为宽松的放贷政策,大量次优级和次级客户成为放贷机构业务竞争的主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宏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其经济增长方式也转变为主要以消费拉动。这一转变过程中美国国内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消费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通过消费信贷予以缓解,由此,使资产价格成为美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环节。当资产价格上涨时,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会刺激借贷消费的需求,并由此拉动美国经济增长,但这也直接导致了美国中低收入家庭债务规模的上升,财务状况更加脆弱。一旦资产价格出现调整,即使是小幅调整,中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也会受到很大冲击,出现偿付困难,并因此成为引发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秀君  陈建安  
该文比较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的异同,并且整理了详细的图表作为分析说明的依据,旨在全面、正确地了解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泡沫经济的本质,为研究金融危机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若谷  冯春平  
美国次贷危机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爆发的。对于中国来说,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次贷只是第一张骨牌。危机后风险资产价格重估,美国经济明显放缓,美国政府连续降息、大幅度减税,美元加速贬值,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使得正面临着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中国经济很难隔岸观火,可以说利弊兼有。本文对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华而诚  刘都生  李昊  
当前,全球正密切关注次贷危机是否会使美国经济在2008年衰退,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本文旨在测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索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以确保中国经济达到调控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