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6)
- 2023(4447)
- 2022(2963)
- 2021(2600)
- 2020(2156)
- 2019(4678)
- 2018(4893)
- 2017(9801)
- 2016(5516)
- 2015(6268)
- 2014(6577)
- 2013(6298)
- 2012(5581)
- 2011(4989)
- 2010(5555)
- 2009(5707)
- 2008(4400)
- 2007(3887)
- 2006(3677)
- 2005(3620)
- 学科
- 济(21575)
- 经济(21547)
- 业(13044)
- 管理(12381)
- 企(9705)
- 企业(9705)
- 中国(8295)
- 农(7521)
- 方法(6335)
- 业经(6205)
- 数学(5300)
- 数学方法(5249)
- 融(5201)
- 金融(5201)
- 农业(5193)
- 发(4707)
- 地方(4697)
- 制(4491)
- 财(4389)
- 银(4319)
- 银行(4314)
- 发展(4236)
- 展(4229)
- 行(4083)
- 产业(3875)
- 贸(3768)
- 贸易(3765)
- 学(3742)
- 易(3675)
- 体(3602)
- 机构
- 大学(77765)
- 学院(75700)
- 济(31886)
- 经济(31213)
- 研究(28489)
- 管理(26279)
- 中国(24131)
- 理学(21764)
- 理学院(21531)
- 管理学(21133)
- 管理学院(20992)
- 京(17206)
- 科学(15816)
- 财(14995)
- 所(14503)
- 农(13948)
- 中心(13434)
- 研究所(13019)
- 江(12535)
- 范(11927)
- 师范(11836)
- 财经(11666)
- 北京(11062)
- 农业(10773)
- 经(10645)
- 业大(10406)
- 经济学(10391)
- 院(10088)
- 银(10002)
- 州(9977)
- 基金
- 项目(47546)
- 科学(37435)
- 研究(36613)
- 基金(34191)
- 家(29413)
- 国家(29156)
- 科学基金(24600)
- 社会(23778)
- 社会科(22495)
- 社会科学(22487)
- 省(18038)
- 基金项目(17459)
- 教育(17221)
- 划(15483)
- 编号(15444)
- 自然(14311)
- 自然科(14002)
- 自然科学(13998)
- 自然科学基金(13737)
- 成果(13698)
- 资助(13507)
- 重点(10955)
- 课题(10899)
- 发(10795)
- 部(10741)
- 国家社会(10109)
- 性(9713)
- 创(9481)
- 教育部(9420)
- 项目编号(9352)
共检索到125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反思,认为注资会产生严重的道德风险,而降息因为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效果不佳,因此,应该让那些资不抵债问题极其严重的银行尽快破产,同时,剥离不良资产,进行资产重组,更换管理层。
关键词:
美国次贷危机 注资 降息 不良资产 破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磊
自1929年大危机爆发起,经济学界就没有停止过对危机根源的反思。可是主流的反思却始终不得要领,总是在"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之类的老生常谈上转圈。遗憾的是,对当下次贷危机根源的认识依然如故。表面上看,这两次危机的原因大相径庭:1929年大危机的导火线是有效需求不足;当下次贷危机的导火线却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过度"。其实,资本世界的古典危机与当代危机并无本质不同:都是生产过剩危机。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危机,只不过是把皮球从供给方踢给了需求方。由于危机根源于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仅用"风险一监管"的分析框架,已经很难对其做出本质上的把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元
次贷危机爆发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若归为一句话,就是未能理性地、科学地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朱振鑫
从根本上来看,欧洲已经陷入财政紧缩和经济增长的两难局面。总体来看,欧洲经济似乎难逃衰退的厄运,欧债危机的再度恶化只是时间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贺春 李艳
1.政策导向不切实际。本世纪初,在美国网络经济持续下滑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当局采取了"连续降息、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应对措施,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口号,以保持经济增长。在这一政策的导向下,各放贷机构采取了极为宽松的放贷政策,大量次优级和次级客户成为放贷机构业务竞争的主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岷
随着美国居民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危机(以下简称"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此次危机已经逐步演变成为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它给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它的影响也已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消费和就业出现比较明显的衰退迹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廖岷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与影响是惨痛和深远的。金融业必须遵循审慎经营的原则,这是由其高杠杆率、高关联度和高信息不对称性所决定的;市场约束不等于放任自流,越是发达的金融市场,越是需要与风险复杂程度相匹配的严格监管;金融监管要适应创新和市场变化,不宜过分依赖具体"规则"的约束,而应采取更具灵活性的原则导向监管模式,注重加强同市场的沟通,处理好创新与稳定的关系,从而构建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信用评级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积极作用明显。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在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饱受社会质疑。本文深入剖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表现欠佳的原因,介绍了欧美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从中得出了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信用评级机构 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过度金融化和高度杠杆化是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为此必须进一步改善金融监管制度和手段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使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有了彻底的转变。如果把金融危机看成摊牌(暴露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和处置金融机构)→洗牌(政府介入收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华清
一、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美国次贷危机 1.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及成因。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危机。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短短一年多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诸濛 佘传奇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短短20多年,美国金融业先后爆发了以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为导火索的储贷危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均不同程度地给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关键词:
储贷危机 次贷危机 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龚宇
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信用评级机构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以"声誉资本"为基础,主要受市场自律机制约束。此后,美国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结果的过分倚重使评级机构获得了强大的市场话语权,并造成了其"权重责轻"的怪象。"次贷危机"的爆发令信用评级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同时也暴露了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之弊端。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市场监管 次贷危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松
文章介绍了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技术演进流程以及杠杆放大效应,深刻揭示出以衍生品为主的金融创新其实质就是泡沫创新及风险转嫁;同时从金融衍生品自身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其危险性根源,总结出对我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创新的若干重要启示。文章认为,不能盲目追求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房地产等大宗消费品信贷市场应受到严格管控以及金融衍生品创新应建立在完善的金融现货产品基础上且链条绝不能太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是向收入较低或信用记录不好的人发放的一种贷款,无法获得优质贷款的人可以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自有住房。在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次级抵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于2007年2月间露出苗头,到了7、8月间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亚洲市场也不能幸免。欧美等国央行不得不动用4000多亿美元巨额资金扑火。次贷危机的成因次贷危机同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密切相关。美国自住房比率高达68%,人均居住面积近60平方米,居世界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