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83)
2023(15157)
2022(12997)
2021(12532)
2020(10737)
2019(25417)
2018(24931)
2017(45688)
2016(25274)
2015(28775)
2014(28994)
2013(28054)
2012(26135)
2011(23557)
2010(23669)
2009(21766)
2008(21625)
2007(18990)
2006(16254)
2005(14788)
作者
(72068)
(60242)
(59719)
(57148)
(38291)
(29125)
(27586)
(23466)
(23055)
(21587)
(20472)
(20251)
(19293)
(19082)
(18931)
(18867)
(18512)
(17852)
(17526)
(17290)
(14983)
(14900)
(14783)
(13976)
(13605)
(13578)
(13507)
(13454)
(12226)
(11996)
学科
(94200)
经济(94080)
管理(64583)
(62956)
(51250)
企业(51250)
方法(45809)
数学(40415)
数学方法(39809)
中国(30538)
(26102)
(25507)
(23976)
教育(22090)
业经(18378)
理论(18279)
(17978)
贸易(17971)
(17492)
(17297)
农业(16856)
地方(16769)
(16140)
财务(16085)
财务管理(16041)
企业财务(15271)
技术(15049)
(14633)
金融(14630)
(14456)
机构
大学(355160)
学院(346725)
(135012)
经济(132045)
管理(126993)
研究(125574)
理学(109386)
理学院(108014)
管理学(105703)
管理学院(105044)
中国(89615)
科学(78005)
(77074)
(64291)
(63408)
(61849)
研究所(58673)
中心(57194)
(54045)
师范(53475)
业大(53419)
(53150)
财经(49986)
北京(49125)
农业(48979)
(45540)
(45105)
师范大学(43788)
教育(42669)
(41723)
基金
项目(233712)
科学(184181)
研究(170247)
基金(168282)
(149386)
国家(147834)
科学基金(124513)
社会(105072)
社会科(99344)
社会科学(99312)
(91261)
基金项目(87735)
教育(85635)
自然(82024)
自然科(80133)
自然科学(80098)
(79962)
自然科学基金(78678)
资助(69808)
编号(69724)
成果(59314)
重点(54851)
(53560)
课题(50770)
(50309)
(48582)
教育部(45973)
科研(45864)
创新(45264)
大学(44624)
期刊
(142157)
经济(142157)
研究(109034)
中国(78468)
教育(65076)
学报(60707)
(54658)
科学(53425)
(51475)
大学(46481)
管理(46178)
学学(42164)
农业(37363)
技术(33510)
(28860)
金融(28860)
财经(24815)
经济研究(23677)
(21562)
业经(21415)
(21401)
图书(18456)
问题(18336)
(18002)
(17008)
统计(16353)
职业(16193)
技术经济(15900)
科技(15543)
世界(15507)
共检索到529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磊  黄鸣春  刘恩山  
美国于2011年7月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以及核心观念》(以下简称《框架》)是其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开发的基础文件,本文介绍了其研制背景。并通过将《框架》的主体内容与美国1996年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科学内容标准"(以下简称《前标准》)进行对比,抽提出《框架》的特点。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该文件对我国研制课程标准的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蔡敏  马永双  
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展现了一幅科学教学的新图景,同时使原有的中小学科学学业评定系统遭受巨大挑战。本文对美国新一轮科学学业评定的功能、评定工具的设计、评定系统的构成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准确描绘美国科学学业评定改革的全貌。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对完善我国中小学科学学业评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翠典  
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协会出台了《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旨在为新的全国科学教育标准的开发提供前期准备。该框架的背景主要是美国共同核心标准运动和对上一代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反思,该框架秉承了"科学为大众"的愿景,并通过几个假设来支持框架的组织。该框架围绕三个维度组织,即科学和工程实践、跨学科的概念、学科核心观念。该框架着重体现了注重实践并让学生在较少内容上实现真正的学习进展的思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高峰  刘恩山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倡导的科学探究既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指导思想。教育中的科学探究具有五个基本特征:①问题,②证据,③解释,④评价,⑤表达。《标准》概括了幼儿园到4年级、5到8年级、9到12年级学生应达到的科学探究能力标准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标准。探究式教学需要定期而高质量的评价、需要教师的专业进修和足够的教学资源,还需要着力避免走进科学探究的误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倪娟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我国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的主要参考文本之一。通过梳理《标准》文本一致性方面的有关研究,发现《标准》本身在关乎文本品质和功能的一致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在文本表述方面,反映了后现代与现代哲学理念的不一致,还有文本内部教学标准与内容标准、评价标准之间的不一致,科学教育目标与所举案例的不一致;除此文本内部一致性较差以外,与实施及相关课程材料等外部关系之间的一致性方面也有待改进。了解所参考文本本身的不足,当有助于我国理科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夷山  
美国制订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科技处武夷山199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公布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草案),让社会各界评论,提出修改意见。这是值得我国科技界关注的一件事情。草案指出:科学教育,人人有责。科学教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波  马永红  任秀华  
对青少年科技教育进行资助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个重要资助项目。本文具体分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少年科技教育资助模式,包括立项审查标准、资助方式、申请资格、资助对象和类别、项目投入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该资助模式进行了评析。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友棠  黄洁莉  
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预算战略管理目标概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其预算结构在战略管理目标层面围绕研究项目、研究设施、教育培训三大功能,提出了"人才(people)、构想(idea)、工具(tool)和组织卓越(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作为其预算战略目标。2006财年NSF的投资比例与类型分别如图1与表1所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柯森  张敏婕  
本文对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施环节涉及的州的作用、教师、学生、课程与教材、评估与测验、社区与公众支持等要素作了简要分析,借以具体化和深化对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施的认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鹤林  
元素养是一个面向Web 2.0环境的综合素养框架。在剖析元素养的内容、模型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析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面对的新学术形势,以及元素养在概念整合、社交媒体、信息协同生产、元认知和素养教育等领域所进行的改进,为中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姚建欣  郭玉英  伊荷娜·诺曼  
科学教育存在多元传统。对美国和德国两个代表国家的科学教育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科学教育纲领文件存同有异。基于对它们差异的分析,初步探索在全球化浪潮中对科学教育目标的多元设定。从它们的相同发展取向中,讨论如何深化中国科学教育目标中的人文蕴含、如何平衡科学理解与科学实践的关系等议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宏安  
本文从基本思想、体系结构、具体内容和表述方式四个方面对中美“科学课程(教育 )标准”进行了比较 ,结论是 :两者的基本思想一致 ;体系结构方面表现出宏观结构有较多不同而微观结构有较大一致性的特点 ;具体内容有较多的共同点 ,特别在相应的年级之间 ;表述方式很不一样 ,这是因为两者的作用不同。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秦炜炜  
继2007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颁布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S)第二版之后,2008年6月,ISTE在全美教育信息化年会上正式发布了面向教师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T)的第二版。本文就NETS.T新旧两版的能力维度和绩效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就新版NETS.T出台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建设乃至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景  汪滨  刘恬渊  
以国家标准馆2009年度新到国行标(GHB)和国际标准(ISO&IEC)为统计分析对象,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9年度制定发布的国行标(GHB)和国际标准(ISO&IEC)基于国际标准分类法(ICS)在领域数量上的差异和差距,从而揭示我国在标准制定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产业的标准化战略实施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