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2)
2023(9250)
2022(7925)
2021(7163)
2020(6231)
2019(13959)
2018(14428)
2017(27162)
2016(15212)
2015(17109)
2014(17388)
2013(16686)
2012(15561)
2011(14204)
2010(14537)
2009(13887)
2008(13805)
2007(12489)
2006(11219)
2005(10462)
作者
(41734)
(35004)
(34941)
(33483)
(22440)
(16700)
(15929)
(13406)
(13367)
(12807)
(12052)
(12045)
(11424)
(11407)
(11311)
(10891)
(10254)
(10235)
(10172)
(10119)
(9127)
(8626)
(8549)
(8068)
(8004)
(7845)
(7834)
(7824)
(7111)
(6924)
学科
(61439)
经济(61324)
管理(49018)
(43263)
(37313)
企业(37313)
方法(27821)
数学(24486)
数学方法(24267)
(20836)
(20400)
中国(17964)
(16018)
(15030)
业经(13790)
(13041)
银行(13024)
(12443)
(12426)
金融(12419)
(12114)
财务(12078)
财务管理(12041)
体制(11744)
企业财务(11509)
(11244)
地方(10976)
理论(10491)
(10052)
贸易(10047)
机构
大学(214077)
学院(211481)
(89072)
经济(87121)
管理(79654)
研究(70443)
理学(67316)
理学院(66646)
管理学(65662)
管理学院(65239)
中国(56376)
(49644)
(44752)
科学(38313)
财经(37532)
(35422)
(34283)
(33892)
中心(33481)
(31914)
研究所(30158)
经济学(28599)
北京(28228)
财经大学(27653)
业大(27545)
(27227)
(27140)
师范(26923)
经济学院(25718)
(25637)
基金
项目(133609)
科学(106147)
研究(102178)
基金(97463)
(83086)
国家(82367)
科学基金(71429)
社会(66518)
社会科(63086)
社会科学(63077)
(51893)
基金项目(50137)
教育(49488)
自然(43354)
(43324)
自然科(42364)
自然科学(42352)
自然科学基金(41629)
编号(41345)
资助(40706)
成果(36577)
(31376)
(30879)
课题(30313)
重点(30167)
国家社会(27948)
(27923)
教育部(27903)
(27678)
(27154)
期刊
(102262)
经济(102262)
研究(70906)
中国(49632)
(40953)
管理(31785)
学报(30567)
教育(30547)
(29088)
科学(27005)
(26475)
金融(26475)
大学(24672)
学学(22702)
财经(20216)
技术(18810)
农业(18244)
(17301)
经济研究(16203)
业经(15721)
问题(13422)
统计(12456)
(11318)
(10665)
理论(10431)
图书(9851)
(9820)
会计(9583)
决策(9579)
技术经济(9430)
共检索到340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海  
统计体制是国家组织和管理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它涉及统计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管理方式、信息运行等一系列问题。科学、合理的统计体制,有利于促进统计事业的发展,增加国情的透明度。一、统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现行统计体制的弊端,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统计监督软弱无力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多次出现严重失调,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建国至今出现过5次:一是三年“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二是1971—1972年“三个突破”(职工人数剧增,工资支出和粮食销售失控)和十年内乱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三是1977—1978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继续发展;四是1984年第4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寻翠翠  张焱  
一、我国统计系统所处的环境1.外部环境(1)经济体制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导致社会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统计系统的具体功能和结构必然相应地发生新的变化。社会经济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寻翠翠  
改革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是统计改革的突破口,是各项统计改革的组织保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统计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指出我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提出统计改革中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可供选择的模式设想:建立"中央统计集中,地方分级分类垂直管理,中央和地方相互独立,同时包括企业统计和民间统计的四位一体的新型统计管理体系"的统计管理体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廷干,张耀辉  
传统统计体制极不利于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制约着统计工作职能的全面实现,因此,充分认识统计体制对统计工作的制约作用,慎重改革统计体制。建设新的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统计体制,这是需要统计界高度重视的紧急课题,也是统计整体功能研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统计体制的历史局限性1.传统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为宏观统计调查取数的,不能很好地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这种“吃里扒外”的统计工作难于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企业统计缺乏活力。农村基层统计建设则更加薄弱,不少乡村甚至没有专职统计员,乡缜统计站的建设步履维艰。更为严重的是,基层统计和本单位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统计人员难于独立行使统计职权,统计数字往往屈从于“长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左海峰  朱光明  
2007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统计法案》后,日本统计体制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次改革涉及日本统计体制在发展方向,政府统计基本原则,中央和地方政府统计职能关系、统计事业发展规划、政府统计项目分类以及设立统计综合协调机构等方面的调整。本文对该项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并就改革涉及的统计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统计的基本原则和官方统计调查领域向民间开放等问题提出了评析意见。希冀对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研究有所启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志文  
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原则任何管理体制都是为了保证和促进某一职能机构的职能的发挥而建立的。机构的职能决定机构的管理方向,管理内容,机构设置和管理方法。我认为各级统计机构应具有以下职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昌玉 ,王建华  
现行的统计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如何改呢?以下我们谈一点看法: 一、统计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步实现条块统计统一,变横向统计为纵向统计。2、统一管理,配合协调,做到基层填报单位按同一口径,完成一套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自力,刘娇琳  
统计体制是国家管理和执行经济职能的一种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借鉴国外统计体制的长处,建立并加强与我国情况相适应的统计体制,已成为统计改革首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欧阳玉健  
南方集体林区竹业管理体制改革与思考欧阳玉健(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由于竹资源经营利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日益受到有关部门和山区竹农的重视,但与此同时,供销部门负责竹林的经营和行政管理,外贸部门负责笋产品的经营,竹、笋加工企业则由企业主管部门主管的旧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红霞  
财政管理体制是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体制变革。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其合理性、超前性得到了理论界专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泛肯定。但是,任何一种体制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其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本文将针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燕萍  
逐步建立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的重要保证。本文拟从广西计划体制改革的实践出发,对在治理整顿期间或更长一些时期内,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计划体制改革,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一、计划体制的改革与成就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和实物调拨为主要标志的计划体制,全国上下大体一致。这种计划体制尽管有利于集中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保证重点生产建设,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世振  
经过十年改革,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和其它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完整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伴随着社会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的固有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金融部门已由过去的简单中介人成为能够影响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新兴产业。正因如此,面对改革的大潮,商品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立新  
今年是我国在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推出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措施,加快建立与世界经济相接轨的更加开放经济体系的重要一年.从对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情况看,外汇新体制平稳过渡,新一轮的外贸体制有力地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海关统计,1994年前三季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5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其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淑芬  佟羽  
我们省乡镇防保体制改革经历了6个年头,可谓几经“分合”,这里有成功,有失败,也有经验与教训。为了寻求对乡镇防保体制改革的正确思路,我们调查了黑龙江省所辖的部分县、区乡镇防保体制改革的现状,调查的实践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引出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