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6)
- 2023(11911)
- 2022(9745)
- 2021(9203)
- 2020(7557)
- 2019(17341)
- 2018(17373)
- 2017(31331)
- 2016(17442)
- 2015(19763)
- 2014(19829)
- 2013(19087)
- 2012(17814)
- 2011(15894)
- 2010(15932)
- 2009(14480)
- 2008(14536)
- 2007(12847)
- 2006(11546)
- 2005(10187)
- 学科
- 济(61098)
- 经济(61003)
- 管理(42220)
- 业(39372)
- 企(29687)
- 企业(29687)
- 农(22557)
- 中国(20892)
- 方法(20386)
- 地方(18774)
- 财(17712)
- 业经(17575)
- 制(17349)
- 数学(16239)
- 数学方法(15951)
- 学(15722)
- 农业(15079)
- 理论(13144)
- 体(12277)
- 银(11576)
- 银行(11544)
- 融(11207)
- 金融(11199)
- 行(11146)
- 教育(11049)
- 工作(10299)
- 和(10244)
- 贸(10204)
- 贸易(10192)
- 易(9800)
- 机构
- 学院(231472)
- 大学(230668)
- 研究(86374)
- 济(83321)
- 经济(80819)
- 管理(80777)
- 理学(67577)
- 理学院(66607)
- 管理学(65178)
- 管理学院(64691)
- 中国(64474)
- 科学(55298)
- 京(51486)
- 农(45234)
- 所(44582)
- 财(43835)
- 研究所(40209)
- 中心(39494)
- 江(38697)
- 业大(36299)
- 范(35499)
- 师范(35099)
- 农业(34962)
- 北京(32673)
- 院(32218)
- 财经(32029)
- 州(31222)
- 省(30587)
- 经(28869)
- 技术(28660)
- 基金
- 项目(155575)
- 科学(119222)
- 研究(116391)
- 基金(106825)
- 家(95122)
- 国家(94217)
- 科学基金(78130)
- 社会(70030)
- 社会科(65788)
- 社会科学(65768)
- 省(63305)
- 基金项目(56496)
- 教育(53454)
- 划(53385)
- 编号(49475)
- 自然(49439)
- 自然科(48196)
- 自然科学(48177)
- 自然科学基金(47274)
- 成果(42492)
- 资助(42323)
- 课题(36065)
- 重点(36009)
- 发(35066)
- 部(32641)
- 创(32065)
- 性(30332)
- 年(29864)
- 创新(29837)
- 项目编号(29482)
共检索到375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卓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将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均衡发展,关键看能否准确把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较好地坚持"四性"原则。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四性”原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刁其怀
通过对改革试验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相关问题的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出让主体不合格、流转收益分配机制及开发利用投融机制不健全、流转规模偏小及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流转。为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一步入市流转,要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明晰集体土地权属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完善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畅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获取路径,壮大入市规模;缩减征地数量,坚持民生导向;加强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助推入市流转。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路径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艺
职业教育与特大型中心城市产业发展互动有其特殊性。本文分析了成都市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演变互动状况,结果表明:成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成都区域主导产业不完全适应、区域性适用专业设置偏少、职业教育规模化特色发展不明显。由此,本文提出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确立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优化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课题组 陈澍 田代贵 马云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建立起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城乡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思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顺湘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希果 陈彪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统筹城乡水平的高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背景下的县乡村治理结构改革模式应是:强县—简乡—联村。通过治理结构改革加快行政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能力,进而实现"以城带县——以县促乡(镇)——以乡(镇)领农(三农)"的城乡三位一体发展格局,发挥县、乡、村三级资源优势互补和经济协同发展效应,形成广大农村地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后发优势,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
关键词:
统筹城乡 试验区 县乡村 治理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霓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定位在农民小康生活和农业现代化小康社会的基点之上,这将真正触及到农村封建落后性之根本,最大限度地解放农业生产力和改善农村社会存在方式,大踏步地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迅速提高农民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想素质,从而达到国家现代化必须是城市、农村总体现代化,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现代化。这取决于我们必须在三个方面有大的突破,其一是在决策层面的突破,其二是农民自身的突破,其三是全社会合力上的突破。
关键词:
农村现代化 三个突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崔丽娟
在我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关键环节的农地制度创新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理论的热点,阐述了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取得成果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映 沙治慧
本文对成渝两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展进行了介绍,对两地改革试验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两地在改革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成渝试验区 城乡统筹 综合配套改革 进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全 张勇 李苏宇
本文根据中央十八大及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探讨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属性和特点,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借鉴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市发展指数(CDI)和城市指标准则(UIG)、国家环保部《国家级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指标》、社科院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等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测度及评价指标体系,还以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了具体评价过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测度 统计评价 实证分析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林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大量增加,必须对这些失地农民进行妥善安置。留地安置这种模式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保障出发,以其独有的优越性弥补征地补偿费用的不足,适于重庆市城市化进程提速、财力有限、大规模外延扩张的实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安置模式之一。目前,重庆的留地安置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留地开发规划和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和监督程序,并合理确定留地转让价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东升 邹克俭
2003年以来,成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先试,在众多方面和领域突破了传统体制束缚,初步建立了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关键词:
体制机制 先行先试 城乡统筹 科学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曾崇碧
近年来,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规范化的财政投入机制却未相应健全。一方面,城乡低保财政投入增长迅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城乡低保均等化,并实现了中央、市、区县三级财政分担城乡低保资金;但另一方面,低保覆盖面与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转移支付机制有待完善,分担结构有待改善。应建立低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基于因素法的城乡低保转移支付制度,并建立合理的城乡低保财政责任分担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敬 张阳艳 熊德平
重庆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3.59∶1降至2011年的3.12∶1,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庆的经验体现于三大制度创新:一是把"开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新型的城乡统筹开放关系;二是实施"大蛋糕与大比例"战略,建立新型的城乡分配关系;三是创新"四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制度框架,建立新型的城乡平等关系。随着城乡统筹改革进入"深水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内在动力机制的构建还有待时日,进一步转变城乡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辉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决策选择是否正确和切实可行。本文从决策的价值选择、结构选择和战略选择三个层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统筹城乡 配套改革 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成渝万“金三角”:成渝共谋城乡统筹的试金石——关于重庆、成都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几点看法
欠发达地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探索——来自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的报告
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分析——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
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模式评析与政策选择——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基于DEA方法的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研究——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
惠农政策执行效力提升的阻滞因素及对策研究——以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意向选择分析——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为例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对策——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调查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众满意度评价及问题透视——基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的实证调查
加快安徽城乡一体化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