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6)
2023(12237)
2022(10493)
2021(9841)
2020(8307)
2019(19449)
2018(19058)
2017(35726)
2016(19414)
2015(22677)
2014(22775)
2013(23052)
2012(22350)
2011(20597)
2010(20814)
2009(19779)
2008(19832)
2007(17796)
2006(15907)
2005(14832)
作者
(59129)
(49774)
(49610)
(47678)
(31903)
(23994)
(22685)
(19288)
(19005)
(17780)
(17297)
(16739)
(16078)
(15992)
(15888)
(15519)
(14620)
(14588)
(14403)
(14342)
(12624)
(12208)
(12058)
(11438)
(11300)
(11252)
(10927)
(10771)
(10131)
(9950)
学科
(105635)
经济(105539)
管理(51158)
(47333)
方法(41979)
数学(37112)
(36961)
企业(36961)
数学方法(36756)
中国(27988)
(24111)
地方(23012)
(20885)
(20512)
(19915)
贸易(19904)
(19317)
业经(18866)
(17989)
农业(15597)
(15409)
金融(15407)
(15043)
银行(15010)
地方经济(14741)
(14483)
(14097)
环境(13589)
(12801)
理论(12305)
机构
大学(300803)
学院(295334)
(138103)
经济(135516)
研究(113438)
管理(106613)
理学(90186)
理学院(89035)
管理学(87531)
中国(87511)
管理学院(86960)
科学(66075)
(65417)
(61107)
(59055)
研究所(53311)
(50770)
中心(50304)
财经(48129)
(45056)
经济学(44932)
(43675)
北京(42400)
业大(41194)
经济学院(40303)
农业(39846)
(39666)
(39499)
师范(39142)
财经大学(35444)
基金
项目(184844)
科学(144866)
基金(135980)
研究(134153)
(119014)
国家(118094)
科学基金(99056)
社会(87439)
社会科(82920)
社会科学(82895)
基金项目(70583)
(68244)
自然(61556)
教育(61064)
自然科(60126)
自然科学(60105)
自然科学基金(59071)
(58897)
资助(57484)
编号(52062)
成果(44120)
(42941)
重点(42482)
(41115)
国家社会(37545)
(37025)
课题(36843)
教育部(36830)
中国(36089)
科研(35254)
期刊
(159839)
经济(159839)
研究(96539)
中国(62405)
学报(47705)
(47039)
(46500)
科学(43740)
管理(40801)
大学(35992)
学学(33612)
农业(31369)
(30305)
金融(30305)
教育(29304)
经济研究(26709)
财经(25579)
技术(25462)
(22324)
问题(21557)
业经(21525)
(20614)
国际(19178)
世界(18282)
(18197)
技术经济(16807)
统计(16169)
(13860)
图书(13748)
(13687)
共检索到471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提出,2012年、2013年、2014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形成了三个冲击波。相对应地,近三年来,每年形成了一个"经济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弹——再下滑"的循环圈,即每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年中采取微刺激措施,下半年经济增速小幅反弹,下一年的上半年经济增速又继续下滑。本文具体分析了2014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摆脱当前这种循环圈、避免年年打"下限保卫战",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真正贯彻落实刚刚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京平  
2006年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与2005年大体相当或略低一点。关键是消化和处理好产能集中释放形成的新的供求矛盾,确保经济稳定、金融稳定、社会稳定。为此,必须保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当增加调节供求;抓住时机,加快推进改革;大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和谐,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建  
2004年,中国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成功地控制了经济"过热"势头,实现了物价平稳而经济高增长。2005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持续增长。因为,2005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将仍然处于上升趋势;制约经济增长的电力、钢铁和有色金属等瓶颈将会被明显突破或更快拓宽,未来2年内中国不会遭受国际石油供应短缺与高油价的困扰。2005年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应是巩固目前已经取得的农业生产的好形势,确保扶持农业政策的持续和农民收入继续增加,以及控制好土地使用等问题。预计2005年央行难以延续加息的做法,中国将进入新一轮加息周期更是没有根据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一、目前的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取向 1997年,中国经济在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格局,全年GDP增长9%,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微涨0.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不过,从动态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的自动恢复能力并未明显增强,国民经济仍未终止缓慢回落趋势。据此,人们开始质询: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何时启动?如何启动?我们认为,虽然大部分经济指标表明国民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复苏调整阶段,但三次降息政策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金融系统对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是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经济的周期波动性是否减缓等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就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性问题展开分析,分别从中国金融中介发展、利率走势和股票市场三个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中介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波动性的影响不是平滑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而是扩大了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利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波动存在相互因果关系,说明我国的经济波动对利率是敏感的;股市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还相当有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广  
2007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态势,从季度和年度增长来看,经济正在达到或接近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经济增长从年度上讲最高点可能是2007年,从季度上最高点可能是2008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后年很可能进入温和调整期。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和投资增长将有所放慢,物价增长将逐步放慢。考虑到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继续发展,"三过"问题依然突出,应以"双防"为目标,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俊郁  
该文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指出中国经济大概滞后美国经济9个月的时间,认为随着外围经济的持续疲软,2009年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带动的投资,预计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以上的水平,但货币及财政政策并不具有持久作用。同时,文章预计2009年利率还有81BP~108BP的下降空间,存款准备金还会有3~4个百分点的下移空间;认为2009年将是经济的"U型"筑底期,下半年或2010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有望在低谷企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本文对2014年我国17本样本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2014年中国经济研究前20大热点,并参照2003—2013年的热点排名,分析了2014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排名变化,揭示出2014年中国经济学研究是围绕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常态"这一主基调展开的,并由此决定了2014年中国经济热点排名变化的动因及其表现出的十大特点,然后从前7大热点问题阐述了2014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进展,最后根据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当代使命探讨了中国经济学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剑平  
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对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一点看法。从明年的走势来看,国际环境会好于今年,因为IMF最近发布的关于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要比今年高出0.6个百分点,这是金融危机以来,IMF对下半年经济增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零利率下限约束下供求冲击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的情况相比,当存在零利率下限约束时,"费雪效应"的存在会从两方面改变供求冲击对一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是会改变对一些经济变量影响的方向;二是从影响的程度来看,零利率下限约束存续的期限越长经济变量波动的幅度越剧烈。随后可以分析中国零利率下限约束的特征事实,并可以应用时变参数方法分析2004年以来供求冲击下中国产出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响应轨迹。分析结果基本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的分析提出: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有望触底;2016-2020年,经济增速有望止跌企稳,并适度回升。本文首先回顾了2010年第一季度之后,GDP季度增长率连续19个季度的回落过程,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也有人把新常态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因为经济增速一路下行将会给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防止经济增速一路下行的对策,即寻找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中长期持久推动的力量。"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持久的力量。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瑞龙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主编/李扬2014年12月/69.00元ISBN 978-7-5097-6828-0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经济相关研究,涉及货币、银行、金融市场等领域。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GDP增速从2011年告别两位数(百分比)以来,逐年递减。受到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趋于优化、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增速趋向潜在水平的"新常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勇  
本文分析了2011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2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本研究预计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8.6%,增速继续回落;CPI上涨3.2%,通胀压力缓解。在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宏观政策应该长短兼顾,从长期来看,主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从短期来看,宏观调控从控通胀转向稳增长。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重点是防范货币的内生式紧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