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4)
2023(10924)
2022(9220)
2021(8185)
2020(6645)
2019(15006)
2018(14850)
2017(28153)
2016(15238)
2015(17037)
2014(17146)
2013(17186)
2012(16634)
2011(15424)
2010(16085)
2009(15095)
2008(14894)
2007(13767)
2006(12989)
2005(12475)
作者
(47290)
(39339)
(39216)
(37385)
(25457)
(18986)
(17641)
(15186)
(15115)
(14391)
(13734)
(13158)
(13115)
(12987)
(12830)
(12342)
(11809)
(11554)
(11455)
(11156)
(10311)
(9970)
(9773)
(9355)
(9075)
(8902)
(8877)
(8854)
(8212)
(7824)
学科
(86353)
经济(86275)
管理(41285)
(39958)
(30771)
企业(30771)
地方(26016)
中国(24887)
方法(23549)
(20743)
数学(19764)
数学方法(19534)
业经(18946)
(16974)
地方经济(16115)
(14706)
农业(14697)
(14144)
(13585)
银行(13552)
(13381)
金融(13381)
(13220)
(13080)
贸易(13064)
(12871)
(12523)
环境(11448)
(10990)
(10814)
机构
学院(227243)
大学(226072)
(103179)
经济(100961)
研究(91022)
管理(78730)
中国(70163)
理学(64759)
理学院(63914)
管理学(62873)
管理学院(62435)
科学(53436)
(50463)
(47830)
(46844)
研究所(42656)
(40236)
中心(40045)
(39183)
财经(35212)
北京(33107)
(32730)
经济学(32175)
(31924)
(31615)
师范(31551)
农业(31121)
(30871)
业大(30732)
(30206)
基金
项目(135961)
科学(105839)
研究(100090)
基金(96126)
(84565)
国家(83809)
科学基金(69742)
社会(64002)
社会科(60697)
社会科学(60683)
(53797)
基金项目(48592)
(45277)
教育(45043)
自然(42894)
自然科(41835)
自然科学(41823)
自然科学基金(41093)
资助(40523)
编号(39671)
(36394)
成果(34307)
重点(31671)
课题(30324)
发展(29532)
(29343)
(29036)
(27571)
国家社会(26424)
创新(25890)
期刊
(134637)
经济(134637)
研究(80192)
中国(56636)
(38894)
学报(35517)
(35377)
管理(34904)
科学(33242)
教育(28479)
(27396)
金融(27396)
大学(26880)
农业(26082)
学学(24967)
经济研究(22303)
技术(20921)
业经(20857)
财经(18727)
问题(16915)
(16448)
(14082)
(13715)
国际(13153)
世界(13064)
技术经济(12793)
图书(11620)
商业(11031)
经济管理(10936)
(10871)
共检索到389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明  
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有着潜在优势,产业技术差距情况和一些发达国家过去的水平相似,如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60年代的新加坡以及50年代的日本。这些国家在同样水平上保持了20年8%~9%的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较高的储蓄率为投资提供有利的条件。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较低(只占GDP的40%),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也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和结构上的失衡,调整压力较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余斌  
2010年上半年经济增速的回调,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紧缩的结果。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美欧日经济复苏势头趋弱,2010年第二季度以后我国经济增速将持续回调,回调幅度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微调力度和美欧日进口增速的下降幅度。在国内政策保持稳定和美欧日进口增速小幅度下降情况下,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分别回调到10.6%和10.2%。但如果美欧日进口增速大幅度下降、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的情况同时发生,2010年和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分别深度回调到9.8%和8.4%。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运用经济增长周期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进行的模拟预测表明,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呈周期性下降趋势,平均增速将从高速增长期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下降到6.5%左右的较快增长,经济增速的波动介于5%至8%之间。针对未来10年我国经济增速的阶段性转变与周期性波动走势,短期政策应以平抑中短期波动、稳定经济增长为主,中长期政策应以稳定出口、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鼓励企业创新、促进经济结构升级为主,力争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循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忠文  
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时要求天津以滨海新区发展为重点,在未来15年内把天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这样,经济中心城市的判断就具有研究意义。探讨建设经济中心城市,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区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天津经济发展探讨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判断,并且提出5个判断标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伍贻康  杨逢珉  
英、美、德、日、韩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各显特色 ,中国必须借鉴其经验 ,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久文  张静  李承璋  卢怡贤  
本文基于我国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2015年和2018年贫困发生率、2013~2018年人均GDP、2015~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及2017年交通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连片特困区贫困发生率下降速度较快,以贫困发生率衡量的贫困面快速收窄,各片区农村人均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需求得到满足;2020年以后,按照现行标准,集中连片贫困区将基本上消失,但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进一步拉大,相对贫困现象将成为需要瞄准的课题。建议:确立扶持相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国家战略,实施保障性扶贫与开发式扶贫共存的策略,并结合乡村振兴等战略措施实施对相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郑泽华  
虽然经历了 2 0年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中国的金融发展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 ,距离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从中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现状出发 ,分析了金融约束理论、政策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在对金融自由化不当观念进行匡正的基础上 ,指出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不失为推进我国金融发展的可行战略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亚平  
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迈上进入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台阶,否则,就将延缓工业化进程,丧失赶上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机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毅武  严正德  
目前,人们对青海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与表述,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与经济发展战略相混淆;二是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与行业或部门发展战略相混淆;三是在经济发展战略的概括与表述上一般化、通用化,缺乏操作性和特殊性。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依据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关系,为实现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上述要求所必须采取的根本性措施的概括和总和,亦即总体性、方向性、长期性、根本性经济决策。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层次性和范围性,有全国性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有一个省或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亚平  
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考王亚平从现在起的未来15年,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第二步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完成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任务,力争跻身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就有可能以此为契机,迈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凌  刘世庆  
本文是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最终成果。《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包括一个主题报告:《共建繁荣:成渝经济区面向未来的七点策略与行动计划》和十一个分报告。十一个分报告分别对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区域特征、区域定位、国土开发与综合整治、空间聚集特征与城市布局、交通网络与快速通道建设、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产业布局、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建设、社会进步与发展、体制和政策保障、未来发展展望等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对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阐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成平  
青海实施经济后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共青海省省委书记田成平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直接关系和影响一个地区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共青海省委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省情,提出了“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卢现祥  李小平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成为我国改革的共识,但从政府主导换到市场决定这个"挡",存在一定阻力。经济要换挡成功,首先必须是"制度换挡"。经济增速下行,更增加了换挡难度,而且经济增速下行也可能成为抵制"制度换挡"的理由。我国经济下行"制度换挡"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在投资和产业发展上,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二是在研发投入和创新上,要由自上而下的创新为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创新为主。三是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要把地方政府之间的寻租竞争转变为地方政府之间创新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有科技、实业方面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竞争。这三方面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安平  赵曼  刘娜  
本文利用城市层面的数据建立简约式的差分模型,识别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解决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Bartik方法构造工具变量。研究发现,出口下降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的一个原因,与其他地区相比,出口下降较多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率降幅更大。为了捕捉地区间商品贸易和劳动力流动对外部冲击经济效应的影响,本文还建立了一个多区域量化空间均衡模型。结果表明,出口下降对东部地区特别是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省市如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的影响较为明显;若出口下降10%,则全国实际GDP会下降0.17个百分点,福利水平会下降0.15个百分点;提高国内各地区的生产率以及降低地区间的贸易成本可以抵消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