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77)
2023(4787)
2022(4124)
2021(3467)
2020(2958)
2019(6672)
2018(6504)
2017(12297)
2016(6435)
2015(7397)
2014(7651)
2013(7786)
2012(7430)
2011(6985)
2010(7235)
2009(7014)
2008(6627)
2007(6063)
2006(5743)
2005(5308)
作者
(21041)
(17713)
(17636)
(16908)
(11257)
(8524)
(8066)
(7027)
(6776)
(6294)
(6278)
(5825)
(5815)
(5683)
(5529)
(5470)
(5199)
(5120)
(5024)
(4909)
(4637)
(4304)
(4267)
(4109)
(4096)
(3958)
(3781)
(3779)
(3706)
(3414)
学科
(57009)
经济(56980)
方法(18281)
管理(18186)
数学(16335)
数学方法(16063)
地方(15494)
(13761)
地方经济(11872)
(11735)
企业(11735)
(10052)
中国(9337)
业经(8581)
经济学(6810)
环境(6781)
(6765)
(6204)
(6171)
(5691)
(5561)
(5268)
金融(5268)
资源(5212)
(5203)
(5028)
理论(5009)
产业(4997)
农业(4825)
(4508)
机构
大学(108343)
学院(107441)
(56108)
经济(55086)
研究(40941)
管理(39656)
理学(33484)
理学院(33073)
管理学(32432)
管理学院(32238)
中国(30683)
科学(23649)
(22999)
(22605)
(21092)
研究所(18966)
经济学(18533)
财经(18036)
中心(17649)
经济学院(16207)
(16189)
(16121)
北京(14991)
(14564)
(14113)
(13514)
业大(13439)
师范(13438)
财经大学(13007)
科学院(12801)
基金
项目(66273)
科学(52120)
基金(48116)
研究(47288)
(41490)
国家(41203)
科学基金(35218)
社会(32191)
社会科(30646)
社会科学(30634)
(25498)
基金项目(24153)
自然(21329)
资助(21229)
(21039)
自然科(20813)
自然科学(20806)
教育(20606)
自然科学基金(20379)
编号(17417)
(15423)
重点(15035)
(14492)
成果(14376)
国家社会(13795)
(13216)
经济(13080)
课题(12790)
发展(12755)
(12561)
期刊
(69033)
经济(69033)
研究(36417)
中国(20209)
(17261)
管理(16348)
学报(14440)
科学(14075)
经济研究(12251)
(12093)
大学(11189)
技术(11175)
学学(10765)
统计(10140)
财经(9952)
(8783)
(8718)
金融(8718)
(8563)
技术经济(8465)
问题(8383)
农业(8239)
决策(8193)
业经(7992)
教育(6743)
世界(5977)
(5974)
经济问题(5428)
资源(5310)
国际(5245)
共检索到171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爱东  王晓武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经济人理性行为假设。现在,经济学在科学体系中地位日益提高,这个假设作为经济学基石的公理性、准确性越来越受到众多学者的质疑和批判。本文将简要的阐述这些批判,并从方法论的角度评价这一假设存在的不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兵  
经济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 ,这些假设往往与其方法论密切相关。自从 18世纪以来 ,经济学界一直依靠经济人假设来分析以各种方式参与市场的人们的行为 ,并由此对自由交易制度的有效性作了缜密的推论。实际上 ,经济人假设有其局限性 ,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 ,虽然几经锤炼 ,在内涵上有了新的拓展 ,其间也遭致了各个方面的质疑 ,但始终保留着“自利性”这一基本的规定性。现在看来 ,它只是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中很小部分的规律 ,不可能一般化到人类经济生活的全部 ,它只是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扩大 ,而不是本质上的进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刁伟涛  
目前,西方的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利用后现代主义对"经济人"假设进行批判。这些批判分为三个向度: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但是,在针对"经济人"假设提出替代性的建议时,却面临着坚持理论人本主义与放弃主体性,把经济体系看成一系列"没有主体的过程"之间的两难选择。多互决定的本体论和"切入点"的认识论可以化解这个困境,即降低"经济人"假设在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不再把它作为根基或逻辑支撑点,而只是作为构建经济理论的一个"切入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乔乔  韩志伟  
"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抽象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在马克思理论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引起重视。"经济人"假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建立其"科学"体系的抽象前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的起点,因而,有必要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出发,反思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人"假设设立的原因与实质,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抽象假设的局限性,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在继承与改造"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空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静  
“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对人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设,它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切理论推导和政策决策的出发点和基础。“经济人”假设历经两个多世纪,在质疑和批判中不断的进行修正和完善,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经济人”假设所进行的修正和改进依然没有走出西方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和脱离西方经济学惯用的方法论。本文从回顾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修正和完善入手,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从人的本质、社会的历史更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经济人”假设的硬伤所在,揭开“经济人”假设不科学的面纱。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该文基于理性经济人批判,提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进步的"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即假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国家行为必须要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综合权衡全体国民短、中、长期的利益需求及其可获得性,以均衡、稳定与可持续地增进全体国民福利最大化为目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丽君  
“经济人”假设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经济个体行为动机的最基本假设。它被认为是一种简单而有价值的经济学智慧。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现象无法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为了加强该假设的解释力,经济学家不断拓宽和发展其中心概念的含义,但这样做的一个不利后果是基本概念就往往变得过于宽泛和模糊,从而失去可操作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占魁  
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雨澜  
"经济人"假定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分析工具,但经济学的发展逐渐暴露了这一假定的内在缺陷。不论是从人性基础,还是从方法论角度,旧的"经济人"假定都存在着不合理性。中国经济学的重建需要一个新的"经济人"假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琨  
《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伊始,价值转形问题就引发了经济学界的“百年争论”。针对马克思没有处理成本价格转形的“缺陷”,西方学者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均无法实现成本价格转形和“总量相等二命题”的兼容,致使转形问题成为“无解”难题。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西方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形而上学的,不可能解决转形问题。其中,双重体系抽掉价值转形的任何中介环节,试图使价值范畴和生产价格范畴直接相等;单一体系则为了将价值规定无矛盾地纳入生产价格范畴强行修改价值理论。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在西方学者设定的数理分析框架下成功解决了静态的成本价格转形问题,取得了超越西方的原创性成果。“无解”的转形问题只能归咎于西方学者而与马克思无关。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户晓坤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其内部发现了构成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矛盾和促使共产主义生成的革命因素,从而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批判。这一发现正是借助于"革命的辩证法"来实现的。辩证法作为科学的、革命的方法,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承载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历史性重任;另一方面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马克思力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新的实证科学超越现代知性科学。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中的贯彻,使马克思开创了一条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华  
批判实在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学方法论的主流学说,它倡导在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回溯法,回溯法是由批判实在论对皮尔士的溯因推理改造后得来的,回溯法完善了经济学推理方法体系。介绍回溯法的由来、批判实在论倡导回溯法的原因以及用回溯法重新解读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和回溯法对经济学发展的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孝兵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大厦的建构基石。实际上,经济人假设有其局限性,在经济学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几经锤炼,在内涵上有了新的拓展,但始终保留着"自利性"这一基本的规定性。现在看来,它只是揭示了人类经济生活一个很小部分的规律,不可能一般化到人类经济生活的全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安佑  
亚当.斯密等人提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究竟其适应性如何?笔者通过长期观察认为,“理性经济人”对于私营投资者或创业者是适应的,对一国产权制度的建立是具有意义的,但这一假设对从事政府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是不适应的。研究表明:政府管理者的理性要求应为“理性公仆人”,学者的理性要求应为“理性责任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