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1)
2023(3661)
2022(3106)
2021(3059)
2020(2408)
2019(5498)
2018(5385)
2017(10505)
2016(5907)
2015(6367)
2014(6507)
2013(6174)
2012(5761)
2011(5367)
2010(5680)
2009(5291)
2008(5162)
2007(4702)
2006(4453)
2005(4041)
作者
(15307)
(12683)
(12514)
(12206)
(8418)
(5942)
(5772)
(4888)
(4876)
(4807)
(4251)
(4131)
(4121)
(4119)
(4098)
(4023)
(3850)
(3824)
(3776)
(3697)
(3250)
(3130)
(3061)
(2968)
(2966)
(2939)
(2883)
(2779)
(2558)
(2509)
学科
(18940)
经济(18919)
管理(17663)
(16417)
(13277)
企业(13277)
(7600)
(7293)
(6630)
中国(6372)
方法(6229)
数学(5341)
(5216)
贸易(5213)
数学方法(5141)
及其(5119)
(5111)
政策(5085)
(5017)
农业(4571)
业经(4544)
方针(4470)
(4412)
(4412)
阐述(4412)
(4340)
地方(4324)
税收(4216)
方针政策(4201)
(4188)
机构
学院(79544)
大学(78529)
(33751)
经济(32897)
管理(30568)
研究(28098)
理学(25675)
理学院(25386)
管理学(24960)
管理学院(24795)
中国(21727)
(17752)
(16447)
科学(15006)
(13636)
(13593)
中心(13270)
财经(12836)
(12657)
师范(12607)
研究所(11975)
(11592)
北京(10818)
(10565)
(10444)
(10290)
师范大学(10020)
经济学(9639)
教育(9550)
财经大学(9242)
基金
项目(47429)
研究(39323)
科学(38183)
基金(33540)
(27810)
国家(27520)
科学基金(23839)
社会(23819)
社会科(22514)
社会科学(22511)
教育(19263)
(18354)
编号(17500)
基金项目(16425)
(16069)
成果(15755)
资助(14511)
自然(14427)
自然科(14079)
自然科学(14076)
自然科学基金(13825)
课题(12962)
(11102)
(10921)
(10862)
(10760)
(10739)
重点(10663)
项目编号(10518)
规划(10020)
期刊
(41231)
经济(41231)
研究(28250)
中国(19053)
教育(15902)
(12924)
管理(12299)
(11090)
金融(11090)
(10123)
科学(8520)
学报(7684)
技术(7339)
业经(7030)
农业(6795)
经济研究(6598)
大学(6467)
财经(6179)
学学(5838)
(5328)
(5287)
问题(4948)
国际(4663)
(4229)
论坛(4229)
职业(3993)
现代(3947)
理论(3831)
世界(3679)
技术经济(3649)
共检索到131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敏  
终身学习政策在各国的发展引发了广泛的研究与反思,本文综述了国外学者对终身学习政策的几种代表性批判观点,并尝试对其进行分析与提出思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晓安  
当前主流经济理论对公共政策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其"广泛适用"的规则和假设,在进行演绎式分析推理过程中,其所使用的抽象效率标准将公平分析几乎完全排除在外,从而使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判断。现实中,社会性个体基于契约理性追求角色意义上的目标及其协调,因此,公共政策首先应考虑的是目标定位与一致认可,这必然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并全面考虑人类行为的伦理、经济和法律方面,这是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必然产物和要求。政府公共政策及其引导下的集体行动是对个体角色目标的协调一致的表现和结果,因此公共政策只有能够满足诸多个体实现不同的个人目标,才有被认可并得到执行的可能。由此可见,公共政策首先应当有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操太圣  乔雪峰  
一定程度上,教研组具备了专业学习社群的诸多特质,可视为后者的中国模式。然而,行政权力的过度干预、精细化管理的过分推崇、以及华人社会和谐文化的无远弗届,使得该社群因素遭受重创。学校虽采取诸多措施,试图让教研组重新成为专业学习社群,无奈药不对症,致使两者渐行渐远。文章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忽视了实践中的教师专业性,呼吁要尊重教师自主发展空间,关注其在学校变革中的努力,如此才能使得教研组功能复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索磊  
教学技术理性批判有合理的地方,但也存在着片面和极端的问题。关于教学技术理性批判的误区主要在于:基于二元对立的思路,把教学领域内的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统一的可能性;忽略了技术理性的重要作用,离开技术理性去空谈价值理性;在对教学技术理性的认识上,前后逻辑不一致:在界定教学技术理性内涵时是出于自然科学和技术哲学的视角,然而对其批判,却又站在了社会学批判理论的立场;把某种具体的教学技术手段,或是教学设备当作技术理性加以批判。应当客观、辩证地看待教学技术理性,不能盲从于技术乐观主义或技术悲观主义。教学技术理性是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失去教学价值理性规约的教学技术理性的确会使教学面临困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冉亚辉  易连云  
儿童中心论下的教育在追求教育民主的同时,降低了教育的严谨和效率。儿童中心论是西方个体本位论在教育上的体现,适应于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西方社会,它在实践中有着与此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法律体系的支撑。在中国实践儿童中心论,则可能导致个体本位论的教育与社会本位论的道德法律体系相冲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康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最常规的人类思维,它与人的开放性、超越性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进步最为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如果说人类文明发展从来都需要批判性思维,那么当代人类尤其当今中国需要强化自觉的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本质是一种境界、一种素养、一种胸怀,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宽容。批判性思维课程,既是一门普遍性课程,有其普遍性规律、规范与方法,也是一门高度个性化课程,有赖于教师的水平和个性化理解。批判性思维对教师意味着从批判性视角提高教师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宏观上甚至要求再造新的教师队伍。批判性思维这门课,能在中国课程体系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发展中,扮演更加突出重要的和引领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景庆  
以分析当代西方经济学整体步入迷茫的重要根源为背景,探析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三个天然“短板”,指出践行西方经济学给世界带来四个方面的“痛与伤”,试图给人们提供看待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另一开创性视角。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晓峰  白彦茹  
小学生于达成一般知能之外,还需达成批判知能的发展。我国学校课程模式刻板,灵活性不足,学生批判性学习活动较少,批判意识、动因均匮缺。批判知能课程以小学生多元化理解课程文本为契机,鼓励学校建构批判性学习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批判观点的聚敛、批判立场的确立、批判意义的认同,及至逐渐形成有一定影响的批判氛围,不断提高小学生在批判知能课程引领下的自我认同水平,最终实现小学生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融合。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良方  
批判性服务学习是美国服务学习的新发展,代表着服务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批判性服务学习是在与传统服务学习的相对比较中形成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批判性服务学习能够为参与者赋权增能,追求社会正义,指向社会变革,并蕴含批判性。"关注社会变革"、"质疑权力分配"、"创建真实的合作关系"是批判性服务学习的三大基本目标。批判性服务学习的潜在价值端赖于高质量的实施。引导学生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与澄清,鼓励学生对社会正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学生所提供服务为社区增能是实施批判性服务学习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曾荣光  
本文旨在对政策研究、特别是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近发展,加以评论及综合。有关的发展被部分政策研究者称之为阐释转向、争辩转向或说服转向,这些转向基本上是对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主导政策研究的一种"经验—技术"视域的回应。本文把这些变化统称为"议论批判"视域,它总结了多个理论视域近年在政策研究中的贡献。它们包括:文本、文本质感及文本互联性的诠释学研究,议论的考古学及系谱学研究,批判政策研究。这些转向将会把政策研究从以往只属于政府官员与政策研究者私下的对话引领至一个更为民主的批判议论的平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叶良芳  武鑫  
法益,简言之,是指法律所保护之利益。故将法益的预设机能设定为解释论领域,是相对明智的选择。但法益理论的发展,却向立法论领域渗透和扩张,以便发挥刑事政策上的批判立法、检视立法的机能。然而脱离了实定法制约的法益,却存在内容的空洞化和抽象化,不能为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提供任何智识上的指导。只有宪法的权利理论,才可资为刑事立法提供相应的标准。具体而言,宪法的价值秩序理论,可以为刑罚制裁的对象设定初步的范围和边界;合比例原则,则可以为刑罚制裁的发动及其强度提供具体的衡量尺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邓志伟  
为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反思性实践成为许多学者认同并大加欣赏的一种实践形式。但是,反思性实践的本质是反思还是实践?反思性实践与一般的教育实践有何区别?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时是趋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共同认识还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化的特质?本文试图从反思性实践的本质、反思性实践的知识论、反思性实践的主体观以及反思性实践的合理性等维度对反思性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以求获得关于反思性实践的合理性认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速炎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全国共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江  刘冀生  
”核心能力就像是海市蜃楼:从远处看五光十色、雄伟壮丽;一旦接近,却是一堆沙砾。“ ——麦肯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