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27)
2023(2440)
2022(1998)
2021(1857)
2020(1387)
2019(2927)
2018(2744)
2017(5166)
2016(2710)
2015(2905)
2014(2537)
2013(2527)
2012(2327)
2011(2118)
2010(2035)
2009(1779)
2008(1606)
2007(1394)
2006(1175)
2005(1071)
作者
(7566)
(6614)
(6437)
(6052)
(3993)
(3119)
(2888)
(2441)
(2337)
(2218)
(2172)
(2151)
(2100)
(2036)
(2013)
(1987)
(1891)
(1853)
(1844)
(1772)
(1574)
(1536)
(1511)
(1478)
(1472)
(1422)
(1371)
(1349)
(1307)
(1241)
学科
(10926)
经济(10923)
(7090)
管理(6610)
(5857)
方法(4275)
数学(3887)
数学方法(3850)
农业(3736)
(3675)
企业(3675)
业经(3197)
中国(2708)
(2434)
贸易(2434)
(2378)
生产(2272)
(2112)
(2030)
环境(1997)
地方(1968)
服务(1684)
农业经济(1664)
发展(1660)
(1658)
服务业(1539)
(1506)
关系(1474)
(1402)
产业(1368)
机构
学院(37605)
大学(35420)
(17159)
经济(16894)
研究(14765)
管理(13472)
理学(11764)
理学院(11651)
管理学(11447)
管理学院(11387)
中国(11256)
(10814)
科学(9099)
农业(8643)
(7887)
业大(7706)
(7632)
研究所(7060)
中心(6519)
(5814)
(5703)
(5412)
农业大学(5385)
科学院(5098)
经济学(5003)
经济管理(4910)
(4830)
财经(4818)
师范(4776)
北京(4642)
基金
项目(27118)
科学(21351)
研究(20038)
基金(19445)
(17947)
国家(17802)
科学基金(14708)
社会(12874)
社会科(12246)
社会科学(12245)
(10755)
基金项目(10094)
自然(9393)
自然科(9145)
自然科学(9143)
自然科学基金(8977)
(8893)
教育(8641)
编号(8379)
资助(7562)
(6598)
重点(6328)
(5749)
(5748)
(5722)
国家社会(5708)
成果(5488)
课题(5469)
创新(5443)
发展(5340)
期刊
(19312)
经济(19312)
(10568)
研究(10358)
农业(8167)
中国(7464)
学报(6275)
科学(5983)
大学(4902)
学学(4717)
(4624)
管理(4508)
业经(4186)
技术(3786)
(3604)
教育(3574)
经济研究(3297)
世界(2807)
资源(2484)
问题(2475)
技术经济(2324)
(2234)
金融(2234)
业大(2208)
(2121)
农业经济(2064)
财经(1969)
农业大学(1924)
现代(1908)
(1892)
共检索到55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佩民  
通过对耕地的粮食产量潜力、提高粮食单产的可能性和科技进步的作用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仍有较大潜力,最高粮食潜力产量可达8000亿公斤以上,但以人口高限16亿计算,只能维持人均粮食500公斤左右较低标准的食物消费水平。从当前主客观条件分析,“九五”再增产500亿公斤,即到2000年实现5000亿公斤粮食产量目标,应该是有可能的。关键是如何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的力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针对疫情带来的困难,笔者送中小微企业六字箴言。一是"现金"。中国企业应对灾难的意识淡薄,这次疫情后活下来的企业一定要注意,从当下开始不仅要保障现金流为正,还要学习"现金为王"的经营方式,即企业里要有"现金池"或"储钱罐",有利润时就要往里面装钱,不能像从前那样吃光用光,有钱就分掉、投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红状  
企业项目化运营面临两个“未知”:管理中实际问题及应对方案的未知、项目计划期望与项目实际状态的未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红状  
企业项目化运营面临两个"未知":管理中实际问题及应对方案的未知、项目计划期望与项目实际状态的未知。在与企业老板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公司的运营状况一直让他们很头疼。拿不到订单就没有钱赚,头疼;可拿到订单后,公司能从订单里赚多少钱、订单能否准时交付并按期拿到合同款?心里没底,还是头疼。简单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洪涛  
风平浪静的企业才是正常的企业,没有熊熊烈焰,没有救火英雄,因为它在按科学的套路行事,所有问题都在机制中提前预防了。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些情形:生产旺季一到,企业上下一片忙乱。为什么货发不出去?几个月前就下的订单,怎么物料还没到齐?产品已经生产好几个月了,怎么还在库房里?车间这么多半成品,新的订单物料进不来!赶快招人,这几天通宵也要赶出活儿……在这些情况下,产品质量堪忧,制造成本奇高,每一位参与人员压力极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自新  
中国能否养活自己──对世界和中国粮食生产前景的不同观点林自新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该所出版的《1994年世界状况》与《1995年世界状况》以及去冬今春其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文章、报告,认为食物安全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特别是中国于203...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小宁  朱梅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席位后,国内粮食生产与粮食贸易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这里做一下基本分析。 一、“复关”后我国粮食生产与贸易不会受到很大冲击 1、自给型粮食现状,对世界市场依赖不大。我国主要农产品(谷物、棉花、猪牛羊肉)的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我国人口过多,使得人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值。尽管目前和今后相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孔莉  陈俊华  喻发美  贲国艳  
粮食生产是伊朗农业经济的重要部分,伊朗的粮食产量在1980年以后得到迅猛增长,30多年实现了粮食总产量的翻倍,这主要得益于伊朗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大力扶持,以及高产的粮食品种的引入和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但在过去的30多年里,伊朗的实际粮食生产力水平并没有太大提高,伊朗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依然属于较低水平,生产方式仍以传统模式为主。2015年伊朗解除了因为核问题受到的经济制裁,国际社会对伊朗国内的经济形势的好转持乐观态度,这将刺激其国内的粮食生产与消费,推动其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致陆  李先德  
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沿线国家)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潜力。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及各粮食品种的收获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也进一步增长;小麦和稻谷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粮食作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世界小麦和稻谷最主要产地;与2013年世界平均单产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粮食品种单产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粮食品种与世界平均单产的差距及相应的收获面积进行粗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产量还有16756.11万t的提升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澧丽  龙方  卜蓓  
运用DEA方法测算2004—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效率。结果显示: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呈反复波动趋势。根据我国分地区逐步推进粮食生产补偿政策实施的特征,运用双差分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了其对粮食产量增长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正面效应,但其长期效应有待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毅夫  陈锡文  梅方权  胡鞍钢  陈锡康  
中国粮食供需前景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粮食生产前天今后中国人口将以每年1500万的数量增长,到2030年预计会达到16亿。同时,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改善,吃肉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随之增加。而因人口和经济增长,住房、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翔  孙文华  
加入 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 ,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 ,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 ,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方  纪飞峰  
2008年以来,一些国家粮食短缺,粮价飞涨,发生饥饿粮荒,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与此相对的是,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粮食自给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5%以上。然而,随着我国将迎来15亿人的人口峰值对粮食需求量的巨大推动,以及城镇化率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对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及结构的重要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在未来三五十年是否依然可以继续保持乐观形势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根据相关影响要素,构建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长期变化的可能情景,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倩  余劲  
粮食生产效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文章基于河南、山东、安徽、河北4省14县767户种粮户粮食生产2012年基准平滑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及数据包络分析,探究农地流转背景下不同类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效率。结果表明: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鼓励转入户种植粮食作物。小麦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低下,技术效率是主要突破点。尽管农地流转有助于促进粮食生产效率,但粮食生产中"天花板"与"地板"的矛盾阻碍了该效用的发挥。建议加强对转出户的社会保障,注重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完善粮食补贴政策,加大对农地转入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建立农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