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8)
- 2023(4374)
- 2022(3786)
- 2021(3651)
- 2020(2953)
- 2019(6711)
- 2018(6586)
- 2017(12816)
- 2016(7310)
- 2015(8140)
- 2014(8166)
- 2013(7958)
- 2012(7647)
- 2011(6992)
- 2010(7377)
- 2009(6980)
- 2008(7058)
- 2007(6529)
- 2006(6230)
- 2005(5893)
- 学科
- 济(25742)
- 经济(25704)
- 管理(23290)
- 业(20691)
- 企(16052)
- 企业(16052)
- 农(11128)
- 财(8824)
- 中国(8526)
- 方法(7993)
- 策(7920)
- 制(7702)
- 数学(6901)
- 数学方法(6719)
- 农业(6709)
- 地方(6105)
- 业经(6039)
- 银(6000)
- 银行(6000)
- 贸(5916)
- 贸易(5910)
- 行(5791)
- 易(5777)
- 及其(5725)
- 政策(5593)
- 税(5588)
- 税收(5416)
- 收(5370)
- 方针(4908)
- 学(4872)
- 机构
- 学院(100577)
- 大学(98494)
- 济(43201)
- 经济(42108)
- 管理(38564)
- 研究(35985)
- 理学(31670)
- 理学院(31371)
- 管理学(30906)
- 管理学院(30696)
- 中国(30352)
- 财(23615)
- 京(21110)
- 科学(19561)
- 江(18902)
- 农(17986)
- 中心(17985)
- 所(17963)
- 财经(16925)
- 研究所(15666)
- 经(15231)
- 州(14326)
- 农业(13814)
- 范(13769)
- 北京(13678)
- 师范(13672)
- 省(13203)
- 业大(13088)
- 院(12916)
- 经济学(12283)
- 基金
- 项目(57999)
- 研究(46522)
- 科学(45981)
- 基金(41173)
- 家(34722)
- 国家(34360)
- 科学基金(29429)
- 社会(28488)
- 社会科(27009)
- 社会科学(27007)
- 省(22525)
- 教育(21635)
- 编号(20398)
- 基金项目(20353)
- 划(19105)
- 成果(18340)
- 自然(18074)
- 资助(17935)
- 自然科(17627)
- 自然科学(17622)
- 自然科学基金(17321)
- 课题(14678)
- 部(13280)
- 重点(12905)
- 性(12840)
- 发(12811)
- 年(12358)
- 策(12291)
- 项目编号(11916)
- 创(11597)
共检索到173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友才 徐国兴 胡二根 何小琴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经济理论和契约理论 ,从农产品特殊的物品属性入手 ,指出农产品优质优价难以实现的根本障碍在于其特殊的物品属性所引发的信息不对称 ,并由此导致了农产品“柠檬市场”的形成。认为 :在交易中 ,由于农产品特殊物品属性的界定成本高昂以至许多属性被置于“公共领域”而形成了剩余权力 ,如何对剩余权进行分配以克服信息不对称 ,正是所要解决的问题。而运用一系列契约联结形式 (即流通组织 )构成剩余权利的分配机制 ,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
农产品 优质优价 信息不对称 契约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秋学
评价一项经济政策是否可行,应注重其长期的行为和综合的效果,并且要全面地权衡其利弊。工程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在短期内也许对提高工程质量能起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从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此项政策弊大于利。我们知道,产品要占领市场,在适销对路的前提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质量好,二是价格合理,两者缺一不可。同样,工程质量好,成本低,企业才能以好的信誉站稳建筑市场去争得更多的工程项目,企业就得以生存和发展。反之,企
关键词:
建筑市场 综合效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适 刘泉红 付文飙
优质优价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现阶段,我国存在着低价中标工程低质量、低价中标药品断供等优价不优质问题,绿色和优质农产品价格偏低、优质原研药价格过高等优质不优价问题,以及电信服务、银行服务质量不高却收费偏高等非优质且非优价问题。其深层次根源在于政策不合理、市场不完备、监管不到位和行政性垄断。针对优质优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完善保障优质优价的政策设计,改进招投标政策、农产品收购政策和配套政策体系;健全保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完善信息传递机制、市场营销渠道、组建行业协会减少恶性价格竞争;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处罚问责力度、优化监管方法、发挥第三方监管力量;强化反垄断执法和竞争政策作用,健全反垄断执法体系、加快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邹波 慎淑慧
电商平台的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使电商经济变得异常火爆。但农产品在进入电商流量经济后,销售的产品逐渐模糊了自身价值,农产品电商价格逐渐偏离了实体市场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电商在推动农业科学种养、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带来积极作用。通过探讨2022年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和阿里研究院联合公布的“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典型县区的案例,对农产品电商优质优价给三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结合学者们对农产品定价、售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电商“低价上行”现象较为普遍,且存在多平台竞争、谷贱伤农、无品牌经营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电商、农业电商“优质优价”发展,提出了推行分流机制、加强种养指导、关注产品细分、保护品牌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优质优价” 品牌保护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鸿祥
关于优质优价中优价的提法问题优质优价中关于优价的提法,就一般理解而言,那就是优质的服务收费价格高。但仔细推敲一下,优价似乎是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物质商品市场中经常可以听到的和看到的“优惠价”,价格“从优”,物美价廉。如果这样去理解的话,那与我们医疗机构实行优质优价本来的意义则相反。另外,提出优质优价以后,无优价的是否意味着无优质可言?所以,本人认为优价的提法不够妥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国娜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发挥了政策优势,也面临一些问题。必须坚持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以直接补贴为核心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更好地发挥强农惠农的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夏英
本文在简要阐述我国大宗农产品已实现市场化,其标志是:建立健全了农产品市场体系,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农产品电商方兴未艾,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现代化水平;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强化信息监测预警,构建市场化基础;提升市场主体能力,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上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农产品优质优价的五大传统影响因素;粮食能源化、金融化的新影响因素;政府宏观调控的主导因素。文章进一步浓墨重彩论述了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和制度创新的对策举措,主要包括:树立"一项新理念",为引领先导;兼用"两手",为调控手段;推进"三转"为重要关键;健全"四项机制"为抓手主攻;推进"五优联动"为基本途径;狠抓"六大创新"为强大动力,加快实现民生全面小康化和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今年7月份,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6.5%,创37个月以来的新高。在导致物价上涨的诸多因素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由于粮价是百价之基,所以立即引起了人们对粮价的广泛议论。例如,有种看法认为,这轮物价上涨是国家提高粮价领跑引起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黄焕文 张一力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保护政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自由贸易则是粮食经济中形成安全和效率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全面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粮食保护 粮食安全 自由贸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宪法 高旺盛
本文简要回顾了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进和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阶段性变化,分析了粮食生产变化的内在原因,明确了目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所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自然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提出了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能力 制约因素 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先德 王士海
近几年国际粮价的急剧波动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世界粮食供求变化、出口限制政策以及国际资本投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际粮价急剧震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飙升至30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此后又快速回落。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最后从耕地保护、市场调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市场 粮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