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386)
2022(2031)
2021(1972)
2020(1811)
2019(4107)
2018(4210)
2017(7388)
2016(4601)
2015(5364)
2014(5539)
2013(5616)
2012(5189)
2011(4641)
2010(4879)
2009(4890)
2008(5315)
2007(5040)
2006(4831)
2005(4713)
2004(4172)
作者
(13045)
(10547)
(10448)
(10245)
(6927)
(4930)
(4916)
(4128)
(4095)
(3969)
(3668)
(3616)
(3615)
(3447)
(3393)
(3271)
(3200)
(3175)
(3157)
(3148)
(2897)
(2658)
(2637)
(2603)
(2562)
(2431)
(2427)
(2305)
(2246)
(2133)
学科
管理(24942)
(18251)
(17974)
企业(17974)
(13518)
经济(13490)
(8757)
(6486)
(6394)
财务(6369)
财务管理(6349)
企业财务(5994)
方法(5378)
(4890)
银行(4890)
(4643)
(4501)
中国(4378)
理论(4274)
(4214)
业经(4125)
(3999)
制度(3998)
经营(3967)
人事(3905)
人事管理(3904)
(3626)
计划(3556)
数学(3546)
决策(3522)
机构
大学(60904)
学院(59739)
管理(26106)
(21110)
经济(20254)
中国(19262)
理学(19068)
理学院(18847)
管理学(18678)
管理学院(18504)
研究(18179)
(15840)
(14246)
(13198)
中心(10581)
(10522)
财经(10247)
科学(9779)
(9738)
北京(9441)
(9205)
(9029)
(8982)
银行(8691)
公司(8192)
(8188)
人民(8082)
(7756)
师范(7693)
(7689)
基金
项目(28305)
研究(22597)
科学(21563)
基金(19305)
(15785)
国家(15593)
科学基金(13661)
社会(12851)
社会科(12098)
社会科学(12094)
教育(11301)
(11031)
编号(10084)
成果(9826)
基金项目(9621)
(9089)
资助(8869)
自然(8740)
自然科(8517)
自然科学(8516)
自然科学基金(8369)
课题(7452)
项目编号(6473)
(6343)
(6331)
(6304)
重点(6124)
大学(5683)
教育部(5622)
人文(5502)
期刊
(33286)
经济(33286)
研究(22535)
中国(19659)
(16253)
管理(14749)
(11389)
金融(11389)
教育(10443)
科学(7105)
学报(6963)
技术(6779)
(6768)
图书(6304)
会计(5835)
大学(5758)
财经(5708)
财会(5093)
书馆(4986)
图书馆(4986)
(4950)
学学(4808)
业经(4495)
(4339)
(3786)
问题(3692)
通讯(3653)
理论(3640)
经济研究(3629)
农业(3626)
共检索到12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阳钧  
本文认为随着2009年底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通胀预期也在逐步增强,为了给我国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提出要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当前我国物价呈结构性温和上涨,通胀压力有所缓解,管理通胀预期取得了初步成效,充分体现了年初决策的前瞻性和及时性。下一阶段仍然存在推动物价上行的因素,要继续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皛洁  李昊  
本文从归纳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入手,发现目前的物价上涨短期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供给冲击,长期主要是由于货币超发和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深化汇率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及扩大内需等缓解通胀压力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通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估计和判断。通胀预期会从需求和供给等方面推动实际通货膨胀水平。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大多通过问卷调查和计量模型对通胀预期进行测量,并采取多种方法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通胀预期的调查制度和专门的通胀预期管理手段。为了有效管理通胀预期,我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通胀预期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锐夫  李远航  黄明皓  
通胀预期虽然只是一种心理行为,但它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央银行必须对其加以高度关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滞胀"局面,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其中"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这一理论开始受到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目前,通胀预期理论已逐渐替代货币数量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余栋  谭海鸣  
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比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更可怕的是通胀预期。"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端木和芸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CPI渐行渐高,10月更达4.4%,同时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就普通居民而言,应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投资方式,积极应对货币购买力下降的负面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举  
经济社会越发展,预期的作用和影响越大。加强预期管理,要引导好国际社会的预期、市场主体的预期、社会公众的预期。必须把加强预期管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专题研究,完善决策参与机制,正确引导国际社会认知,积极稳妥开展舆论引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举  
经济社会越发展,预期的作用和影响越大。加强预期管理,要引导好国际社会的预期、市场主体的预期、社会公众的预期。必须把加强预期管理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专题研究,完善决策参与机制,正确引导国际社会认知,积极稳妥开展舆论引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戈  
本文对通胀预期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通胀预期不总是负面现象。通胀预期能自我实现,也能自我消逝。通胀预期能否自我实现,最终取决于通胀趋势是否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通胀预期能否管理以及如何管理,最后提出了未来挑战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念斋  
本文分析了通胀预期管理的重要意义,认为应采取有力措施管理好通胀预期,并着重比较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提高利率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正负效应。本文认为在目前通货膨胀并不很严重的情况下应以公开市场操作和有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道义劝说为主,辅之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秦响应  尹继志  韩景旺  
通胀预期是人们对未来通胀率的趋势性判断。西方国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证券名义收益利差法和计量模型对通胀预期进行测度,并采取多种方法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我国经济启稳回升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相继出现。对此,近期应采取多种应急性管理措施,远期则应致力于通胀预期管理体系的构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尹继志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对未来一定时期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预测。2009年12月7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黎  
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根据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还是根据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方向,央行都不可能专门针对负利率而频繁调整基准利率实际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计算出来的真实利率,标准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利率为负,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负利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辉  李一  周永坤  
资产价格上升对宏观经济存在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争论的焦点。本文阐述了资产价格和未来商品价格、通胀预期之间的理论关系,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失衡,这种失衡体现为资产价格隐含的高通胀预期,本文粗略估计了该通胀预期,认为从中央银行容忍范围和对总需求影响的角度来看,该通胀预期过高而难以实现。本文最后从总消费需求和金融稳定角度,分析了恢复均衡的另一种途径即资产价格下跌,认为资产价格下跌发生的概率较大,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更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宁  
附加预期泰勒规则内含通胀预期因素,通过该规则行事,可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可信性和有效性,从而起到稳定公众通胀预期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按照附加预期泰勒规则行事,但多项实证研究表明,附加预期泰勒规则是可以很好拟合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本文阐明了附加预期泰勒规则的含义,回顾不同学者对附加预期泰勒规则的实证检验结论,探究附加预期泰勒规则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总结附加预期泰勒规则货币政策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附加预期泰勒规则对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