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1)
2023(6741)
2022(5654)
2021(5079)
2020(4121)
2019(9254)
2018(9009)
2017(17633)
2016(9471)
2015(10548)
2014(10794)
2013(10615)
2012(10401)
2011(9884)
2010(10523)
2009(10129)
2008(9865)
2007(9306)
2006(8850)
2005(8301)
作者
(28294)
(23705)
(23464)
(22707)
(15537)
(11042)
(10654)
(9170)
(8980)
(8752)
(8318)
(7968)
(7832)
(7686)
(7677)
(7340)
(6991)
(6919)
(6880)
(6506)
(6451)
(5775)
(5691)
(5624)
(5510)
(5459)
(5121)
(4970)
(4818)
(4650)
学科
(63020)
经济(62980)
管理(28288)
(23744)
(19011)
企业(19011)
地方(17362)
方法(16754)
数学(14272)
中国(14258)
数学方法(14105)
(13735)
地方经济(12550)
(12330)
业经(11360)
(10561)
(9684)
(9637)
(8273)
金融(8272)
农业(8143)
理论(8043)
(8014)
贸易(8007)
(7965)
银行(7958)
环境(7943)
及其(7877)
(7756)
(7680)
机构
大学(152459)
学院(152366)
(75158)
经济(73694)
研究(56822)
管理(54082)
理学(44451)
理学院(43943)
管理学(43359)
管理学院(43039)
中国(42998)
(35273)
(31414)
科学(30743)
(28770)
财经(26882)
研究所(25449)
(25266)
经济学(24532)
中心(24449)
(24085)
(22321)
师范(22216)
经济学院(21535)
北京(20435)
(19721)
(19465)
财经大学(19298)
(19245)
师范大学(17649)
基金
项目(84972)
研究(67304)
科学(67282)
基金(60906)
(50955)
国家(50477)
社会(44557)
科学基金(43029)
社会科(42233)
社会科学(42223)
(32553)
教育(30644)
基金项目(29981)
编号(27400)
(26810)
资助(25920)
成果(24851)
自然(24079)
自然科(23447)
自然科学(23441)
自然科学基金(23015)
(20342)
课题(20143)
(19330)
重点(19236)
国家社会(18438)
(17828)
发展(17587)
(17316)
教育部(17106)
期刊
(98628)
经济(98628)
研究(57665)
中国(29969)
(26756)
管理(22473)
学报(18971)
(18384)
科学(18310)
教育(18203)
(18037)
金融(18037)
经济研究(16544)
财经(15627)
大学(14923)
技术(13742)
学学(13737)
(13694)
业经(13424)
问题(12437)
农业(12060)
(10351)
技术经济(9463)
国际(9115)
世界(8783)
统计(8043)
经济问题(7959)
图书(7713)
改革(7644)
(7644)
共检索到254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娟娟  
对策论与经济学丁娟娟从1944年诺依曼与莫根斯特思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合作巨著《对策论与经济行为》问世,到1994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数理经济学家,即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豪尔绍尼(J·Harsanyi)普林斯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红忠  
199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结果: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纳什(John·F·J·Nash)和约翰·豪尔绍尼(John·C·Harsanyi)与德国经济学家赖因哈德·塞尔滕(Reinhard·Selton),因长期致力于对策论(Theory of Game,又译博奕论)及其在经济学中运用的研究,而共同获此殊荣。 上述三人生平及主要的论著如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景曾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东方  
《制胜之道──现代经济对策论》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基金“博弈论的应用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这一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现已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作者阵容强大,全部由该研究领域的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博士生组成。主要作者为张守一,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巍巍  孙永广  施祖麟  
面对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市场化道路坎坎坷坷的严酷现实和新古典经济学指导实践明显的力不从心,7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研究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实质性变化——离开贝克尔(G.Becker)的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开始普遍重视企业组织的作用。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D.North)在其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中一再强调“除非现有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林  
一、规模经济与国际分工的合作对策模型 设N表示有n个国家或地区的集合,用sN表示有#s个国家参与贸易、生产或其它经济合作的集合。u_i=u_i(y_i)(i∈N)表示第i个国家的生产函数(或者是效益函数),其中u_i是连续的,y_i是其生产资源或生产集合。 我们知道,在国际分工中,参与合作(如经济一体化,多边经济合作等)的国家越多,每个国家的生产资源越是增加。这是因为在合作联盟内各国在信息、技术、资本、劳动力、服务等各种资源都随着合作的扩大而增加。我们把在合作中各国所拥有的资源分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康  
根据社会契约论,社会经济中任何有组织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都是依据某种契约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当这些契约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并发挥效用时,它们就成为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然而,这些契约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效率如何,以及人们如何改进和限制这些契约的经济作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西方委托人—代理人理论关心和探讨的论题。本文就该理论的最新进展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明照  何叔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的演进,决策主体之间的行为相互依赖和利益相关性等特点越来越突出,使得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深化达到了一个新阶段,相应地催生出一门新的科学决策理论,这就是现代经济对策论(或称为博弈论)。经济对策论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决策理论的局限性,着重研究在人们的行为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条件下的决策问题,强调每个人的行为能够直接影响他人同时也直接受他人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本文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出“充分就业增长率”、“国民支出增长率”、“均衡增长率”和“最优经济增长率”,分析了提高各种经济增长率的财政政策措施,总结出实现最优经济增长率的财政政策。据此指出,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应是松紧结合:适度提高财政集中程度,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资结构,提高财政投资的产出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巴图  
邓小平经济策论研究提纲巴图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策论是其核心,策论设计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机遇策、速论策、区域策、阶段策、产业策、动力策、机制策、代价策、协同策构成其策论支点,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体现了其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绮  
风险节税,是需要综合考虑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的纳税筹划行为。企业纳税人所设计的诸风险节税方案孰优孰劣,当可用对策论加以研究和判断。本文应用模糊线性规划和模糊相似选择法对对策论结果进行了验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忠玉  冯英浚  
进化对策论是 2 0世纪 80年代末兴起的对策论理论的一个分支 ,近年来其影响日渐扩大 ,已经对传统的非合作对策论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在阐述纳什均衡的解释之后 ,着重从 ESS概念、复制动力学、强化学习模型以及模仿学习等几个方面对进化对策论的基本理论和模型的内容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探讨 ,并阐明进化对策论的一些应用 ,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举  
拍卖是一种特殊的市场机制和交易方式。通过对拍卖的研究和认识,找出其与一般化市场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将广泛的市场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典型事例来认识一般特性。这不仅为拍卖拓宽了市场应用范围,也为认清均衡价格形成的对策过程和市场的运行机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经济学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目前依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这就需要学界再探讨、再反思。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说史角度论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迁,其次从经济学哲学名篇出发,深层地论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笔者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物的关系。穆勒、凯恩斯、罗宾斯和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马克思的观点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相通的。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物的,更主要偏重研究人。将经济学归于研究物的,归于科学,是片面的、有问题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