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0)
- 2023(10869)
- 2022(8363)
- 2021(7566)
- 2020(5974)
- 2019(13114)
- 2018(12711)
- 2017(24080)
- 2016(12880)
- 2015(14051)
- 2014(13829)
- 2013(13048)
- 2012(11942)
- 2011(10604)
- 2010(11206)
- 2009(10845)
- 2008(9811)
- 2007(8845)
- 2006(8298)
- 2005(7782)
- 学科
- 济(47885)
- 经济(47832)
- 业(38503)
- 管理(37516)
- 企(31296)
- 企业(31296)
- 融(26745)
- 金融(26745)
- 银(24459)
- 银行(24451)
- 中国(24017)
- 行(23766)
- 农(17486)
- 财(16283)
- 制(15260)
- 方法(14444)
- 业经(14394)
- 地方(13034)
- 数学(12229)
- 数学方法(12059)
- 农业(11658)
- 中国金融(11253)
- 策(10666)
- 务(10650)
- 财务(10613)
- 财务管理(10598)
- 体(10315)
- 企业财务(10210)
- 贸(9873)
- 贸易(9861)
- 机构
- 学院(174109)
- 大学(170099)
- 济(75421)
- 经济(73756)
- 管理(64192)
- 研究(60935)
- 中国(54158)
- 理学(53711)
- 理学院(53209)
- 管理学(52429)
- 管理学院(52097)
- 财(38923)
- 京(35043)
- 科学(32682)
- 中心(30157)
- 财经(29631)
- 所(29322)
- 江(27520)
- 经(26884)
- 研究所(26174)
- 农(26105)
- 经济学(24188)
- 银(23223)
- 州(22506)
- 银行(22427)
- 院(22427)
- 范(22357)
- 北京(22268)
- 师范(22174)
- 融(22138)
- 基金
- 项目(109788)
- 科学(87081)
- 研究(86219)
- 基金(78838)
- 家(67044)
- 国家(66401)
- 科学基金(57455)
- 社会(56131)
- 社会科(53285)
- 社会科学(53272)
- 省(43081)
- 基金项目(39723)
- 教育(38757)
- 编号(36016)
- 划(35382)
- 自然(33520)
- 自然科(32752)
- 自然科学(32744)
- 自然科学基金(32183)
- 资助(31614)
- 成果(30896)
- 课题(25546)
- 发(25454)
- 重点(25234)
- 部(24113)
- 性(23559)
- 国家社会(23527)
- 创(23281)
- 项目编号(22274)
- 制(22203)
共检索到280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金老
人们深知金融危机危害之大,又往往苦于避免不了,因此促使人们去寻求治理它的对策。早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银行危机,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那一时期,主要依靠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给金融市场(银行)提供流动性,以制止抛售资产狂潮。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危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紧密度下降,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生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步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并在2008年第4季度全面恶化,成为几十年一遇的世界性大危机。从大萧条、滞胀到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每次世界性危机的起因及影响都各不相同。这既反映了人类社会从过去危机学习的纠错能力,也表明了时代演进的不同特征。危机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危机中学习并汲取机遇管理的宝贵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更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构建全球系统性风险的对冲机制,抵御和防范世界性危机的外部冲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 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浩
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演变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如何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中必须进行深层思考和对策调整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取得的成就和隐忧,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营运、就业、价格和我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影响,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策略,着重分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向海外投资的机会和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可行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逸舟
本文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政治与安全的影响这样一个角度,透视了目前仍在继续的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作者指出,此次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危机,同时也是社会前进中的危机和政治现代化中的危机,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国际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种挑战;克服危机的努力,也是走向新阶段的过程,它特别需要一种全方位的视野、思考与应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振岩 张燕萍 胡仕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应运而生。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 ,构成了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基本背景。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给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 ,我们要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加强金融产业基本建设的力度 ;此外 ,要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上“有所作为”。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瓦尔登·贝罗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就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无数种方案,但我们从这些方案过多的技术细节和差异中,归结为三个基本流派。第一个流派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构架基本完善,所要改进的只是推广的问题。该流派在要求新兴市场国家构建与华尔街及华盛顿一致的、在更广的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树洁 刘畅 周笑宇
本文根据WTO最近一期关于中国的贸易政策审议,总结了在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继而分析了过去两年中国的经济表现,贸易和投资情况,讨论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WTO 贸易政策 中国 金融危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相关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作出了解释。论文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研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的形成,指出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描绘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地理塑造的空间差异。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外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消费收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危机并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其次,解释了为什么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是重要因素。第三,金融危机之后中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对中国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文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西方金融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地理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郝君富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体现在出口和劳动力就业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就出现了大批农民工返乡的问题。虽然近期以来我国出口贸易重新复苏,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依然缓慢以及工人工资水平偏低,许多出口加工型企业出现"民工荒"问题。本文拟从就业市场国际化的角度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提出国内就业问题应当"全球化",并主张我国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结合起来"走出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就业问题 农民工 全球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曹红辉
现在我们来探讨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对策。很多人说这两年是次贷危机,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这次危机不仅仅是次级贷款的危机,次贷只是其中一个小的贷款。为什么二三万亿的贷款规模,毁约率也不过百分之十几,竟会引发全球性的危机?为什么金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文青 刘少波
2008年12月21日,由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暨南大学金融系共同主办的"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对策"研讨会在广州召开。20余位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与会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振伟 秦默 欧阳令南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我国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从房地产市场的信贷问题、经济的对外依存度、美国次级债的直接冲击和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 前景分析 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由各自为政走向国际协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了新发展,通过同步降息、货币互换、G20峰会等形式,实现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势下多国货币政策的密切合作。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应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而经济联系紧密和经济总量较大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更为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宝明 李春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外部需求拉动下,我国工业化加速增长。金融危机宣告了传统增长道路的终结,使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能过剩的矛盾突显。我国工业化进程并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滞,应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积极谋划,加速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步伐,加快支撑我国工业化进程技术路线的战略转型,引导国内消费需求,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工业化 经济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