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8.118.115.222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9)
2023(10517)
2022(8577)
2021(7908)
2020(6733)
2019(14458)
2018(14502)
2017(27673)
2016(14866)
2015(16753)
2014(17032)
2013(16654)
2012(15359)
2011(13537)
2010(13867)
2009(13335)
2008(13659)
2007(12656)
2006(11328)
2005(10377)
作者
(43365)
(36675)
(36326)
(34034)
(22913)
(17373)
(16412)
(14362)
(13854)
(13136)
(12334)
(12162)
(11766)
(11567)
(11211)
(10747)
(10733)
(10600)
(10563)
(10364)
(9190)
(9121)
(8849)
(8588)
(8471)
(8130)
(8078)
(8060)
(7489)
(7328)
学科
(81835)
(65376)
企业(65376)
(62898)
经济(62801)
管理(55588)
(44941)
农业(29963)
业经(27950)
方法(23442)
(22754)
中国(17703)
(16938)
(16827)
财务(16799)
财务管理(16781)
技术(16434)
企业财务(15845)
数学(15608)
数学方法(15492)
(14789)
(14681)
理论(13196)
(12417)
(12168)
地方(11692)
企业经济(10826)
(10630)
贸易(10624)
体制(10605)
机构
学院(221808)
大学(211360)
(92440)
经济(90588)
管理(90066)
理学(76681)
理学院(75999)
管理学(75035)
管理学院(74630)
研究(69513)
中国(57357)
(53009)
(44068)
(43014)
科学(40933)
农业(40252)
(37473)
业大(36852)
(35076)
中心(33285)
财经(33179)
研究所(31108)
(29908)
(28721)
北京(26953)
经济管理(26751)
(26477)
师范(26224)
经济学(25743)
(25617)
基金
项目(139971)
科学(111348)
研究(108152)
基金(100068)
(85390)
国家(84378)
科学基金(73809)
社会(69911)
社会科(65760)
社会科学(65741)
(58547)
基金项目(53371)
教育(46941)
编号(45997)
(45838)
自然(45067)
自然科(44068)
自然科学(44055)
自然科学基金(43336)
资助(38594)
成果(36377)
(35204)
(32784)
(31853)
(30483)
课题(30377)
重点(30275)
(29923)
创新(29609)
(28777)
期刊
(119067)
经济(119067)
研究(63892)
(56992)
中国(50502)
农业(37985)
(36901)
管理(35868)
学报(32116)
科学(31406)
业经(27416)
大学(25849)
学学(24731)
(22988)
金融(22988)
教育(22242)
技术(21422)
(19460)
财经(16813)
问题(15785)
经济研究(15694)
(14629)
农村(14287)
(14287)
农业经济(13925)
技术经济(13458)
(13057)
世界(12591)
科技(12304)
现代(11404)
共检索到34858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敏  杨乙丹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传统农业经济和科技得以迅速发展。加之交通网络的形成和秦汉王朝对岭南地区的移民和开发,中原王朝农业科技文化对外交流逐渐兴盛。这一时期作为古老农业大国的中国和印度在作物品种、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以及工艺制品等农业科技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两国之间的这种交流是两个对等主体的不同文化类型的相互渗透,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在两国间产生了积极的回应,丰富了各自的农业文化体系;同时,也奠定了历史时期两国之间频繁交流的基本内容和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宏斌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对外往来交流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地域、文化、历史诸种因素之影响,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交流明显具有不同的方式、内容及程度;与交往及控制方式相联系,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立体移殖型、辐射渗透型及远接互化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潘传彪  杨明丽  
浅谈农业科技开发小区的建设潘传彪,杨明丽(湖北省监利县科委433300)"监利县新兴垸湖垸湿地农业开发示范区"是湖北省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区之一,面积约4666.67hm2,是一个湖垸同体的平原湖区,水高田低,外洪内涝,雨汛同期。开发前,土壤潜育化面积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泽锋  里里  
深入研究"十二五"时期农业发展的精神,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有助于确定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燕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和基础产业,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作用,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不容乐观的是,目前全国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还较低,农业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约在30%左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60%-70%相比,还相差甚远,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在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对加快地方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慧筠  
农业科技档案是农业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浓缩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知识宝库。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最终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应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实现这一终极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云波  张大勇  
科学枝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下面仅就农业科枝人才发展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切实加强各类人才的培养,既重视人才的业务素质培养,又注重人才的政治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天柱  杨和财  
在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进程中,科技成果供给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明确政府、农业高校、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和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等主体要素参与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在对各主体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分工协作、互利共赢的主体协同关系,从而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志强  刘禹宏  
目前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产权不清、创新动力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定位不准、重物质投入、轻科技创新等问题。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而探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功能建设及其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阐释了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最后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2011年11月11日,由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流洽谈会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举行。通过举办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展、"十二五"现代种业发展工程研讨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交流座谈会等活动,搭建农业科技协作交流的综合平台,推动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机制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邓燕雯  曹仁稳  李先  
从文化视野分析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文化瓶颈问题,并创新性地引入文化新理念—S生态观,即基于东方生态哲学及现代生态观之上的一种新的思想。形成基于S生态观指导下的园区创新文化:即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资源观、生态科技观、整体发展观、生态美学观等,并以S生态观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出政府部门应从六个方面指导园区进行生态建设;园区及其内驻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并做好自己的行为规范。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建设园区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佟屏亚  
农业科技发展与科技评论佟屏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科技评论能促进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它是繁荣科技事业的一种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要靠科技支撑。当前我国又正处在一个体制变革时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要求农业科研单位转换机制,与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志丹  吴敬学  毛世平  
本文通过对966家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问卷调研,对其在获专利授权数、带动农户能力、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创新主体,企业所获专利授权数明显高于其他创新主体的获专利授权数,非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事业型研究单位和国有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农户带动能力,但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科  程明  
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出了更高的变革要求,强调突出科技的支撑作用,关注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素质提升,传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矛盾日益凸显,体系的机构性矛盾日益严重。研究提出依托高等农业院校重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明确农业高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六大平台定位: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创新成果研发平台、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平台、农业智库平台、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平台。借助农业高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发展成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核心主体。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