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01)
2023(16788)
2022(13857)
2021(13060)
2020(10920)
2019(25044)
2018(24550)
2017(47046)
2016(24873)
2015(27783)
2014(27124)
2013(26706)
2012(24428)
2011(21881)
2010(21994)
2009(20891)
2008(19814)
2007(18017)
2006(15483)
2005(13635)
作者
(67988)
(57330)
(56744)
(54077)
(35913)
(27326)
(25842)
(22264)
(21623)
(20173)
(19279)
(19265)
(17866)
(17737)
(17586)
(17421)
(17114)
(16632)
(16324)
(16316)
(13906)
(13881)
(13812)
(13309)
(12995)
(12862)
(12682)
(12519)
(11583)
(11520)
学科
(102734)
经济(102634)
(81038)
管理(70251)
(59174)
企业(59174)
(51813)
方法(44893)
数学(39913)
数学方法(39425)
农业(34537)
中国(31256)
(28427)
金融(28424)
业经(27981)
(27435)
(26935)
银行(26903)
(25877)
地方(22936)
(22748)
技术(20963)
(18765)
贸易(18751)
(18291)
(17757)
(17525)
财务(17474)
财务管理(17432)
企业财务(16613)
机构
学院(344948)
大学(338749)
(145673)
经济(142624)
管理(137288)
理学(118838)
理学院(117698)
管理学(115785)
管理学院(115143)
研究(109376)
中国(92220)
(69474)
(68233)
(65797)
科学(64442)
中心(55806)
业大(53470)
农业(53247)
(53050)
财经(52448)
(52054)
研究所(47930)
(47809)
经济学(44511)
(42811)
师范(42400)
(41964)
北京(41884)
经济学院(40383)
经济管理(38833)
基金
项目(232950)
科学(185322)
研究(174117)
基金(169490)
(145835)
国家(144484)
科学基金(126032)
社会(112553)
社会科(106592)
社会科学(106564)
(93936)
基金项目(90140)
教育(79704)
自然(79412)
自然科(77649)
自然科学(77630)
(76814)
自然科学基金(76289)
编号(71559)
资助(67313)
成果(56596)
(53252)
重点(51870)
(51612)
(51292)
创新(49082)
课题(48490)
国家社会(46790)
教育部(44648)
科研(44489)
期刊
(158737)
经济(158737)
研究(96526)
(71089)
中国(69436)
(51423)
(49336)
金融(49336)
学报(49211)
科学(47570)
农业(47441)
管理(47436)
大学(39144)
学学(37331)
教育(33879)
业经(31884)
技术(31502)
财经(25438)
(23590)
经济研究(23462)
问题(21834)
(21773)
技术经济(18043)
(17973)
科技(16964)
农村(16776)
(16776)
理论(16635)
统计(16226)
世界(15980)
共检索到510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伟  刘福毅  陈宜民  
在现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及依附于其上的各类生产要素不具有充分交易的条件,进而因缺乏合格的交易客体而使农村金融交易呈现非对称状态。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立足于满足枣庄流转土地和寿光蔬菜订单的需求,在谋求对称农村金融交易主体上寻求突破,较好顺应了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主流趋势,对破解农村金融交易困境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邵传林  赵明霄  王莹莹  
官方正规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农村微观主体的融资需求膨胀、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权力当局政策偏好转变等因素均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兴起还具有独特的内在动因。当私人治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难以满足时,农村非正规金融会对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显著冲击,并可能诱发诸多金融乱象。在我国政府主导金融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农村非正规金融能否取得合法地位仍面临诸多难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刁怀宏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的缩减和金融资本的大量非农化是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典型的金融空洞化。本文建立了一个信贷合约交易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空洞化的成因在于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赖以存在的金融交易不足。因而,破解农村金融空洞化的有效措施应从提高农村资金积累和改善农村金融交易条件入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劲松  赵耀  
本文从当前农业投融资现状出发,以分析农村信贷主体的行为入手,构建了一个农业金融信贷合约模型,剖析了造成农业投融资困境的主要宏微观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农业金融困境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祝仙  
农村小微企业不但可以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就业率、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改善民生,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这就会影响到其顺利的发展。如何有效破解其融资难的困局,促进其又快又好的发展成为我国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局,并提出了相应的破解对策,希望可以为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而有力的帮助,从而促进农村小微企业的良好发展,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盛华  
现阶段,农村金融创新的关键是形成多个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主体,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同时对农村金融组织的金融业务进行创新,创造或引进适应农民需求和农业生产特点的金融产品。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对传统信贷方式进行创新的成果,对我国农村金融创新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鸿卫  田璐  
本文基于某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的特征,从而判断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技术的使用效果。研究发现,"熟人"和"关系"是农村信贷市场比较重要的资源;道德风险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形式;"相关交易成本"高;抵押并未发挥甄别借款人的作用,但能刺激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关系型贷款是一柄"双刃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未能有效平衡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技术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这也为信贷技术的优化提供了方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杰  马九杰  
近年来,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的政策性文件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笔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减少贷款手续、创新贷款产品等方式积极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经营构成一定的压力,总体上能够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供给,但是也存在服务对象"高端化"、资金规模约束、风险监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进金融"链接"程度和强化风险监管力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祥  
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和完善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是要确立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二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功能。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村镇银行等新型社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试点,发挥此类机构在支持“三农”上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醒男  
论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把我国农村金融需求概括地分为农村发展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农民生活需求三个层次。经过各层次需求因素的分析,指出了现有农村金融改革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说明商业化是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现实选择。同时认为即将启动的国家新农村建设、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的成果、以及紧锣密鼓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都为其市场化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鸽平  
金融服务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整体运行和个人福祉改善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然而,金融抑制和金融排斥仍是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而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政策驱动下的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不同,数字技术开启了传统金融无法企及的农村金融发展新模式,有助于弥补农村金融发展的诸多短板。因此,研究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娄永跃  
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依据市场实际需求和融资特点,通过组织财政性、互助性和保险类等多元化的信用担保,努力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改进信贷交易效率,收到了和谐共赢的社会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振元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由来已久,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发展现实中却举步维艰。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根本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而围绕体制制约又盘结着课程不衔接、专业不匹配、学制不融合等多重制约因素。2015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规定的"全面实现中高职衔接"之年,长期形成的困局必须破解,而破解这一困局需要树立系统思维,从长计议、精细安排,以体制改革创新为抓手,课程衔接、专业匹配、学制融合等多重要素协同推进,注重调动中职和高职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攻关,努力将写在纸面上的美好愿景变为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成果。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伦  
本文通过对《物权法》中涉农物权法条的简略分析,结合笔者在金融实践中发现的新农村问题,旨在对金融支农产品创新提供一个可操作物产品开发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涛  何茜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金融发展需要加快从扶贫金融向“普惠金融+产业金融”、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从支持生态扶贫向服务乡村绿色发展、从传统金融扶持向金融科技赋能的四重逻辑转换,并由此针对性地破题制约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和新形势新要求,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必须立足新的逻辑起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从强化金融机构责任担当、完善各类金融互补合作机制、加快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建设开放型乡村金融信息平台、加大村级金融服务站建设力度以及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着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为追求美好生活而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