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6)
- 2023(13073)
- 2022(10863)
- 2021(10058)
- 2020(8018)
- 2019(17808)
- 2018(17634)
- 2017(32435)
- 2016(17585)
- 2015(19577)
- 2014(19261)
- 2013(18816)
- 2012(17773)
- 2011(16309)
- 2010(16893)
- 2009(15758)
- 2008(15296)
- 2007(14101)
- 2006(12990)
- 2005(12112)
- 学科
- 济(77367)
- 经济(77203)
- 农(50131)
- 业(49772)
- 管理(41880)
- 农业(33583)
- 企(28363)
- 企业(28363)
- 中国(27713)
- 业经(24379)
- 地方(24370)
- 方法(20078)
- 制(16582)
- 发(16000)
- 数学(14830)
- 数学方法(14641)
- 学(14494)
- 财(14311)
- 银(13981)
- 银行(13971)
- 行(13659)
- 融(13239)
- 金融(13237)
- 理论(12988)
- 农业经济(12796)
- 发展(12732)
- 展(12696)
- 和(12593)
- 贸(12506)
- 贸易(12488)
- 机构
- 学院(244530)
- 大学(237588)
- 济(100219)
- 经济(97833)
- 研究(89636)
- 管理(88542)
- 理学(73857)
- 理学院(72968)
- 管理学(71727)
- 管理学院(71266)
- 中国(70988)
- 农(57263)
- 科学(52781)
- 京(51949)
- 财(45977)
- 所(44876)
- 农业(43107)
- 中心(42971)
- 江(41903)
- 研究所(39765)
- 业大(39237)
- 范(37310)
- 师范(37020)
- 财经(33985)
- 州(33508)
- 北京(32966)
- 省(31694)
- 院(31310)
- 经(30597)
- 师范大学(28866)
- 基金
- 项目(152763)
- 研究(121563)
- 科学(120264)
- 基金(105933)
- 家(90643)
- 国家(89617)
- 社会(78077)
- 科学基金(76307)
- 社会科(72493)
- 社会科学(72476)
- 省(63252)
- 基金项目(55220)
- 教育(55062)
- 编号(53590)
- 划(51231)
- 成果(44897)
- 自然(44109)
- 自然科(43021)
- 自然科学(43015)
- 自然科学基金(42213)
- 资助(41191)
- 发(39620)
- 课题(37801)
- 重点(34394)
- 部(33184)
- 发展(32707)
- 农(32208)
- 展(32154)
- 创(31792)
- 年(31709)
- 期刊
- 济(133896)
- 经济(133896)
- 研究(80178)
- 中国(66472)
- 农(62710)
- 农业(42236)
- 教育(39480)
- 学报(35745)
- 科学(35035)
- 财(33661)
- 管理(31590)
- 融(30115)
- 金融(30115)
- 大学(28721)
- 业经(28272)
- 学学(26303)
- 技术(22680)
- 业(19945)
- 经济研究(18814)
- 问题(17926)
- 财经(16453)
- 农村(15657)
- 村(15657)
- 农业经济(15560)
- 图书(15345)
- 经(14290)
- 版(14190)
- 世界(13769)
- 经济问题(12821)
- 坛(12263)
共检索到409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立艳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在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建设和谐农村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坚持改革创新、科技进步理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 重要作用 对策性思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晓华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也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更直接影响到广大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所以,重视和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是摆在每一位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士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必要研究最发达县域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生动高扬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时代特征是促进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辩证唯物主义新视野。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 哲学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炳炎 向刚 唐思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苏州市浒墅关镇近几年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浒关模式",在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面阐述"浒关模式"的主要举措和成功原因,并通过和"苏南模式"比较分析,初步诠释了"浒关模式"的崭新内涵和基本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平安
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历史改革任务,从2006年起,河南省新乡市就开始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探索,创造性地实施"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工程,创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培林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内涵与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联系入手,着力探讨新农村建设所产生的旺盛资金需求及给金融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同时对目前金融体制和机制的缺损以及不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农村金融边缘化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构筑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农村金融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于中一 孙亦军
财政是政府行为的经济基础和政府政策的直接反映,因此,讨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财政工作,首先要明确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职能问题。财政管理必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转变,因为政府与财政的密切关系是不容质疑的,财政管理的好坏关系着政府职能的发挥。科学发展观对于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财政管理也必须体现科学的发展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锦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要选择。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规模大、涉及面广的宏伟工程,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能踯躅不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近年来,青海省海东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本文进一步就海东地区建设新农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新农村建设 海东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斌
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构建 和谐社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敬斌
发展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构建 和谐社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工程,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意义,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永林
讨论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专业发展,探讨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针对新专业发展规划和建设问题、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与老专业改造问题、专业特色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专业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剑平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高等教育价值选择,是对于高等教育质量高低、优劣的系统看法。随着社会进步、高等教育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在发展变化。根据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应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符合办学定位、相对性等内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