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6)
2023(7776)
2022(6673)
2021(5973)
2020(5145)
2019(11319)
2018(11425)
2017(22346)
2016(11882)
2015(13439)
2014(13629)
2013(13829)
2012(13526)
2011(12580)
2010(13224)
2009(13110)
2008(12995)
2007(11899)
2006(11302)
2005(10777)
作者
(35258)
(29301)
(28975)
(28317)
(18856)
(13759)
(13600)
(11131)
(11084)
(10713)
(10077)
(9617)
(9571)
(9529)
(9100)
(9051)
(8638)
(8625)
(8542)
(8181)
(7882)
(7196)
(7067)
(6807)
(6766)
(6705)
(6411)
(6356)
(5954)
(5685)
学科
(76622)
经济(76565)
管理(35201)
(30806)
方法(24806)
(24642)
企业(24642)
数学(22165)
数学方法(22014)
中国(19362)
地方(18436)
(15427)
(14175)
(14051)
(13776)
地方经济(13246)
业经(12741)
(11782)
银行(11772)
(11424)
(11313)
金融(11313)
(10788)
贸易(10775)
(10409)
(9921)
环境(9098)
农业(8926)
(8534)
财务(8519)
机构
大学(192110)
学院(188171)
(92978)
经济(91193)
管理(68586)
研究(66897)
理学(56896)
理学院(56283)
管理学(55615)
管理学院(55233)
中国(53449)
(45927)
(39906)
财经(35495)
科学(34197)
(33541)
(31865)
经济学(30592)
(30016)
中心(29464)
研究所(29184)
经济学院(27251)
北京(26447)
财经大学(26036)
(25018)
师范(24870)
(23851)
(23239)
(21992)
师范大学(20076)
基金
项目(103222)
科学(81362)
研究(80118)
基金(75556)
(63034)
国家(62522)
社会(53848)
科学基金(53345)
社会科(51166)
社会科学(51153)
基金项目(38374)
(38024)
教育(36671)
资助(32187)
编号(32176)
(31778)
自然(30231)
自然科(29466)
自然科学(29456)
自然科学基金(28908)
成果(28886)
(24293)
(23468)
重点(22914)
课题(22711)
国家社会(22598)
教育部(21751)
人文(21303)
(21075)
(20576)
期刊
(117046)
经济(117046)
研究(71654)
中国(36878)
(34881)
管理(29503)
(24358)
金融(24358)
学报(22477)
科学(21031)
(20061)
经济研究(20032)
教育(19690)
财经(19504)
大学(17990)
(16995)
学学(16429)
技术(16238)
问题(15858)
业经(15673)
(14454)
国际(13288)
农业(12883)
技术经济(11729)
统计(10560)
理论(10314)
图书(10086)
商业(9631)
经济问题(9603)
世界(9592)
共检索到315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睿鉴  陈若英  
"对赌协议"是国内外私募投资中普遍使用的合同条款,却一直被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所否定,并于2011年"海富案"中首次被法院宣布违法而无效。辨析对赌协议的合法性需引入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探讨其正当经济功能和私募投资的独特财务目标。对赌协议帮助投融资双方应对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估值差异并解决代理人道德风险和激励问题。就财务目标而言,私募投资不同于债权投资和传统的股权投资,其所承受的风险和追求的投资目标均远远高于前者。另外,对赌协议并不会影响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清晰,不必然损害债权人利益,也并非射幸合同,不违反我国合同法的等价有偿原则,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法合规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明宇  
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时普遍采取的一种契约安排,是企业融资时为获得较高估值而与投资方签订的企业估值调整协议。近期,国内广受关注的海富投资案由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再审判决。海富投资案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对赌条款的合法性,本文试图从对赌协议的概念及存在价值入手,通过分析对赌协议产生的根源,从民商法理论角度分析对赌协议的性质,结合常见的对赌形式分析其合法性,并针对一审、二审、再审法院做出的判决及理由,全面剖析判决涉及的法律原理,以期对未来的研究和实务有所帮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伟  
"PE对赌第一案"引起了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该案随着最高院的再审判决已尘埃落定,但其所带来的影响与启示远未终结。虽然该案并不意味着对赌协议在我国已完全合法化,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对赌协议"司法化"与"合法化"的发展趋势。理论上,对赌协议具有射幸合同的特质,应纳入射幸合同的调整范畴。实践上,应注重对赌协议的整体安排,确保当事各方的利益平衡,区别与被投资企业及其控股股东或管理层的对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迎霜  
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中最主要的依据性文件,它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契约,是双方利益一致的射幸合同。在我国现有的法律环境中,因我国现行的股份转让限制制度、上市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对赌协议存在不少法律障碍。监管部门不应绝对禁止对赌协议,而应创造法律条件使之在私募股权投资实践中得以合法运用。保护公众利益、促进交易、尊重意思自治应是我们对对赌协议所持的价值判断。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翟业虎  
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融资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投资协议,其源于发达国家的估值调整机制,但引入中国以来,本身的博弈色彩加重,条件更为苛刻,使得国内一批企业因对赌协议而陷入危途。近日,国内第一起对赌协议无效的案例——甘肃世恒案进入最高院提审阶段,但此案一审、二审以不同的理由均认为对赌协议无效的判决为手中持有对赌协议的PE机构及投资人敲响了警钟。是全盘否定对赌协议还是将其纳入合法规制?本文以甘肃世恒案为切入点,从对赌协议的法律性质、理论基础层面分析,探究其在中国法律架构中的适法性根基,以其能够为对赌协议的研究抛砖引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  刘勇  
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监管政策调整变化,投融资业务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新业务模式层出,在满足市场参与者投融资需求的同时,由于基础制度规范缺失,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法律合规风险。对赌协议作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期权形式在股权投资实务中被广泛运用。基于实证考察,对对赌协议运用方式及不同环境下行为效力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金融业务创新过程中法律风险防范提供意见和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伟  
"PE对赌第一案"引起了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该案随着最高院的再审判决已尘埃落定,但其所带来的影响与启示远未终结。虽然该案并不意味着对赌协议在我国已完全合法化,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对赌协议"司法化"与"合法化"的发展趋势。理论上,对赌协议具有射幸合同的特质,应纳入射幸合同的调整范畴。实践上,应注重对赌协议的整体安排,确保当事各方的利益平衡,区别与被投资企业及其控股股东或管理层的对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宇  
我国法院对以"海富案"为代表的对赌协议案件的态度广受批判之时,学术界对Thoughtworks案件的解读亦存在误区。在中国法语境下,法院在对赌协议相关案件中对协议效力主动进行裁判是正当的。但是,通过分析其效力裁判的依据可以发现,除去效力已被肯定的"纯粹与股东对赌"型对赌协议,判定"与股东对赌、公司提供担保"型抑或是"与公司对赌"型对赌协议无效的裁判均存在巨大的谬误。法院所关注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范化路径也不在于对对赌协议效力的判断。通过借鉴"溢余"与"合法可用资金"的理论区分并结合中国法语境下的简单财务指标,由债权人自行起诉,保护其自身利益才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燕萍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想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获取保底收益的可能性会附有对赌协议。目前,我国针对对赌协议的会计处理尚还未形成统一的会计处理指南,实务中相关会计处理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拟结合现行的会计准则对附有对赌协议的股权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梳理,并结合实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凯  
对赌协议在我国股权投资业务中得到普遍运用,对赌协议虽然在一定程度能够保障投资方经济利益和解决成长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也存在较高的风险。针对对赌协议展开案例调查研究,重点分析对赌协议存在的市场风险、财务与法律风险、估值风险、管理层经营行为风险和履约风险,进而提出建立对赌协议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对赌协议签订前、签订过程中和签订后的风险防控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谭伟  
一、法经济学的发展法经济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法经济学有多种多样的称呼,如"法和经济学""法律的经济分析""法律经济学"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君富  文学  
司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崭新分支,将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到法律及司法体系,研究经济社会中的不公平交易进而揭露其背后的隐藏行为。司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法、衡量对比法、激励因素分析法、模型分析法等。作为阻止不公平交易的"战士",司法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春阳  靳玲  
私募股权融资作为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约束的途径在融资市场中举足轻重,2020年证监会放宽了私募股权基金股份减持要求,私募股权融资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私募股权融资中应用对赌协议来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弥补投资风险已成为常态,但对赌协议一般更有利于投资机构,给企业带来的往往是对赌失败风险。文章通过分析案例企业私募股权融资对赌协议的失败风险发现,在对赌协议签订前、签订中以及签订后三个阶段潜在诸多风险,企业开展对赌协议时应制定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避免对赌失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伟红  
改革开放三十年,捐赠的法理念与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我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公益捐赠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以传统的实践性法律行为赠与理论支撑的公益捐赠会计处理以及税收制度与当代公益捐赠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基于法经济学研究的视角,进行公益捐赠与普通赠与二元区分,完善权责发生制为中心的公益捐赠会计核算与税收政策,对国家的和谐治理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时代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南男  
2005年《公司法》确立判决解散制度填补了我国公司立法的空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对该制度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细化,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尚存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对公司僵局、股东利益和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判决解散的司法适用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