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
2023(1925)
2022(1761)
2021(1619)
2020(1467)
2019(3167)
2018(3241)
2017(6073)
2016(3416)
2015(3893)
2014(3912)
2013(3906)
2012(3778)
2011(3475)
2010(3726)
2009(3678)
2008(3707)
2007(3599)
2006(3486)
2005(3231)
作者
(9426)
(7845)
(7676)
(7633)
(5040)
(3850)
(3678)
(3072)
(2958)
(2930)
(2752)
(2712)
(2632)
(2556)
(2419)
(2389)
(2359)
(2344)
(2221)
(2189)
(2120)
(1939)
(1879)
(1847)
(1839)
(1838)
(1819)
(1774)
(1607)
(1580)
学科
(13253)
经济(13116)
管理(9623)
(8619)
(8357)
企业(8357)
中国(5386)
方法(5378)
(5040)
理论(4949)
业经(4866)
(4653)
(4566)
(4014)
社会(3777)
教育(3445)
(3226)
企业经济(3157)
地方(3074)
经济理论(3009)
农业(2842)
(2740)
银行(2740)
(2620)
数学(2482)
制度(2480)
(2480)
(2418)
数学方法(2416)
(2376)
机构
大学(49026)
学院(47194)
(18128)
管理(17951)
经济(17548)
研究(16397)
理学(14363)
理学院(14189)
管理学(13950)
管理学院(13838)
中国(13787)
(11618)
(10786)
(9664)
科学(8684)
中心(8616)
财经(8308)
(7897)
(7572)
师范(7535)
(7335)
(7329)
北京(7180)
(6852)
研究所(6684)
(6569)
师范大学(6010)
财经大学(5976)
社会(5941)
人民(5852)
基金
项目(25747)
研究(21198)
科学(20602)
基金(18691)
社会(15443)
(15131)
国家(14914)
社会科(13181)
社会科学(13173)
科学基金(13116)
教育(10427)
(9745)
编号(9317)
基金项目(9303)
成果(9269)
(8183)
资助(7611)
自然(7265)
自然科(7119)
自然科学(7118)
自然科学基金(7017)
课题(6675)
(6158)
(5879)
项目编号(5846)
(5725)
教育部(5615)
重点(5591)
国家社会(5529)
人文(5435)
期刊
(26395)
经济(26395)
研究(18852)
中国(14347)
(10050)
教育(9813)
管理(7487)
(7471)
金融(7471)
(6950)
学报(6520)
科学(6140)
大学(5505)
图书(4747)
财经(4736)
学学(4692)
(4065)
农业(3945)
书馆(3841)
图书馆(3841)
业经(3817)
技术(3722)
经济研究(3424)
问题(3301)
社会(2754)
(2715)
(2687)
论坛(2687)
理论(2597)
农村(2546)
共检索到88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济益  
当前,中国的社会救助体制日趋健全,这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但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以社会救助体系核心——社会救助资金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重点,分析其原因,提出激活救助动力、盘活救助基金等推进完善救助体系的系列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梓晟  
一、财政支撑社会救助的意义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牢固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善于运用财政支持手段,把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作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困难群众生存权益和人格尊严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基本实现了救助范围覆盖城乡、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操作程序科学规范、困难群众应保尽保的目标,建立起了以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自然灾害救助为主,以临时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医疗、教育、住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贾宝和  廖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现有的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城镇社会救助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救助等救助保障工作也从试点过渡到全面推开阶段。这些救助制度对保障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项从传统社会救济制度改造而来的新制度,它难免带有旧制度的种种痕迹,在其规范与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为此,针对现阶段城镇社会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规范和改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焕清  
近年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市贫困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后,农村的贫困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目前正在探索的建立和完善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胜利  
农民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技能不高,工资低、劳动强度大,时常受到不平等对待,为寻找更好工作机会,多数人频繁流动,他们在城市的工作生活随时可能出现困境,特别需要社会救助制度的支持。因此,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编织一张兜住农民工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避免他们陷入生存窘境,使他们安心创业就业意义重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剩勇  洪燕文  黄天柱  
近年来 ,浙江省在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就如何建构一个现代社会救助新体系问题进行了思考 ,认为建构社会救助体系的关键在于加快体制创新 ,逐步建立一个城乡一体化的 ,以物质性救助为基础 ,以服务性救助、发展式救助为重要内容的公正、全面、高效的现代社会救助新体系。为此 ,政府应当致力于法律体系的建设 ,推进组织机构的创新和公益组织的培育 ,使社会救助体系发挥最大功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剧宇宏  
社会救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解决贫困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逻辑起点。我国农村居民的贫困状况决定了社会救助必须与现行的救助制度和农村社区实际结合,在救助资金、救助方式、救助主体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农村救助由生存权向发展权的演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德强  马文强  
农村摆脱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救助的价值追求与反贫困的目标高度契合,成为农村反贫困战略必须坚持的正确选择。剖析现有策略的不足,通过分析《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规定提出:完善社会救助法律链接;均衡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联动社会救助与就业机制;严格审核救助资格,实行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拓宽救助资金来源渠道,健全资金监管制度。使社会救助策略在推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最大功能。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兴  唐伟森  
农村地区智障流浪人员的社会救助是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盲点。对该群体的救助应当根据其游离于户籍管理之外、智力低下、无法独立生活等特点,在救助模式、救助期限、法规体例等方面设计出一套适用性强、与现阶段社会救助价值取向相一致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从而实现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完善的同时,更好地维护智障流浪人员的权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秀荣  
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我国贫困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究其原因,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在贫困地区建立社会救助制度,应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互助为补充,实现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并以贫困性救助、疾病性救助、社会互助为主要内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蔡剑  陈莺  周武荣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是社会救助领域的重要制度之一。2009年10月13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正式建立。然而该基金自建立以来,积累较多,使用较少,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从一起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入手,从保险业的实际出发,通过必要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提出扩展我国救助基金使用范围的相关建议,以期解决类似本文案例中面临的"两难局面",充分发挥救助基金的功能,实现在更广泛意义上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从而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明昕  
我国的救助基金从建立之初就先天不足,存在一系列缺陷。而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我们对救助基金的制度定位缺乏准确认识。救助基金从体系上讲既是交通事故受害人救济机制的一元,是交强险的补充性制度,也是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应当与交强险协调一致,采取全国统一立法的模式,并更多地体现社会福利,突出政府职责。在功能上,救助基金的基本功能是补偿受害人的物质性人身损害,而不是仅仅垫付其中的丧葬费用和抢救费用。在主体上,应当建立以财政部为主导,会同公安部、交通部、保监会等机构的联合管理架构;在基金筹集上,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都有义务对基金进行财政补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建中  李青武  于海纯  
我国已初步形成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三元救济制度框架,但是,其具体制度构成和制度体系在保护受害人权益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尤其是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设计瑕疵,导致特定情形下的受害人利益仍无法获得保护。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伟杰,李敬军  
始自1952年的公费医疗制度,由实报实销演变到目前的“一包三挂”、与个人利益挂钩等等,可以说走过了一个兴利除弊,不断完善的过程。每次新办法的出台都标志着公费医疗制度向科学、合理、规范化迈进了一步。 但纵观现行的各种管理办法,无论是较为先进,并为大部分地区、单位所接受的“一包三挂”办法,还是各种形式的包干,都没有走出对公费医疗制度改革仅仅局限于“堵漏”的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