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2)
- 2023(7509)
- 2022(6463)
- 2021(5836)
- 2020(4617)
- 2019(10468)
- 2018(10370)
- 2017(19746)
- 2016(10688)
- 2015(12051)
- 2014(12224)
- 2013(12206)
- 2012(11897)
- 2011(10807)
- 2010(11236)
- 2009(10433)
- 2008(10595)
- 2007(9788)
- 2006(9316)
- 2005(8862)
- 学科
- 济(51607)
- 经济(51451)
- 管理(28699)
- 业(28294)
- 企(21871)
- 企业(21871)
- 中国(19897)
- 地方(18791)
- 农(17342)
- 业经(14896)
- 方法(13100)
- 农业(11535)
- 制(11096)
- 财(10787)
- 银(10560)
- 银行(10552)
- 地方经济(10413)
- 行(10298)
- 发(10251)
- 融(10061)
- 金融(10060)
- 和(9642)
- 学(9155)
- 理论(9039)
- 贸(8906)
- 贸易(8893)
- 数学(8754)
- 数学方法(8588)
- 易(8506)
- 环境(8153)
- 机构
- 学院(153870)
- 大学(151170)
- 济(64743)
- 经济(63182)
- 研究(59945)
- 管理(55090)
- 中国(47968)
- 理学(44596)
- 理学院(43996)
- 管理学(43281)
- 管理学院(42963)
- 科学(34430)
- 京(34290)
- 财(32919)
- 所(31286)
- 中心(27326)
- 研究所(27153)
- 江(26889)
- 农(25433)
- 范(23731)
- 财经(23581)
- 师范(23563)
- 北京(23134)
- 州(22068)
- 院(21282)
- 经(20992)
- 省(20962)
- 业大(19211)
- 农业(18921)
- 经济学(18683)
- 基金
- 项目(89056)
- 研究(70832)
- 科学(70008)
- 基金(61231)
- 家(51777)
- 国家(51205)
- 社会(46160)
- 科学基金(43431)
- 社会科(42454)
- 社会科学(42439)
- 省(36802)
- 教育(31804)
- 基金项目(31560)
- 编号(30240)
- 划(30205)
- 成果(26621)
- 发(25801)
- 资助(24738)
- 自然(24560)
- 自然科(23954)
- 自然科学(23952)
- 自然科学基金(23491)
- 课题(22530)
- 发展(21366)
- 展(20972)
- 重点(20402)
- 部(19080)
- 年(18516)
- 创(18476)
- 性(18152)
共检索到273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宇南 常铁威 薛元
注重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区别于传统发展观的最鲜明特征。推进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协调发展摆到突出的位置,在发展规划上加以体现,在工作部署上加以贯彻,在政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晓丽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的有效方法,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充分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努力创造优势,积极促进企业经济形态的转变,使其向循环型、低消耗型转变,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保 协调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亚静 万兴亚
解决区域发展非协调性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关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从"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亟待扭转,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破解区域发展中的各种"非协调性"问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切实依靠政府来主导,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区域协调 区域政策 非协调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娴 邱法宗
在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方面,作为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极具示范意义。该州在高等教育自身的制度设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成熟的做法,为我国发达省份区域性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借鉴。本文在分析美国加州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区域性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区域性发展的条件,从结构优化、机构协调、资源共享等方面对区域性高等教育的协调性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钟月
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表明,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李建民、陈雷生的专著《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科技与经济协调性问题研究》一书,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以制度和政策变革为切入点,对科技与经济的协调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体现出独特的研究特色。
关键词:
STT GH PQ RD As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松茂
人与自然对立的社会实践行为,导致了全球的生态危机,进而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人类必须抛弃传统的观念,转变价值观、发展观、消费观和科技观,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去发展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邱峰
我国的小额信贷保险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三农"紧密相连,是农村小额信贷的一种捆绑经营模式,其将个人信用与信贷额度、风险控制能力在实务操作中加以综合运用,有利于化解长期困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户"贷款难"的痼疾,实现共赢格局。然而,目前小额信贷保险发展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亟须予以解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巨东 张凤荣 龚丹
本文在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的协调性问题。文中阐明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协调性的概念和内涵 ,分析了当前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实践中在协调性上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协调性评价指标的指示因素 ,同时将其应用于辽宁省抚顺市案例研究
关键词:
区域土地资源 持续利用 协调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小梅 李小玲
深化能源价格改革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能源价格改革中存在的协调性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协调性的对策。
关键词:
能源价格改革 协调 市场机制 监督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贺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经济总量及人均水平已进入全国中上水平。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对卫生工作的领导,提出造福于民,要先从关心群众健康做起,做好卫生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的必备条件。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初步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配合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志秀 葛翔宇
笔者基于VECM模型对利率、汇率、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利率、汇率、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具有双向影响关系,而经济增长率单向影响通货膨胀,利率不是经济增长率的格兰杰因,汇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都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五个变量互相之间的作用都有较长滞后效应。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以保增长防通胀。
关键词:
VEC模型 货币供给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徐 贾晶如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是研究区域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综合发展度与同步系数等定义为基础,建立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利用浙江省11市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两大子系统出发对浙江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剖析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各种模式及其绩效。
关键词:
科技 经济 协调性 浙江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蒙 武玉凤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根据中国1993-2009年的数据资料,构建指标体系,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作整体效率评价,并对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实证发现,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低,因此,如何改革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海龙 段卓
鉴于传统的交叉效率模型在测度农旅产业融合时难以将农旅产业的竞争性特征考虑在内,文章将SBM模型与Lotka-Volterra模型相结合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农旅产业融合系统共生协调度,并从效率水平和共生关系两个维度评价了农旅融合系统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农旅融合系统的发展协调性水平在2012—2018年得到显著改善,同时,省域间产业系统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2020年新疆的农旅产业系统共生协调度最高,广西最低;重庆、贵州、黑龙江、海南、上海的农旅产业在系统内呈高水平互利共生关系,河北、甘肃则存在低水平竞争关系,而天津、四川、江西等10个省份农业与旅游产业偏利共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