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4)
- 2023(5943)
- 2022(5007)
- 2021(4528)
- 2020(3747)
- 2019(8317)
- 2018(7930)
- 2017(15201)
- 2016(8374)
- 2015(8621)
- 2014(8261)
- 2013(8114)
- 2012(7432)
- 2011(6678)
- 2010(6490)
- 2009(5939)
- 2008(5703)
- 2007(4900)
- 2006(4132)
- 2005(3525)
- 学科
- 济(33618)
- 经济(33575)
- 业(24671)
- 管理(24660)
- 企(20104)
- 企业(20104)
- 方法(16215)
- 数学(14263)
- 数学方法(14185)
- 农(9763)
- 财(9325)
- 学(8670)
- 业经(8037)
- 中国(7937)
- 贸(7797)
- 贸易(7793)
- 易(7613)
- 制(6736)
- 产业(6699)
- 农业(6583)
- 务(5995)
- 财务(5993)
- 财务管理(5986)
- 结构(5874)
- 企业财务(5763)
- 体(5692)
- 技术(5548)
- 地方(5532)
- 环境(5040)
- 划(4872)
- 机构
- 大学(121182)
- 学院(119862)
- 济(49759)
- 经济(49071)
- 管理(46652)
- 理学(42160)
- 理学院(41661)
- 研究(41403)
- 管理学(40905)
- 管理学院(40703)
- 农(30017)
- 中国(29494)
- 科学(28678)
- 业大(24633)
- 京(24325)
- 农业(24193)
- 所(21789)
- 研究所(20553)
- 财(20390)
- 中心(18164)
- 财经(17343)
- 农业大学(16545)
- 江(16369)
- 经(16021)
- 经济学(15692)
- 院(14830)
- 经济学院(14465)
- 北京(14373)
- 范(13621)
- 经济管理(13432)
- 基金
- 项目(90891)
- 科学(71632)
- 基金(68743)
- 家(63598)
- 国家(63114)
- 研究(57226)
- 科学基金(53389)
- 社会(38935)
- 基金项目(37431)
- 自然(37387)
- 社会科(37086)
- 社会科学(37075)
- 自然科(36603)
- 自然科学(36589)
- 自然科学基金(36001)
- 省(35407)
- 划(30456)
- 资助(26956)
- 教育(25808)
- 重点(20901)
- 编号(19823)
- 部(19820)
- 创(19546)
- 计划(19368)
- 发(18954)
- 创新(18393)
- 科研(18318)
- 业(17752)
- 科技(17296)
- 国家社会(16985)
共检索到157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忻  钟瑞  刘利娅  王文强  薛浩  
                                    
                                
                            
                            【目的】探讨对硝基苯酚对泥鳅肝组织结构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预试验确定的对硝基苯酚对泥鳅的安全浓度和最小不致死浓度,按等对数(常用对数)间距将对硝基苯酚设置为4.40,5.13,5.98,6.98mg/L,以对硝基苯酚未处理组为对照,分别在泥鳅染毒7,14,21,28d取样,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赖氏比色法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泥鳅在6.98mg/L对硝基苯酚中暴露14d,肝细胞发生空泡化、细胞溶解及核变形;暴露28d,肝细胞除严重空泡化、细胞溶解及核变形外,还出现核溶解等受损症状;与对照组相比,...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泥鳅  肝组织  丙氨酸转氨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忻  钟瑞  王晓涧  延志莲  董腊梅  
                                    
                                
                            
                            【目的】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肝组织结构和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活性的影响,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预试验确定的BPA对泥鳅的安全质量浓度和最小不致死质量浓度,按等对数(常用对数)法将BPA质量浓度设置4个(1.9,2.3,2.7,3.0mg/L)处理,以未用BPA处理组为对照,分别在染毒7,14,21,28d取样,采用H.E染色法观察泥鳅肝组织结构的变化,采用赖氏比色法测定泥鳅肝脏GPT活性的变化。【结果】在1.9...
                            关键词:
                                
                                    
                                    
                                        双酚A  泥鳅  肝  谷丙转氨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胡泽友  颜伟  单胜道  
                                    
                                
                            
                            研究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能力以及粒径、吸附pH值、吸附平衡时间、竹炭投加量、吸附温度等因素对竹炭吸附对硝基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下,20.0g平均粒径为0.106~0.090mm的竹炭振荡吸附处理1L初始浓度为50mg.L-1的对硝基苯酚水样120min后,对硝基苯酚最大吸附率可达82.5%,最大吸附量为2.06mg.g-1;竹炭粒径、竹炭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竹炭吸附能力有明显影响;酸性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率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升高温度不利于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对硝基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过程。
                            关键词:
                                
                                    
                                    
                                        竹炭  吸附性能  对硝基苯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忻  任立松  薛浩  延志莲  白重炎  
                                    
                                
                            
                            【目的】探讨辛基酚(Octylphenol,OP)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毒性效应及对鳃、肝组织结构的影响,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毒性试验法和组织切片法,检测OP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统计死亡率,建立回归方程,计算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SC),并观察OP对鳃、肝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OP对泥鳅24,48,72和96hLC50分别为3.27,2.70,2.13和1.84mg/L,SC为0.55mg/L;0.52mg/L OP可导致泥鳅鳃小片顶端膨大、卷曲,细胞坏死脱落,肝细胞肿大、空泡化...
                            关键词:
                                
                                    
                                    
                                        辛基酚  泥鳅  半致死质量浓度  鳃  肝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云  张永辉  李春梅  
                                    
                                
                            
                            [目的]设计体内体外试验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4-硝基苯酚(4-nitrophenol,PNP)对雄性大鼠肾上腺皮质孕酮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内试验采用24只SPF级雄性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连续2周皮下注射(剂量为0、0.1、1.0和10.0 mg·kg-1的PNP)。最后一次注射24 h后称体质量,然后麻醉处死,收集血液及各脏器,以备测定;为进一步确定PNP对肾上腺皮质孕酮分泌的影响,体外试验利用肾上腺皮质细胞原代培养,细胞贴壁后用不同浓度的PNP(0、10-6、10-5和10-4mol·L-1)培养24 h。[结果]体内试验结果显示:0.1和1.0 mg·kg-1PNP处理组大鼠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忻  孙志宏  延志莲  苑彩霞  
                                    
                                
                            
                            【目的】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与对硝基酚(p-Nitrophenol,p-NP)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datus)的联合毒性效应,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预试验确定的BPA、p-NP对泥鳅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和最小全致死质量浓度,按等对数(常用对数)间距将BPA与p-NP分别设置5个质量浓度(BPA:4.8,5.8,6.9,8.3,10.0mg/L;p-NP:11.6,13.6,15.8,18.4,21.5mg/L)处理泥鳅,同时设空白对照(加蒸馏水),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置10条泥鳅,试验开始后,连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忻  陈超  王文强  延志莲  董腊梅  
                                    
                                
                            
                            【目的】探讨间苯二酚(m-dihydroxybenzene)和邻苯二酚(o-dihydroxybenzene)对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datus)的毒性效应,为评价酚类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害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分别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间苯二酚(10.00,12.10,14.50,17.40,20.90,25.20和30.20mg/L)和邻苯二酚(20.00,28.05,39.45,55.46,77.98,109.60和154.20mg/L)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观察泥鳅的中毒症状,统计死亡率,建立死亡几率与药物质量浓度常用对数值的回归方程,计算2...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程淑婉  蒋敬  胡小根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简称PAL,下同)是高等植物体内苯丙基类(Phenylpropanoid)物质代谢过程的定速酶,它对木质素、酚类、类黄酮类等次生物质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与细胞分化及植株抗御病虫害能力有密切关系。在木本植物方面,我们已研究过刺槐及松属树种的PAL活性,Whetten等也对火炬松PAL活性作了类似的报道,此外,Higuchi曾报道PAL在竹株木质化过程中的作用。对于杨树
                            关键词: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杨树  木质分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莉  史玲玲  刘玉军  
                                    
                                
                            
                            对不同光质条件下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物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水平进行检测,探讨长鞭红景天次生代谢和环境调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长鞭红景天悬浮培养细胞生物量变化为S型曲线,6~9d进入直线生长期,PAL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细胞指数生长期急剧上升,至细胞干质量最大时,活性最大,生长停止期时急速下降至初始水平;2)不同光质在较长时间辐射处理下,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物量表现出一定的差异,PAL活性也随之不同,其中长时间的红光处理有利于酶活性的提高,但生物量显著低于白光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旭  侯雪  韩梅  邱世婷  毛建霏  
                                    
                                
                            
                            【目的】为了测定浆果类水果(蓝莓、树莓、草莓及车厘子)中5-硝基对甲氧基苯酚钠(Sodium 5-nitroguaiacolate, 5NG)和对硝基苯酚钠(Sodium para-nitrophenolate, SD2)残留量,建立了快速测定5NG和SD2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无需富集浓缩等特殊净化步骤,以CAPCELL PKA-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2~2.00 mg/kg范围内,5NG和SD2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8。5-硝基对甲氧基苯酚钠和对硝基苯酚钠在浆果类水果(蓝莓、树莓、草莓及车厘子)中的检出限(LOD)别为0.28~0.73μg/kg,定量限(LOQ)为0.93~2.43μg/kg。在4个添加水平下,样品添加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91.75%~112.67%,相对标准偏差为1.07%~5.76%(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用于同时检测蓝莓、树莓、草莓及车厘子中5NG和SD2的残留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巧玲  李水清  谢九皋  
                                    
                                
                            
                            运用量子化学方法(PM3)计算了6种标题物的结构参数,并对标题物对油菜生长调节活性与其分子右侧苯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σ)与分子的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关性能优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红  翟彩霞  郑秋玲  董文琦  李运朝  崔四平  范尉尉  贾银锁  
                                    
                                
                            
                            分别采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Hel minthospolium maydis T小种毒素(HMT毒素)和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中的提取蛋白及菌丝细胞壁的提取液,预处理不同玉米品种3叶期叶片后再接种高浓度HMT毒素,在无菌条件下培养5 d后测量叶片病斑大小,并测定玉米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只有纯化的低浓度HMT毒素能够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系统性广谱抗性,但不同玉米品种所需的最适合浓度有差异;TC103以质量浓度0.025μg/mL毒素预处理效果最好,PAL活性最高;TB37和TMo17 2个自交系,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25μg/mL和0.050μg/mL的毒素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雨婷  汤睿  任春梅  
                                    
                                
                            
                            以拟南芥野生型Col–0(CK)和酪氨酸降解途径缺陷突变体sscd1为试验材料,观察统计了4种浓度(0.1、0.5、1.0、2.0 mmol/L)苯丙氨酸处理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分析了苯丙氨酸对酪氨酸降解途径中关键基因HGO、MAAI和SSCD1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0.5、1.0、2.0 mmol/L苯丙氨酸处理能够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和根的生长,对突变体sscd1的抑制程度高于野生型对照;0.1、0.5 mmol/L苯丙氨酸促进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1.0、2.0 mmol/L苯丙氨酸抑制地上部生长,其中对突变体sscd1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q RT–PCR分析发现,苯丙氨酸处理能显著上调野生型中HGO基因的表达以及酪氨酸降解途径缺陷突变体sscd1中HGO和MAAI基因的表达,表明苯丙氨酸能上调拟南芥酪氨酸降解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志民  彭镇华  李雪平  牟少华  马艳军  
                                    
                                
                            
                            As a critical enzyme in secondary metabolism of plant,Phenylanlanine ammonialyase(PAL)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to its development and strong tolerance ability against hard.A full-length cDNA of PAL gene was isolated from Phyllostachys edulis through RT-PCR and RACE methods,and named as PePAL1(GenBan...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邱枫  许雷  高洪文  
                                    
                                
                            
                            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分离纯化了真叶期柠条根、速生期柠条叶、茎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并测定了PAL全酶的分子量。用SDS-PAGE鉴定了全酶的组成,测定了各亚基的分子量。结果表明:柠条叶中存在306KD和222KD两种PAL,前者是由82KD和74KD亚基组成的异聚体,后者是由74KD亚基组成的同聚体;而柠条根和茎中仅存在74KD亚基组成的222KD全酶。该研究为pal基因的克隆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柠条  苯丙氨酸解氨酶  分离纯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