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69)
- 2023(4751)
- 2022(4151)
- 2021(3980)
- 2020(3236)
- 2019(7425)
- 2018(7420)
- 2017(14783)
- 2016(8307)
- 2015(9379)
- 2014(9585)
- 2013(9541)
- 2012(9095)
- 2011(8370)
- 2010(8796)
- 2009(8350)
- 2008(8464)
- 2007(7814)
- 2006(7334)
- 2005(6989)
- 学科
- 济(31579)
- 经济(31543)
- 管理(25648)
- 业(24096)
- 企(19525)
- 企业(19525)
- 方法(11887)
- 农(11309)
- 数学(10507)
- 数学方法(10301)
- 财(10198)
- 中国(9775)
- 制(9350)
- 策(8697)
- 贸(8196)
- 贸易(8190)
- 易(8040)
- 银(7876)
- 银行(7875)
- 行(7549)
- 业经(7079)
- 地方(6918)
- 农业(6851)
- 融(6522)
- 金融(6522)
- 税(6233)
- 税收(6018)
- 及其(5999)
- 收(5964)
- 政策(5828)
- 机构
- 学院(117469)
- 大学(116273)
- 济(51801)
- 经济(50512)
- 管理(44893)
- 研究(40715)
- 理学(36763)
- 理学院(36429)
- 管理学(35896)
- 管理学院(35661)
- 中国(35393)
- 财(28731)
- 京(24380)
- 江(21088)
- 科学(21037)
- 财经(21011)
- 中心(20197)
- 所(20104)
- 经(18860)
- 研究所(17402)
- 州(16598)
- 农(16401)
- 北京(16019)
- 范(15663)
- 师范(15573)
- 经济学(15549)
- 银(15378)
- 财经大学(15317)
- 银行(14893)
- 院(14421)
- 基金
- 项目(65868)
- 研究(52888)
- 科学(52170)
- 基金(47137)
- 家(39061)
- 国家(38661)
- 科学基金(33444)
- 社会(32973)
- 社会科(31297)
- 社会科学(31292)
- 教育(25129)
- 省(25108)
- 基金项目(23168)
- 编号(22937)
- 资助(21265)
- 划(21253)
- 成果(21043)
- 自然(20046)
- 自然科(19564)
- 自然科学(19560)
- 自然科学基金(19233)
- 课题(16592)
- 部(15448)
- 性(14902)
- 重点(14577)
- 发(14169)
- 年(13859)
- 项目编号(13808)
- 教育部(13689)
- 策(13423)
共检索到20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吟雪
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稳健乃至从紧已经有半年时间。截至2011年5月12日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到2 1%的历史高位,进一步提升的余地很小。央行货币政策应该从倚重数量型工具向倚重价格型工具转换,下一步的调控措施应该在利率上多加考虑。低利率政策长期化是有害的,不应该长期维持。由于当前负利率的缺口较大,也给货币政策操作留下了较多的空间。考虑到防止经济的过分减速,对称和不对称加息都是可取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刘斌 林卫斌
当前的货币政策选择,必须基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特殊性考虑。本文认为:(1)当前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防止资产泡沫、保证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的取向应该是适度紧缩的,并考虑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进行配合;(3)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建议采用数量型工具,主要是法定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不建议加息;(4)考虑到外汇流入增多,央行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管理外汇流入和流出,可以考虑征收"资本进口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汝楠 程逸飞
2014年4月,央行推出了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抵押补充贷款(PSL)。本文通过研究该工具创设的背景、目的及其特点,分析PSL对融资成本以及中长期利率的影响,并与英国的再贷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该工具具有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中长期利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彬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制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我国实际,探讨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对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晓艳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环节,目前世界各国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选择的中介目标主要包括货币供应量、汇率、利率、通货膨胀率和隐形的中介目标等五种。这五种中介目标各有其优势、弊端及应用的具体环境,本文对此进行了逐一分析,并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中国应采用何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五种选择1.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的核心是控制货币总量的增长。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所以控制住货币供应量就可以控制住通货膨胀。受这种理论的影响,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滞涨",主要工业化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Kei-Ichiro Inaba Rory O'Farrell ?ukasz Rawdanowicz Ane Kathrine Christensen 盖新哲 朱尘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OECD经济体设立了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未来的经济环境与危机时期相比有诸多不同,与危机前相比更宽泛的金融稳定概念已成为货币政策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未来哪些货币政策新工具需要保留,并分析了在向常态化经济转型过渡期间可以选择哪些货币政策新工具,以及如果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又该如何选择这些工具。在后复苏时期,央行可以回归到盯住短期市场利率和缩小资产负债表。然而,新的流动性监管要求可能需要货币政策实施有所改变。向常态化经济转型过渡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组合使用各种流动性工具。同时,央行可以采用利率走廊下限体系,维护金融稳定。作为降低政策利率的替代品,非传统货币政策措施必要性降低,除...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紫珺 孙森
近年来,我国外汇占款大幅波动,减弱了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对此,中央银行可适度考虑将调控重心向货币乘数倾斜。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政策以及央行票据政策对我国货币乘数均有显著影响,中央银行应强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乘数,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英 乐明浚
本文以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研究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投放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使市场利率下降;抵押补充贷款对货币供应量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的影响最大,常备借贷便利对利率影响既迅速又强烈;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要大于对利率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邵川
本文在分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紧缩的货币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作用与局限性。针对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论证了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依据与实施手段:紧缩的货币政策应该以统筹兼顾内外均衡为原则,把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以回笼过量发行的货币量为首要任务,将汇率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适当加大票据发行与法定准备金力度,配合利率政策,疏堵结合,改善宏观调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流动性过剩 汇率政策 利率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莉 马文鹏
货币政策的正确选择能够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适宜的支持环境,探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本文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在转型初期,应以数量工具为主要操作方式,以增量和存量平衡为操作规则,以促进结构转型为产业传导机制;在转型中后期,应着力于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慧
2003年,或者更准确些说,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人民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除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短暂例外,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对冲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的需要: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逐渐成为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存款准备金工具被前所未有地使用,再贷款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伟 朱永行 王宇雯
本文在"普勒规则"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扩展,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第一,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与经济体所承受的冲击主要来自商品需求层面还是货币需求层面、货币需求主要来自商品市场还是货币市场以及总需求相对名义利率水平的弹性系数相关,而与社会福利损失函数中通货膨胀的厌恶系数、商品市场供给层面的诸变量(包括商品市场供给层面的冲击、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等)无关;第二,当经济体的所受冲击主要来自商品需求层面、市场货币需求主要来自商品市场、且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作用效果较小时,则货币当局采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更有利于维护公众的社会福利;反之,则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更有利于维护公...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普勒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