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
- 2023(1194)
- 2022(992)
- 2021(952)
- 2020(796)
- 2019(1885)
- 2018(2027)
- 2017(4002)
- 2016(2225)
- 2015(2524)
- 2014(2500)
- 2013(2662)
- 2012(2610)
- 2011(2434)
- 2010(2408)
- 2009(2155)
- 2008(2071)
- 2007(1897)
- 2006(1683)
- 2005(1606)
- 学科
- 济(10323)
- 经济(10320)
- 方法(6596)
- 数学(6336)
- 数学方法(6270)
- 管理(4536)
- 业(3458)
- 企(2943)
- 企业(2943)
- 财(2494)
- 融(2276)
- 金融(2276)
- 银(2135)
- 银行(2132)
- 行(2034)
- 中国(2031)
- 理论(1853)
- 制(1760)
- 贸(1703)
- 贸易(1701)
- 易(1683)
- 学(1423)
- 务(1294)
- 财务(1291)
- 财务管理(1288)
- 企业财务(1222)
- 策(1177)
- 度(1175)
- 制度(1169)
- 关系(1100)
- 机构
- 大学(32211)
- 学院(30390)
- 济(15714)
- 经济(15379)
- 研究(11749)
- 中国(11712)
- 管理(10623)
- 理学(8847)
- 理学院(8757)
- 管理学(8451)
- 管理学院(8403)
- 财(8061)
- 京(6591)
- 财经(6532)
- 融(6311)
- 金融(6262)
- 中心(6155)
- 经(6032)
- 科学(5982)
- 所(5958)
- 经济学(5910)
- 银(5496)
- 经济学院(5472)
- 研究所(5404)
- 银行(5377)
- 人民(5326)
- 财经大学(5073)
- 行(4896)
- 国人(4875)
- 中国人(4845)
共检索到49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光珍 厉秀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泽填 姚洋
本文用购买力平价法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通过对184个国家及地区1974~2007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估计,发现人民币自1985年以后一直被低估,2005~2007年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分别为23%、20%和16%。与已有的多数文献相比,这一估计结果显得比较适中。本文还检验了估计结果对样本选择和解释变量选择的敏感性,结果证明估计结果具有高度稳健性。对人民币失衡和我国贸易平衡的关系以及人民币向均衡水平调整速度的分析,进一步支持估计结果的合理性。根据估计结果,我们认为应该放慢人民币升值速度,否则会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
关键词:
实际汇率 汇率失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珂
文章以PENN效应为基础扩展购买力评价法,并且结合转型国家的特征,采用164个国家1980-2010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结果表明PENN效应和结构转型对实际汇率波动有稳健的解释力。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我国均衡汇率逐年下降,2005年企稳回升。根据置信区间分析,2008-2010年人民币汇率已被严重高估;即使考虑中国购买力平价数据存在20%的高估,人民币汇率也已经进入合理区间甚至高估。所以,人民币不仅不应该升值甚至需要一定贬值,以防对经济的负面冲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原Edwards均衡汇率决定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 ,并在此修正模型基础上 ,实证测算出了自 1 9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值 ,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近 2 0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
圴衡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志柏
相对于Engle-Granger两步法与Johansen方法,DOLS方法在小样本、联立性偏误、包容不同单整阶数等方面具有优越性。而拓展的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增加了汇率失调计算的理论成分。基于以上两点的实证结果表明,1990-1994年人民币实际汇率被过度低估,1995-2006年第3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均是被低估的。受协整关系制约,未来人民币低估的幅度会缩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旸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人民币内部结算价与官方汇率双重汇率并存时期(1981-1984年底),第二阶段是取消内部结算价,进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时期(1985-1993年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2005年7月)。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窦祥胜 杨炘
本文用购买力平价、外汇的影子价格和因素回归三种不同的方法 ,估计了人民币和美元的均衡汇率。购买力平价和因素回归两种方法估计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有相似之处。它们的估计结果都表明 ,1985年以前人民币汇率长期存在高估的现象 ,1985年以后则出现高估和低估交替出现的现象 ,并且人民币高估或低估的平均幅度有所缩小。影子价格方法包括关税和配额两种类型 ,估计结果表明 ,现实的人民币汇率介于用这两种类型估计的均衡汇率之间。
关键词:
人民币 均衡汇率 估计方法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磊 李勇 王满仓
从供给角度运用Balassa-Samuelson模型对Elbadawi模型作了改进,引入了生产率因素,解决了人均吸收率的内生决定机制问题;并运用BEER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汇率的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均衡实际汇率的走势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以1995年为界,前段主要呈现出贬值趋势,后一段呈现出升值趋势,但趋势并不明显;同时汇率的高估主要表现在1980年第2季度至1985年第1季度,而低估则主要出现在1986年第2季度至1995年第1季度;且当前的汇率失调程度并不严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基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 ,本文应用多种经济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自 2 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 2 0 0 0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状况 ,估计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 ,进而测算了实际汇率错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在计划经济时期 ,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被高估。改革开放后 ,均衡实际汇率长期处于贬值状况 ,现实的实际汇率长期被低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特别是 1 997和 1 998年 ) ,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了明显的高估。 1 999年这种高估状况得到部分缓解 ;2 0 0 0年出现了根本性好转。在现实中 ,1 999年以后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均衡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错位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窦祥胜,杨炘
The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is one of special manifestations of target zone system,and actually it is a quasi-target zone system. Hence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may be estimated by use of the method of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model. At present,the sticky-price model is one of best models,and it is a extension of flex-price model. The model is based on assumptions of price inertia and output decided by demand. Under those assumptions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commodity and the currency market equilibrium,a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may be established,and in the light of the equation,we may get a exchange rate function. Our research indicates a good outcome may be made,applying the sticky-price model to estimate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关键词:
人民币 均衡汇率 粘性价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克
人民币问题在2010年再度升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开始再次升值。人民币汇率到底低估没有?本文使用基于Balassa—Samuelson效应扩展的购买力平价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理论分析证明,该效应不仅意味着一国的实际汇率随着收入提高而升值,也意味着低收入国家的货币倾向于低估。实证上,为了避免单一数据集所导致的偏颇,以及不同样本所造成的差异,本文使用世界上三大公开数据集对相同的144个样本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错估程度严重依赖于数据来源。在对各种数据集进行分析后,本文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在2009年只是低估了不足8%。中国外部失衡很可能是经济深层次结构失衡的反映,而不是由人民币低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宏元 李晓斌
本文运用近年由IMF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宏观经济平衡方法,从分析中国基础经常项目、目标资本项目与储蓄—投资之间的内外均衡关系入手,确定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可能偏离中期均衡汇率的程度。通过分析和计算,我们估计2005年人民币真实有效汇率可能低估的程度为6%。应该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人民币均衡汇率或人民币汇率偏离均衡的程度也会随之变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创练
通过构建具有微观基础的两部门垄断竞争模型,分析内外部冲击在短期和长期对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并结合SVAR方法对我国经常账户失衡和人民币汇率的动态运行展开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贸易部门技术进步是经常账户失衡的主要决定性因素,而汇率冲击和货币冲击只可以解释其短期震荡,而无长期影响效应。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变动绝大部分由实际汇率冲击所解释,而名义货币冲击的贡献度相对较小,但近年来央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货币政策对汇率决定仍然产生了显著影响。递归预测方差分解结果和对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结论是稳健的,人民币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存在短期J曲线效应,但汇改后特别是次贷危机以后,实际汇率冲击对经常账户余额变动的解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阳
本文利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计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和实际利率短期冲击的响应。我们的结论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有一定低估,同时短期波动分析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会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而实际利差的上升则会使实际汇率贬值。另外,汇率升值会使得国际收支盈余增加。上述结果可为当前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