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9)
2023(5520)
2022(4979)
2021(4657)
2020(4273)
2019(10314)
2018(10296)
2017(19964)
2016(11456)
2015(13401)
2014(13754)
2013(13982)
2012(13009)
2011(11679)
2010(12043)
2009(11454)
2008(12022)
2007(11320)
2006(9775)
2005(8857)
作者
(34421)
(28922)
(28792)
(27551)
(18353)
(13709)
(13394)
(11412)
(10608)
(10416)
(9702)
(9679)
(9351)
(9234)
(9033)
(9023)
(9006)
(8537)
(8423)
(8373)
(7337)
(7149)
(7072)
(6723)
(6601)
(6500)
(6492)
(6429)
(5910)
(5844)
学科
(46544)
经济(46502)
管理(42200)
(37617)
(32275)
企业(32275)
方法(25211)
数学(21785)
数学方法(21617)
(17011)
(12662)
(12062)
财务(12030)
财务管理(11996)
企业财务(11316)
中国(10640)
(10283)
(9736)
业经(9368)
(8785)
贸易(8784)
(8511)
地方(8453)
(8324)
(8323)
银行(8304)
农业(8300)
理论(7706)
(7641)
(7599)
机构
大学(168017)
学院(166927)
管理(67572)
(66732)
经济(65049)
理学(55903)
理学院(55274)
管理学(54459)
管理学院(54104)
研究(52575)
中国(43499)
(36153)
(33993)
科学(33119)
(29989)
(27922)
(27393)
中心(26093)
财经(25794)
业大(25466)
研究所(25084)
农业(23829)
(23216)
北京(22823)
(21740)
(20674)
师范(20463)
经济学(19918)
财经大学(18976)
(18241)
基金
项目(102117)
科学(78407)
研究(73978)
基金(72233)
(62386)
国家(61850)
科学基金(52278)
社会(44495)
社会科(42063)
社会科学(42043)
(40490)
基金项目(38728)
教育(34750)
自然(34407)
(33930)
自然科(33539)
自然科学(33527)
自然科学基金(32936)
编号(31481)
资助(30551)
成果(26159)
(22994)
重点(22891)
课题(21329)
(21312)
(20665)
科研(20132)
大学(19418)
教育部(19409)
创新(19352)
期刊
(76746)
经济(76746)
研究(46915)
中国(34403)
(30904)
学报(26104)
(26044)
管理(25771)
科学(23650)
大学(19272)
学学(17988)
农业(16898)
(16604)
金融(16604)
教育(16095)
技术(15771)
财经(13190)
业经(12064)
(11515)
(11308)
经济研究(11197)
问题(10212)
财会(9823)
技术经济(9603)
会计(9066)
图书(9002)
理论(8818)
(8608)
商业(8184)
统计(8174)
共检索到256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辉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表现形式。日益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形象,激励着企业经营者,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但从另一视角看,不规范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和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而且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中小股东的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如此而言,进一步了解盈余管理的利与弊,把握盈余管理运用的度,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任春艳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经营者在某种利益的驱动下,在法律和会计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对利润进行的人为操纵和管理。企业经营者之所以热衷于盈余管理,是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原因。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盈余管理也有弊端,必须对其进行控制。本文对盈余管理的利弊及其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各交易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市场背景日益复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广泛应用盈余管理的手段。然而由于缺乏监管等诸多因素,会计舞弊行为也随之出现,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交叉部分逐渐增大,盈余管理也逐步向会计舞弊演变,相关现实案例不断增多。因而对会计舞弊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如何防范和制止企业主体的会计舞弊行为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结合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雨  孟焰  
本文以虚拟资产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分组比较法与自回归模型分析虚拟资产盈余管理机制,研究发现(1)虚拟资产是避免亏损上市公司调节盈余的一个重要手段;(2)具有避免亏损动机的上市公司在亏损当期虚拟资产显著增加,盈余显著提高,而下一期虚拟资产显著减少,盈余水平下降;(3)对于以避免亏损为目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虚拟资产自回归系数为负,各期虚拟资产呈现跨期调整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丽莉  
本文选择2011-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分析师做出盈余预测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盈余管理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的关系,更将审计质量引入到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审计质量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显著正相关;盈余管理程度与分析师盈余预测之间显著负相关;审计质量的提升能显著缓解盈余管理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负面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贺政国  朱珠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长青  彭数学  
从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及其博弈分析来看,盈余管理可分为效率性盈余管理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两类。效率性盈余管理是正和博弈,它会激发管理者的生产性寻利行为;机会主义盈余管理是寻租行为与常和博弈,它具有会计后果。利润操纵则纯粹是一种寻租行为,是对社会资源的负和博弈。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以激励效率性盈余管理的发展,正确引导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严厉制止利润操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生交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实质,提出了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在此观点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和具体动机,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蔡吉甫  
尽管盈余管理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中的一种技术规范,但本质上都是管理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与股东展开博弈的过程,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博弈关系。本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效用和动机,就如何加强对盈余管理的控制以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煜  
一、引言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实证会计研究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块。其主要是指经营者很自然地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那些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会计政策的行为(W.Scott,2003)。而作为公司的利益相关方,主要通过财务信息来考量与目标公司契约的行为。因此,通过盈余管理可以研究会计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而不仅对公司大小股东,而且对公司其他利益方研究和决策有重要意义。在众多对盈余管理的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春华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盈余管理概念的基础上 ,根据盈余管理的特征和博弈论的实质 ,提出了盈余管理是其管理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行为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认识 ,本文根据博弈论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存在条件 ,得出了只要存在通过博弈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 ,就一定会发生盈余管理的结论。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 ,论文最后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建议 ,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治理结构政策、法规 ,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贺镜帆  
盈余管理一直以来是会计实证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未对审计意见的类型产生重要影响。但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上市公司而言,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查道林  吴少元  
盈余管理动机是指盈余操纵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财务指标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始动力。上市公司科龙电器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兼并收购和股权转让,可谓是历经磨难;前任"掌门"顾雏军的东窗事发,更为科龙电器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影;新主海信能否为科龙电器带来一片光明,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尽管有一些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但仅以个例作为论据,并未举出具有概括性的确切数据。本文根据盈余管理的特点及主要手段,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盈余管理的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