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3)
- 2023(2179)
- 2022(1692)
- 2021(1834)
- 2020(1329)
- 2019(3271)
- 2018(3387)
- 2017(4417)
- 2016(3775)
- 2015(4333)
- 2014(4601)
- 2013(3647)
- 2012(3486)
- 2011(3311)
- 2010(3631)
- 2009(2997)
- 2008(2763)
- 2007(2752)
- 2006(2644)
- 2005(2527)
- 学科
- 教育(18546)
- 中国(8631)
- 理论(5483)
- 教学(5356)
- 学(4070)
- 济(3660)
- 经济(3648)
- 管理(3361)
- 发(3268)
- 思想(3232)
- 革(3196)
- 发展(3191)
- 改革(3135)
- 政治(3110)
- 展(3069)
- 高等(3014)
- 思想政治(2959)
- 政治教育(2959)
- 治教(2959)
- 研究(2959)
- 德育(2927)
- 教育改革(2778)
- 学校(2521)
- 学法(2383)
- 教学法(2383)
- 生(2319)
- 计算(2205)
- 教育学(2195)
- 算机(2180)
- 计算机(2180)
- 机构
- 大学(45499)
- 学院(40289)
- 教育(25380)
- 研究(19058)
- 范(17577)
- 师范(17537)
- 师范大学(14797)
- 京(12099)
- 科学(10698)
- 职业(10266)
- 教育学(9884)
- 所(9568)
- 技术(9284)
- 北京(8826)
- 研究所(8635)
- 江(8548)
- 管理(7481)
- 中国(7390)
- 教育学院(7260)
- 中心(7133)
- 济(7041)
- 职业技术(7029)
- 院(6830)
- 经济(6529)
- 州(6328)
- 理学(5989)
- 技术学院(5982)
- 理学院(5758)
- 研究院(5483)
- 管理学(5403)
共检索到77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唐汉卫
生活道德教育理念已得到理论界的普遍认可,也是品德课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关于生活道德教育,在理论上还有一系列值得进一步挖掘和追问的问题,像到底如何理解生活、主要指谁的生活、何种生活等等。本文意在对以上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关键词:
生活道德教育 追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戚万学问题的提出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这一问题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对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和与之相应的现代道德教育体系尚未建立这一客观事实和矛盾状态提出的。对道德教育来说,20世纪既可以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人走出唯理性世界困境的普遍追寻,对于道德教育来说同样如此。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基本事实,其基本属性是实践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也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形态,整体性、实践性、生成性是生活世界道德的主要特征。“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要走进方方面面的生活、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教育要培养的是不断去生成新的道德世界,并不断自我超越的生成性的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现代社会受科学世界的宰制和技术理性的支配 ,使道德教育失去了生活的底蕴。主体道德教育关注个体的生命 ,从而与生活具有了内在的联系。主体道德教育的生活特性 ,使它必须保持可能生活与日常生活间的必要张力 ,以日常生活为根 ,不断地创造一种可能的生活。
关键词:
主体道德教育 生活 隔离 联系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济良
我国道德教育的效率低、效果差主要是因为它脱离了人性基础 ,脱离了现实生活根基 ,失去了主体对象 ,过于意识形态化。因此 ,改革道德教育就要树立人文主义的道德教育理念 ,回落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 ,改革传统非此即彼的道德教育方法 ,确立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立足于道德教育自身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
道德教育 人性 道德理想主义 现实生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站在人本的角度,道德、生活、幸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道德是幸福的源泉,幸福是道德的结果。生活论视域中的道德教育,当以引导人的幸福生活建构为根本,建构一种基于物质生活又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意义生活和道德生活。为此,道德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培养他们追求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道德教育建构人的幸福生活,既是道德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道德 幸福 道德教育 幸福生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康钊
生活世界是鲜活而富有生命意义的,为道德教育所必需。原初的道德教育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但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道德教育偏离发展轨道而逐渐脱离生活世界。道德教育只有走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才能体现道德教育的真谛。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注重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世界回归。
关键词:
道德教育 生活世界 反思性实践 理性回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唐汉卫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和百年前的生活教育相比,近十年来的生活道德教育可以视为在更高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的又一次自我确认和选择,其意义当然也超出了教育的范畴,具有更大程度的解放思想、尊重现实、启示未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价值。生活道德教育的未来在于文化自觉和重建社会,二者关系密切,不仅从根本上关系到生活道德教育的前途,而且也是中国社会转型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鲁洁
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回归于人自身,而生活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之特殊生命活动。德育所回归的人是在生活实践中与他人、他物发生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人,不是静止、孤立的实体。生活是人自己建构起来的,生活建构的结果,外在表现为生活方式,内在表现为人之品性。人就是他自己生活建构的结果,由是,生活论德育不是将人之至善追求诉诸孤立的人性改造,而是奠基于现实生活的改变。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生活的建构,它所指向的是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好生活。道德教育要帮助学习者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
关键词:
道德 道德教育 生活论德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晓静 朱小蔓
道德是有理性相伴随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理性认知与选择的基础上,我们正是对人、物、事及其关系有所认知才形成特定的态度和情感,并采取相应的行为。知识是道德理性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校道德教育要以知识教学为基础。通过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必然选择。
关键词:
道德 理性 知识 道德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嘉祺
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与"旁观者"情境的交叉与混淆给道德教育带来很多困惑,明确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虚拟情境中的"不在场"与"不真实"向道德教育发出了警示,虚拟情境下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假设,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虚拟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关联是有效道德教育的前提。旁观者情境是个体道德学习和道德意识对象化的主要情境,对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叶飞 楚燕
生活世界包含了日常生活世界,但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道德及道德教育往往是自在自发的,有着浓重的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经验主义的色彩;而道德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有着一个理想性、超越性的维度,所以它需要从这种自在自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正因如此,道德教育向自觉的文化生活的回归,同样也应当成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德胜
人权教育研究的展开,首先要面对的是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人权与道德有共同的人性基础,人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权利,人权具有道德性;与道德意味着走出自我、走向他人不同,人权突出权利和对个人的保护,将义务留给他者,尤其是国家。人权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形态。但与道德教育侧重义务不同,人权教育突出个人基本权利;国家对人权的尊重是真正的人权教育,而道德教育则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友爱与公正中。人权教育与道德教育可以相得益彰、互为阈限。
关键词:
人权 道德 人权教育 道德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啸
道德教育功能的研究是关于道德教育作用的深层探讨与定位。"人在社会中生活"是考察道德教育功能的主线。道德教育有三大功能:正义功能、意义功能与幸福功能。道德教育的正义功能是从"社会"入手,侧重于好公民的培养;道德教育的意义功能是从"个人"入手,侧重于好人的培养;道德教育的幸福功能是从"生活"入手,侧重于创造幸福生活,由于"社会"与"个人"统一于人的"生活",所以,幸福功能是正义功能与意义功能的综合与提升。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正义功能 意义功能 幸福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义保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人类现代文明离不开自然界生态文明,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投入较大,但是收效却不理想。针对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多管齐下,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道德 教育 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