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0)
- 2023(2650)
- 2022(2314)
- 2021(2221)
- 2020(1722)
- 2019(3875)
- 2018(4126)
- 2017(6903)
- 2016(4210)
- 2015(4758)
- 2014(5008)
- 2013(4623)
- 2012(4185)
- 2011(3852)
- 2010(4141)
- 2009(3640)
- 2008(3751)
- 2007(3653)
- 2006(3327)
- 2005(2976)
- 学科
- 管理(13063)
- 济(11551)
- 经济(11537)
- 业(8603)
- 环境(7408)
- 企(7032)
- 企业(7032)
- 生态(5266)
- 农(5075)
- 学(5008)
- 理论(4097)
- 地方(3754)
- 中国(3708)
- 划(3708)
- 和(3640)
- 财(3635)
- 资源(3608)
- 业经(3593)
- 教学(3485)
- 农业(3353)
- 教育(3229)
- 制(2906)
- 方法(2858)
- 发(2821)
- 规划(2696)
- 环境规划(2617)
- 务(2462)
- 财务(2453)
- 财务管理(2436)
- 银(2355)
- 机构
- 学院(57273)
- 大学(53173)
- 研究(18606)
- 管理(18083)
- 济(16819)
- 经济(16159)
- 中国(14774)
- 理学(14531)
- 理学院(14313)
- 管理学(13917)
- 管理学院(13825)
- 科学(13370)
- 京(12572)
- 江(11234)
- 农(10205)
- 所(10154)
- 业大(9174)
- 州(9139)
- 中心(9089)
- 财(9085)
- 范(9031)
- 研究所(8949)
- 师范(8929)
- 技术(8522)
- 北京(8392)
- 省(8127)
- 职业(7617)
- 农业(7513)
- 院(7194)
- 师范大学(6725)
共检索到93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秉礼 李福林
生态林业是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林业生产方式,它揭示林业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运动规律。它的结构包括由人口、林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人口、物资、资金、技术之间的关系构成林亚经济系统结构两方面;其功能集中体现在森林与社会之间在价值流、信息流、物流、能流的关系上。它的建设是林业的一种趋向理想状态的发展过程。对生态林业的评价宜采用综合效益指标T=E/I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启义
皖南山区包括16个县市。据1983年统计,面积292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426.3万亩,山场 2761.4万亩,园地 145.9万亩(内茶园 124.5万亩)。总人口 491.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31.5万人。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 0.99亩,山场 6.4亩,园地 0.34亩,其中茶园 0.29亩。是一个以林、茶、粮为主的农业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慧平 郑小贤
从林业的文化本质、传统森林文化的精神实质出发,结合对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历史考查,对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阐述了林业只有经济和生态两维发展是不够的,提出了林业发展的第三维度——林业生态文化。并初步论述了林业生态文化的概念、意义、任务及其发展基础和目标。
关键词:
文化 森林文化 现代林业 林业生态文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宏强 王冰丽
文章就新理论一般原型-模型论对生态全息现象动因的探讨结果作了表述,重点论述导致生态全息现象的模型行为,并据此表明一般原型-模型论在解释生态系统的全息性及相关性方面,能够提供新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原型 模型 生态全息 模型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双
在分析国有森工企业生态林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国有森工企业生态林业资本运营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改革传统的生态林运作体制、实行企业化经营、建立林木资本金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为主的生态林业筹融资机制、积极尝试生态林业资金市场筹集方式等国有森工企业实行生态林业资本运营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森工企业 生态林业 资本运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春友 常涛
生态社区的出现和发展一直广受关注 ,建立生态社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生态社区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态社区本身系统特点的探讨 ,尝试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对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功能 ,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生态社区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耀 唐亚 杨金燕 黄成敏
秦巴山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秦巴山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四川北部和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但对四川秦巴山区有限的研究影响了对这一区域生态屏障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该区域还是典型的"丰富自然资源与落后经济矛盾体"。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屏障的片面认识、区域分割和缺乏系统规划等是该区域生态屏障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四川秦巴山区生态屏障的关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玉君,张谦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问题,即如何对那些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效应的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进行公平性调控,亦即受益者对受损者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之一为地理学理论视界。本文运用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思想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补偿问题,得出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地域应该得到多元补偿和应该以生态环境建设产业或企业为主体来运作多元补偿的资本的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金蔚 刘冰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生态补偿 碳达峰 碳中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柏晓东 丁郁
近年来,国家每年以25%以上的增长速度加大对林业的投入,林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但是,林业投资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现阶段林业投资体制改革应继续增加对林业社会公益方面的投资,减少对林业作为产业性质方面投资活动的参与,调动和激励社会多元主体投入发展多元产业。通过对林业投资回报的分析,提供了林业投资的多种模式选择,设计了林业投资的激励机制。认为应坚持实行长期的财政补贴,减轻林业税赋,对林地使用权实行有偿流转。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道金 冯迎春 杨丽霞 邬慧君
我国林业会计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和核算上的缺陷。制度上的缺陷主要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①会计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不一致;②核算范围过窄;③资本不能保全;④信息披露不充分。在分析我国林业会计制度、育林基金制度、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会计信息披露以及会计计量方式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会计改革的思路。参6
关键词:
林业会计 育林基金 资本保全 货币计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宁军明
自1958年加尔布雷斯在《丰裕社会》中首次提出“生活质量”概念以来,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第八条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们...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邹晓娟 段显明 罗招娣
在万安县2003年开始实行库区生态移民前提下,分析了库区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论述了万安库区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阐明了加强库区公有林的监督和管理、对库区原有森林进行封山育林使其恢复生态功能、将库区生态移民的原有耕地退耕还林等库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提出了用于补偿移民原居住地私有林的资金来源问题、库区退耕还林的植物品种多样化选择问题、库区退耕还林经营模式的合理选择问题、库区生态林业资源的管护问题、库区林业生态建设经费来源问题等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万安库区 生态移民 林业生态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连娉婷 陈伟琪
基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定义,以填海造地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各类服务的负面影响分析为主线,着重探讨利益受损群体即补偿对象的确定,同时依据土地需求方获得填海的土地使用权的不同方式,确定补偿主体。认为填海造地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为土地需求方或地方政府,补偿对象即利益受损方涉及渔民(包括养殖户)、相关工业企业、滨海旅游业及游客、港航部门、当地居民、科研教育机构等六大类。
关键词:
填海造地 生态补偿 补偿主体 补偿对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