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
- 2023(1840)
- 2022(1521)
- 2021(1418)
- 2020(1174)
- 2019(2545)
- 2018(2566)
- 2017(4571)
- 2016(2603)
- 2015(2922)
- 2014(2707)
- 2013(2707)
- 2012(2675)
- 2011(2451)
- 2010(2554)
- 2009(2294)
- 2008(2285)
- 2007(1996)
- 2006(1937)
- 2005(1763)
- 学科
- 济(8695)
- 经济(8684)
- 学(5544)
- 管理(4659)
- 业(4628)
- 土地(4261)
- 企(3274)
- 企业(3274)
- 税(3199)
- 方法(3143)
- 农(3074)
- 税收(2957)
- 收(2920)
- 数学(2520)
- 数学方法(2432)
- 中国(2338)
- 财(2174)
- 制(2135)
- 资源(2110)
- 问题(2110)
- 农业(2057)
- 地方(1807)
- 业经(1712)
- 银(1547)
- 银行(1539)
- 行(1505)
- 经济学(1504)
- 环境(1475)
- 和(1433)
- 生态(1408)
- 机构
- 大学(38323)
- 学院(37659)
- 研究(17451)
- 中国(13509)
- 科学(13413)
- 管理(11930)
- 济(11724)
- 农(11386)
- 经济(11342)
- 所(10194)
- 理学(9839)
- 理学院(9640)
- 研究所(9463)
- 管理学(9265)
- 管理学院(9202)
- 京(9144)
- 农业(9098)
- 业大(8291)
- 中心(7789)
- 省(7257)
- 江(7047)
- 院(6796)
- 财(6551)
- 室(6482)
- 范(6192)
- 师范(6120)
- 实验(5980)
- 农业大学(5754)
- 实验室(5754)
- 北京(5716)
共检索到61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慎
尽管现行征地程序已日臻完善,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但实践中发现征地程序设计、审查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征地过程中须重视的问题农户对自己土地的话语权、决策权体现不足。国家要求申请机关对程序义务履行和征地批准的结果绑定,保障了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红波
我国现行征地程序缺陷是征地权滥用、征地相对人权益遭致侵害的关键,其缺陷突出体现在:"公益性目的"的认定失真、权力制约主体单一和缺位并存、权利制衡制度缺失和争议裁决机制失灵。改进现行征地程序的重点在于弥补"权利制约权力"环节、建立健全征地全过程监控程序和争议裁决程序,增强公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参与权和民主决策权。以确保征地权运行的合法性,切实保护征地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爱林 刘正山
新《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颁布后,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普遍加强了耕地保护工作,农地转用、土地征用等建设用地审批秩序明显改观。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也反映,现行征地程序还存在操作繁琐等问题。为此本刊专门成立征地程序问题调研组,分两次南下,通过对湖南、湖北两省的 7个市(州)、 14个县(市)及部分乡(镇)实地调研,发现在征用地工作中确实存在程序繁琐、报件复杂、资料臃肿、耗时过长、工作量大、成本太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新《土地管理法》的贯彻实施。 我们的调研报告送到部里后,引起了重视。一位部领导在批示中指出,如果调查报告中讲的情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瀛通
读了《中国人口科学》1988年第2期乔晓春同志写的《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一文的几点看法》(以下简称《几点看法》),作为原作者,我仅就《几点看法》提出的三个商榷问题作一简要的回答。对于《几点看法》提出的商榷意见,只要能做到正确理解原文,不将自己的误解移花接木,并具有一点量性分析知识及正确运用概念的能力,就能找到勿需我再做一遍重复的答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延强 岳永兵
本文从征地安置补偿的全流程入手,分析可能侵犯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环节,并提出要做细、做实、做全、做精征地安置工作,最大程度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靳震嘉 薛军
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对存款支付利息,贷款收取利息,属于社会纯收入的再分配,其目的在于利用利息这一经济杠杆;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加速资金周转,节约资金使用,提高经济效益,并鼓励人民储蓄,集中社会闲散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利息的来源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安仲文 钟芳青 刘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顾连
对我国现行保值储蓄的几点看法中国人民银行辽宁丹东分行顾连一、保值储蓄保值吗从1988年9月10日开始,我国首次对城乡居民个人三年期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贴补,1988年4季度至1989年上半年,保值贴补率比较高,吸引了一些储户存保值储蓄,但199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克平
对于产业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始终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各国在具体做法上也有很大差异。在我国,关于产业政策的基本职能、内容以及在经济调控中的地位,经济界和理论界都存在着较多争议。本文试就这些的问题谈些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德明
对现行物价指数统计制度的几点看法庄德明一、存在的问题我国物价指数的计算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变化,目前看来这一制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①零售物价指数反应不全。生产资料的销售是零售市场的一部分,则应包括在内,才能反应整个零售市场价格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野
土地征收权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强制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国家权力。征收行为符合法定的公益目的与足额补偿的限制条件,被征收者就应当服从。国务院关于"农民对征地决定和征地补偿的确认材料作为征地报批必备材料"的规定,不仅在理论上与征收权的基本属性存在冲突,同时也缺乏实践上的可能性。这样的程序设置表面上有利于农民权利,但在实践中不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导致了"农民确认"程序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对"农民确认"程序要进一步完善,加入听证程序,增加争议判断机制,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相关表述,补充相关内容,以达到真正保护被征地农民知情权、财产权等合法权利。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征收程序 征地补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司野
土地征收权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强制获得土地所有权的国家权力。征收行为符合法定的公益目的与足额补偿的限制条件,被征收者就应当服从。国务院关于"农民对征地决定和征地补偿的确认材料作为征地报批必备材料"的规定,不仅在理论上与征收权的基本属性存在冲突,同时也缺乏实践上的可能性。这样的程序设置表面上有利于农民权利,但在实践中不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影响了行政效率,导致了"农民确认"程序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对"农民确认"程序要进一步完善,加入听证程序,增加争议判断机制,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相关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征收程序 征地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图 刘向南 刘鹏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征地过程中程序性权利保障是促进程序公正、改善农民所获征地补偿水平的重要途径,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构建了程序性权利保障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辽宁省305户被征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征地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程序性权利保障对征地补偿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程序性权利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个体特征中的村干部身份以及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农民征地过程中的补偿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且影响方向均为正。研究认为程序性权利的保障通过增加农民对征地过程的有效参与、提升谈判能力、规范权力运行进而对征地补偿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此从加强征地过程中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明确被征地农民的参与环节和参与方式、推动农民表达权实质化以及健全征地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几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征地制度 程序公正 程序性权利 征地补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晋洪涛 史清华 俞宁
本文基于Rubinstein模型构建了征地谈判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对现实征地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具有很强"耐心优势"的被征地农民本应在征地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但在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大量采用各种非正式手段削弱了农民的耐心;同时,政府又通过征地程序安排占据了谈判的"先发优势"和"后动优势",由此导致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而地方政府对基本社会准则的藐视以及村委会这一代理人对农民的背叛,则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利益的流失。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的"天然"不利地位主要源于现行征地程序安排的不公。因此,应把实现程序公平作为未来征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建立一个让农民平等分享城市化和现代化果实的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玉姿 喻海龙
研究目的:明确协商购买作为征地先行程序的宪法基础和制度资源,设计协商购买征地先行程序。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协商购买作为征地先行程序具有宪法基础,不仅没有违反宪法第10条第4款,而且是宪法第10条第3款的内在要求,也与基本权利的程序保障功能吻合;(2)协商购买作为征地先行程序有其制度资源,征地补偿可以作为确定购买价格的依据;协商购买程序与开放建构的征地程序合拍;行政协议制度为协商购买争议解决奠定基础。研究结论:协商购买应当作为征地的强制先行程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申请征收前善意地向农民集体及其成员提出购买要约,购买价格可以参考且不得低于征地补偿,协商步骤安排应当兼顾行政效率与农民权益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