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0)
2023(8310)
2022(6993)
2021(6368)
2020(5306)
2019(11810)
2018(12154)
2017(22245)
2016(12749)
2015(14420)
2014(15003)
2013(14137)
2012(12983)
2011(11617)
2010(11865)
2009(11129)
2008(11095)
2007(10501)
2006(9187)
2005(8655)
作者
(36046)
(29952)
(29846)
(28560)
(18829)
(14159)
(13583)
(11519)
(11395)
(11158)
(10261)
(10088)
(9864)
(9634)
(9607)
(9113)
(8984)
(8875)
(8810)
(8495)
(7695)
(7436)
(7299)
(6984)
(6937)
(6776)
(6638)
(6521)
(6068)
(6061)
学科
管理(41740)
(41592)
经济(41499)
(36254)
(30180)
企业(30180)
(16418)
(15630)
方法(14722)
中国(14345)
(14282)
数学(11797)
数学方法(11635)
(11521)
业经(11012)
(10444)
财务(10404)
财务管理(10367)
理论(9849)
企业财务(9763)
(9675)
(9660)
银行(9647)
(9168)
农业(9059)
(8668)
金融(8661)
体制(8521)
教育(7594)
(7357)
机构
学院(176764)
大学(174233)
(67081)
经济(65305)
管理(61737)
研究(57700)
理学(51398)
理学院(50831)
管理学(49833)
管理学院(49504)
中国(45805)
(37557)
(37368)
科学(34166)
(30319)
(29489)
(28663)
财经(28125)
中心(27155)
研究所(25804)
(25145)
业大(24541)
(23671)
北京(23464)
(23087)
师范(22776)
农业(22228)
技术(21527)
(21118)
经济学(21025)
基金
项目(109161)
科学(84596)
研究(83952)
基金(76206)
(65674)
国家(65054)
科学基金(55179)
社会(51593)
社会科(48632)
社会科学(48625)
(44240)
教育(40289)
基金项目(39335)
(36431)
编号(36251)
自然(33816)
自然科(33000)
自然科学(32991)
自然科学基金(32391)
成果(31602)
资助(31338)
课题(26438)
(25752)
重点(24861)
(24108)
(22709)
(22704)
(22695)
项目编号(22123)
(21683)
期刊
(82649)
经济(82649)
研究(54897)
中国(45654)
(33510)
学报(27753)
(27604)
教育(27158)
管理(25165)
科学(23734)
大学(21641)
学学(20140)
(18317)
金融(18317)
农业(17809)
技术(16716)
财经(14512)
业经(13939)
(12510)
经济研究(12317)
问题(10331)
财会(9932)
(9471)
职业(9246)
图书(9122)
会计(8972)
(8503)
理论(8401)
(8259)
论坛(8259)
共检索到284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霖  苏海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侯玲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桂中  
劳动争议(或称劳资纠纷)处理作为协调劳资双方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把劳资关系的协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现行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对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已经滞后于目前劳动争议的新变化,暴露出许多问题。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本文从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理论入手,借鉴国外处理劳动争议的合理做法,结合我国国情,试提出改革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目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开畅  
我国实践逐渐形成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调一裁两审”体制。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体制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特别是仲裁和法院的关系(以下简称“裁审关系”)已经成为人们对现行体制批评的焦点。学界和实务部门在最近几年纷纷撰写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实行的是“仲裁前置,一裁两审”的制度,并将调解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辅助程序置于仲裁之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最大特点是试图将调解、仲裁、诉讼三者结合,并形成以仲裁为中心的互补关系。然而实行至今,这一程序却因为其体制繁杂、期限冗长的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文珍  王全兴  黎建飞  孙德强  
《劳动争议处理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相关立法研究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为深入探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和立法问题,我们邀请了4位专家就其中重要问题进行座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文珍  王全兴  黎建飞  孙德强  
《劳动争议处理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相关立法研究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为深入探讨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和立法问题,我们邀请了4位专家就其中重要问题进行座谈。因内容较多分两期刊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