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3)
- 2023(12349)
- 2022(10923)
- 2021(10318)
- 2020(8688)
- 2019(20379)
- 2018(20081)
- 2017(38851)
- 2016(20955)
- 2015(23310)
- 2014(23081)
- 2013(22585)
- 2012(20558)
- 2011(18427)
- 2010(18416)
- 2009(17020)
- 2008(16504)
- 2007(14410)
- 2006(12652)
- 2005(11242)
- 学科
- 济(79678)
- 经济(79548)
- 管理(63553)
- 业(60222)
- 企(49445)
- 企业(49445)
- 方法(34783)
- 数学(29801)
- 数学方法(29455)
- 农(23615)
- 财(23175)
- 中国(20589)
- 制(18747)
- 业经(18608)
- 学(16947)
- 地方(16776)
- 农业(16172)
- 务(14353)
- 财务(14285)
- 财务管理(14257)
- 贸(13597)
- 贸易(13591)
- 企业财务(13531)
- 环境(13521)
- 理论(13295)
- 易(13152)
- 和(13023)
- 体(12959)
- 技术(12635)
- 银(12359)
- 机构
- 大学(291847)
- 学院(289029)
- 管理(116872)
- 济(113304)
- 经济(110759)
- 理学(101399)
- 理学院(100238)
- 管理学(98621)
- 管理学院(98087)
- 研究(95190)
- 中国(70315)
- 京(64385)
- 科学(58364)
- 财(54494)
- 所(46779)
- 农(43826)
- 财经(43026)
- 业大(42912)
- 中心(42850)
- 研究所(42423)
- 江(41295)
- 北京(41210)
- 经(39017)
- 范(38198)
- 师范(37885)
- 院(34901)
- 农业(33967)
- 州(33474)
- 经济学(33459)
- 财经大学(32111)
- 基金
- 项目(200798)
- 科学(158008)
- 研究(149633)
- 基金(145673)
- 家(125625)
- 国家(124563)
- 科学基金(107643)
- 社会(94042)
- 社会科(88998)
- 社会科学(88978)
- 基金项目(78040)
- 省(77374)
- 自然(69242)
- 教育(67936)
- 自然科(67546)
- 自然科学(67534)
- 自然科学基金(66296)
- 划(65481)
- 编号(61660)
- 资助(59028)
- 成果(50544)
- 重点(44374)
- 部(44216)
- 发(42240)
- 课题(42091)
- 创(41789)
- 制(40420)
- 创新(38997)
- 国家社会(38221)
- 教育部(38206)
- 期刊
- 济(125485)
- 经济(125485)
- 研究(86926)
- 中国(56035)
- 学报(44624)
- 管理(42865)
- 财(41804)
- 科学(41408)
- 农(40541)
- 大学(34491)
- 教育(33624)
- 学学(32204)
- 农业(27933)
- 技术(24381)
- 融(23937)
- 金融(23937)
- 财经(20712)
- 业经(20523)
- 经济研究(18996)
- 经(17502)
- 问题(16378)
- 图书(15269)
- 理论(14953)
- 科技(14372)
- 实践(13801)
- 践(13801)
- 现代(13412)
- 版(13367)
- 业(13309)
- 技术经济(13185)
共检索到420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
环京津贫困带问题受到国际关注,是中央政府和京津冀三省市共同面临的问题。不论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还是践行党的科学发展观,都应对环京津贫困带予以扶持和补偿。为此,本文针对该区域的历史陈欠和其今后的持续发展,从物质补偿与政策扶持两方面进行可行性对策研究。
关键词:
环京津贫困带 扶持补偿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建杰 王琳
环京津贫困农村长期以来都在配合京津城市的发展,本身的发展受到抑制。重视环京津贫困带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以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来推动环京津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生态补偿方案以满足贫困带农村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环京津贫困带 生态补偿机制 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建杰 王琳
环京津贫困农村长期以来都在配合京津城市的发展,本身的发展受到抑制。重视环京津贫困带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以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来推动环京津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生态补偿方案以满足贫困带农村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环京津贫困带 生态补偿机制 农村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兰传海
进一步加大环京津贫困带扶贫攻坚力度,对于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保障京津地区社会稳定,促进京津周边地区繁荣稳定,保障京津地区水源安全,构建京津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基本情况、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就环京津贫困带扶贫开发的总体定位、基本思路、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扶贫机制创新、支持政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芳 沙景华
京津冀和环京津贫困带二元经济结构是京津冀发展的一大障碍。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定量分析京津冀和环京津贫困带状况,可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差值法基尼系数、库兹涅茨三产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分析其二元经济结构。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风能和太阳能新能源产业、中高档养老产业角度,可提出解决京津冀和环京津贫困带二元经济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环京津贫困带 二元经济结构 产业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明 石笑贤 严玲玉
探究环京津贫困带空间贫困分异结构,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核心,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维度出发,构建环京津贫困带空间贫困综合评价体系,并借助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和Arc GIS地理信息软件,测算出环京津贫困带的三维度系统空间分异地图,分析结果发现:环京津贫困带27个县的空间贫困分异显著;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的贫困叠加会削弱或加重综合贫困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环京津贫困带精准扶贫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调控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环京津贫困带金融扶贫面临的困境目前,河北省各地区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紧紧围绕贫困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落实各级扶贫开发政策,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对"信贷+担保""扶贫担保+财政贴息+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信贷扶贫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一定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建华
环京津贫困带金融扶贫面临的困境目前,河北省各地区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紧紧围绕贫困农民增收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创造性地落实各级扶贫开发政策,不断创新扶贫模式,对"信贷+担保""扶贫担保+财政贴息+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信贷扶贫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一定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钟茂初 潘丽青
以"环京津贫困带"为案例,分析"环京津贫困带"的成因,提出生态-经济合作机制的缺失是制约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提出了京津冀基于生态联系的经济合作的对策:基于正外部性的科斯交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基于博弈原理建立生态维护与贫困治理相结合的合作机制;基于生态-经济联系,整合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焦君红 王登龙
环京津贫困带位于河北省北部与京津接壤地区,是一个承受着环境恶化与经济落后双重压力的大规模贫困地带。从京津冀之间的生态环境与发展关系看,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失衡是贫困带形成的重要原因。只有保障环京津贫困带对生态资源享有正当的权利,负有合理的义务,实现京津冀三方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公正配置,才能为消除环京津贫困带和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
环境权利 环境义务 环京津贫困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娟 李国庆
旅游作为一种扶贫的方式其目标在于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以旅游体验视角的旅游产业价值链为指导,通过研究发现,由于中心城市极化效应明显扩散效应不足,且环京津贫困带融入京津地区发展的能力较弱,形成了环京津贫困带的旅游扶贫困境:环京津贫困带的传统旅游产业位于价值链底端;随着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旅游目的地产业价值份额不断缩小。建议通过电子商务及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形成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旅游产业链分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一文
环京津生态抑制型贫困带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区域内贫困人口集中。但这些地区是京津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资源环境保障基地,在京津都市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屏障作用和战略地位,对区域内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详细分析了环京津贫困带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并从建立生态经济发展特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加强首都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合作、创新生态旅游扶贫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以期改善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现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仁伟 樊杰 李光勤
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反映农村贫困的指标,时间跨度为1980—2015年,采取统计分析法和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环京津贫困带农村贫困的时空演变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贫困带与京津远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空间差异非常显著,绝对差异呈持续上升趋势,相对差异阶段性、波动变化特征明显。自然地理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是贫困带与京津远郊区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相对差异演变特征与宏观扶贫政策和贫困带的相关政策体制具有较强的耦合性。(2)京津冀县域各年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和天津地区,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环京津贫困带。1980—2003年,贫困带低值空间集聚由弱变强,该时段京津地区对贫困带经济溢出效应为负;2003—2015年,贫困带的空间聚焦效应有所减弱,该时段京津地区对贫困带经济溢出效应为正。最后,简单探讨了贫困带脱贫的路径与对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轶芳 侯景新 赵弘
在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环京津贫困带呈现双重热点特征,深化研究其经济时空演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研究环京津贫困带范围基础上,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发现在波动中趋稳,2007年以后呈现出明显的经济空间集聚特征,演化为空间同质性发展为主异质性发展为辅的格局。通过对比法和城市引力模型研究该地区与京津冀的时空经济格局演变,发现绝对差距一直增大,相对差异总体在缩小,城市间引力值相对较小且与县域经济发展呈正相关,但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大。最后,从空间经济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