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7)
2023(8984)
2022(7605)
2021(6876)
2020(5327)
2019(12087)
2018(12067)
2017(22072)
2016(12074)
2015(13597)
2014(14061)
2013(13915)
2012(13466)
2011(12595)
2010(13153)
2009(12111)
2008(11967)
2007(11001)
2006(10348)
2005(9885)
作者
(36412)
(30188)
(30061)
(28736)
(19587)
(14457)
(13754)
(11669)
(11568)
(11277)
(10570)
(10114)
(10028)
(9805)
(9605)
(9277)
(8878)
(8762)
(8686)
(8620)
(7992)
(7462)
(7355)
(7221)
(6871)
(6853)
(6831)
(6726)
(6272)
(5950)
学科
(74021)
经济(73953)
管理(30500)
(27567)
地方(24626)
中国(22919)
(19999)
企业(19999)
方法(17398)
(16760)
业经(15536)
地方经济(15503)
数学(14368)
数学方法(14251)
(13089)
农业(11935)
(11668)
(11490)
金融(11489)
(11426)
(11107)
银行(11096)
(10845)
(10713)
环境(10054)
(9647)
贸易(9635)
理论(9265)
(9135)
(8853)
机构
学院(181126)
大学(177252)
(83440)
经济(81572)
研究(71163)
管理(60381)
中国(54980)
理学(48916)
理学院(48234)
管理学(47464)
管理学院(47110)
科学(40160)
(39576)
(37641)
(37278)
研究所(32746)
中心(31305)
(31020)
财经(28221)
(27183)
(26854)
师范(26620)
经济学(26591)
北京(26524)
(25228)
(25228)
(25179)
经济学院(23442)
(22835)
业大(21501)
基金
项目(102641)
研究(81042)
科学(79419)
基金(69731)
(59279)
国家(58666)
社会(51214)
科学基金(49164)
社会科(48400)
社会科学(48392)
(42051)
教育(36738)
基金项目(35641)
编号(34315)
(34019)
(29651)
成果(29279)
资助(28816)
自然(27398)
自然科(26658)
自然科学(26654)
自然科学基金(26156)
课题(25843)
发展(24771)
(24346)
重点(23681)
(21666)
(21285)
(20974)
国家社会(20807)
期刊
(114114)
经济(114114)
研究(66953)
中国(47185)
(28959)
(27070)
教育(26335)
管理(26049)
科学(23236)
学报(22978)
(21779)
金融(21779)
技术(18646)
经济研究(18584)
农业(18212)
业经(17947)
大学(17882)
学学(16448)
财经(14775)
问题(14137)
(13029)
(10720)
世界(10517)
技术经济(10473)
国际(9858)
商业(9641)
图书(9600)
(9375)
论坛(9375)
经济问题(9311)
共检索到31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仲深  
深圳经济特区的崛起,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在“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的方针指导下,深圳特区的人口与经济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发展,呈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实践初步揭示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间某些特有的规律性,使我们有可能对深圳特区人口发展的特点进行探讨。 首先,人口伴随特区大规模经济开发而高速度增长,同时人口结构发生急剧变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仲深,杨群生,安宏生,方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展,人口也急剧增长并正发生深刻变化。本文拟就深圳特区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深圳特区人口发展概况 深圳原为广东省宝安县的一个镇。由于深圳与香港接壤,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它历来是我国进出口的主要口岸之一。1979年,党中央和广东省委根据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出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在原宝安县建制基础上成立深圳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明德  翁晓波  刘大文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职教事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与内地城市相比,深圳职教除了起步晚、底子薄之外,自身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对深圳职教资源调查和特色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深圳"大职教"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硕  
深圳经济特区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产物,是新一轮开眼看世界,各种思想风云际会、折冲交锋的一个重要舞台。深圳特区从创办决策的形成到初步建成大约用了7年时间(1979—1986),走过了一条奇崛而艰辛的发展之路。它的建立,在国内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深圳特区的创建过程尤其是有关重大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分析,揭示了它从诞生到站稳脚跟这一阶段的因果逻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建树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产物,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圳经济特区总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0多万。从战略地位考察,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优势表现在:(1)毗邻香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2)开放和改革进行较早,已取得一些有益经验;(3)广东是侨乡之一,有海外华侨12万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居住香港的还有23万多人,他们爱国爱乡情深。不足之处主要是人才缺、资源少、工业基础差、科技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香港是国际贸易及金融中心之一。深圳和香港并不是互相排斥、互相吞并的关系,而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冠利  
深圳经济特区旅游业经过10年的努力开拓,昔日的边陲小镇,已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旅游城市,成了国内外刮目相看的“旅游之窗”。然而,10年前的这里,只有一个外事接待站、两家旅行社、7家小旅店和几间简陋饭店,1979年接待过夜的海外游客也不足千人。 特区创办伊始,市政府总揽全局,把旅游业列为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借助毗邻香港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卢进勇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地设立和发展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这已成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现象,已经并将继续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由于许多国家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九五”时期深圳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杨瑞龙深圳作为我国率先建立的经济特区,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防小镇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特区城市,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在“九五”期间,深圳如何面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迎接挑...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长学  
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经济特区以其发展成就充分阐释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关键一招。在我国面向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上,中央给予了经济特区新的时代定位。深圳经济特区将迎来深化改革引领现代化战略、在高端层面参与全球对话、探索高质量发展样板、打造世界级城市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等新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经济特区应围绕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健全收入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推动新一轮全面开放和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幸福智慧城市、建设一流软环境等方面,继续引领下一步改革探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建光  黄史怠  黄伟  
深圳特区农村的集体经济与集体管理探讨谭建光黄史黄伟在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引进外资、兴办工业、发展商品农业和振兴第三产业的过程中,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并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搞好集体分配、集体福利与集体建设,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新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伍  
深圳市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侧,南邻香港,东临大鹏湾,西联深圳湾和珠江口,东西部海岸线达171公里,其中约有三分之一为深水岸线,它不仅是东南沿海,亦是全国重要港口。深圳特区1984年工业产值达18亿元,与1979年相比增加了30倍,随着中央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和香港回归问题的圆满解决,特区工业、贸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开发深圳特区东部大鹏盐田深水港,加强与香港的联系,意义重大。目前香港港口吞吐能力已经饱和,与其毗邻的大鹏深水海港是分流香港的最优深水港。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深圳东部、西部的大鹏盐田、妈湾、赤湾、蛇口诸港,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岸线,充分发挥深圳海港的功能是特区建设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哲民  
农业在经济特区的地位,与作用探讨郭哲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针。对经济特区来说,农业要放在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从经济特区创办之日起,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经济特区是以工业为主,农业是辅助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世卫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特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观地看,土地、劳动力这些农业生产力要素在特区处于劣势,但利用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优惠政策和经济驱动,特区已经走出一条以高起点、高收入、高速度、高效益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本文主要探讨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特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与水平、模式与特征,目标与途径等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坚  
一、经济特区现象是中国独有吗? 第一个误区是经济特区现象“国有论”。即认为经济特区是中国一国所独有的现象,没有认识到经济特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世界经济现象。中国的经济特区,相对于世界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锦和  
一、厦门特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形成既有特区,又有实施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政策的多层次开放格局,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1981—1991年累计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09.67亿元,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76亿元,相当于前31年累计总和的10.1倍,全市累计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前31年总和的2.76倍,创造的国民收入相当前31年总和的2.95倍。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增长5.7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4.7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