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0)
2023(6859)
2022(6021)
2021(5664)
2020(5163)
2019(11947)
2018(12021)
2017(23179)
2016(13023)
2015(14960)
2014(15406)
2013(15458)
2012(14695)
2011(13368)
2010(13877)
2009(12845)
2008(13246)
2007(12302)
2006(10475)
2005(9471)
作者
(40526)
(34249)
(34057)
(32715)
(21782)
(16388)
(15775)
(13271)
(12696)
(12337)
(11708)
(11515)
(10878)
(10841)
(10790)
(10677)
(10609)
(10085)
(10000)
(9872)
(8583)
(8540)
(8405)
(7876)
(7779)
(7762)
(7634)
(7610)
(6977)
(6972)
学科
(56027)
经济(55964)
管理(37052)
(36974)
方法(29917)
(29452)
企业(29452)
数学(26361)
数学方法(26046)
(16130)
(15618)
(13327)
中国(12925)
(10979)
贸易(10977)
业经(10706)
(10630)
财务(10606)
农业(10590)
(10588)
财务管理(10581)
企业财务(10049)
(9994)
地方(9636)
理论(9162)
(8894)
(8516)
银行(8484)
(8067)
金融(8063)
机构
大学(200641)
学院(198958)
(79026)
经济(77288)
管理(74154)
研究(66912)
理学(64020)
理学院(63239)
管理学(61870)
管理学院(61501)
中国(50504)
科学(43392)
(42794)
(37764)
(37364)
(35926)
研究所(32825)
业大(31485)
中心(30942)
(30428)
农业(30167)
财经(29955)
北京(27050)
(27049)
(27005)
师范(26759)
经济学(24350)
(24178)
(23173)
经济学院(22167)
基金
项目(128112)
科学(99229)
基金(92231)
研究(90375)
(80989)
国家(80303)
科学基金(67452)
社会(55410)
社会科(52399)
社会科学(52379)
(50140)
基金项目(49054)
自然(45011)
自然科(43977)
自然科学(43957)
自然科学基金(43186)
教育(42715)
(42652)
资助(38826)
编号(37370)
成果(31038)
重点(29160)
(28867)
(26784)
(25628)
课题(25571)
科研(25234)
教育部(24233)
计划(24232)
大学(24116)
期刊
(87436)
经济(87436)
研究(55119)
中国(36264)
学报(34832)
(33288)
科学(30585)
(30277)
大学(25400)
管理(24902)
学学(23949)
农业(22278)
教育(20339)
技术(16999)
(16611)
金融(16611)
财经(14794)
业经(14316)
经济研究(14243)
(12632)
(12461)
问题(11563)
(10834)
统计(10593)
商业(10458)
技术经济(10375)
图书(9856)
理论(9728)
(9293)
(9006)
共检索到289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忻昌  
对消费者剩余认识上的拓展及其应用分析王忻昌一、关于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消费理论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是消费者支付商品价格的依据,即消费者对不同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不同的价格。对购进数量较少边际效用较高的商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高。反之则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德容  王赞新  
消费是商品和时间结合产生效用的过程,商品不是产生效用的唯一源泉,消费时间——消费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也参与了效用创造。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是消费时间的价值。重视消费时间的价值,理解消费时间的性质能更深入地解释和研究消费者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永远  王春雷  
西方经济学消费者选择理论在研究消费者决策问题时,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消费者收入全部用来购买商品,没有剩余收入。对剩余收入的忽视,导致了传统理论研究对象及其结论的特殊化。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将剩余收入引入消费者决策过程,用来代表消费者商品消费以外的其它选择,对传统理论加以拓展,使理论更加贴近现实,同时避免了传统理论数学分析的一些缪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锐  冯梅  杨新涯  
以消费者剩余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经济学角度对图书馆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发现善用多用图书馆的大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平  
本文将消费者剩余理论作为量化分析工具,深入研究顾客让渡价值中的顾客购买利益和货币成本通过需求量和需求变动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的程度,进而提出顾客让渡价值中所引申的给企业当前竞争战略的几点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文慧  
对农民实行补贴是每个国家常用政策,补贴方式很多:支持价格是传统的间接补贴方式,还有直接补贴、实物补贴等。本文比较了几种补贴方式,得出各自优缺点,为我国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赐胜  李宏  
本文通过对消费者剩余理论的经济分析,揭示了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构成及无差别曲线与商品(或服务)品质的关系,并运用该理论提出了道路运输企业应如何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制定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井绍平  
所谓绿色营销就是企业在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争取适度利润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长远发展,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条件与机会的一种新型营销观念和活动,又称为环境营销。 一种新的营销观念或方式的产生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进步状况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基础的,绿色营销的诞生正验证了这一普遍规律。 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此背景下,科技发展水平已经能够充分认识环境污染的恶果以及潜在威胁,并能够提供防止或减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倪恒意  胡振  
本文从消费者剩余出发,首先在消费者剩余被垄断企业攫取并转化为垄断利润后,将其分割成多个部分,其次对每一部分在企业内外部的流动转移进行独立分析,最终,将垄断发生之前和发生之后的不同社会总剩余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垄断对社会总福利影响的确切结论。意在指出垄断企业并不像传统观念中那样总是带来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垄断行为能够带来使社会总福利上升的结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冰  申其辉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种商品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尽管消费者剩余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对它却一直存在着争论。一、消费者剩余理论的提出法国工程师Jules Dupuit首先在1844年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观点,后来马歇尔将它正式称为"消费者剩余"。 1.Ddupuit的主要观点。Dupuit的消费者剩余思想主要来源于他对当时公共部门融投资问题的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秀娟  吴立增  刘伟平  
通过构建植物新品种种子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的经济理论模型,从静态和比较静态角度分析了PVP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得出:第一,PVP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正的经济剩余,但为生产者带来的剩余不一定为正。第二,PVP保护水平与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剩余呈反向关系,但与生产者剩余的关系不确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绘萍  
以农产品需求曲线为基础,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农产品认证给消费者的剩余水平或福利水平带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认证农产品的消费能为消费者带来正的经济剩余;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农产品认证在消费者福利水平上的提高方面形成的机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欢  周庭锐  黄能伟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享乐品和实用品的选择问题。本研究通过实验发现,保持备选规模不变,分类数量增加,会显著提高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可能性,实验显示,决策困难在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效应上起中介作用,当消费者感觉到决策并不困难时,分类数量对消费者选择实用品的正向作用消失。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与实际管理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燕  纪成君  
产品安全负面信息的消费者风险认知的研究,有助于企业应对可能出现的产品危机。文章通过实验获得527名消费者的风险认知信息,探索了产品安全事件中的产品安全负面信息在消费者风险认知中波及范围、程度和波动的幅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产品安全负面信息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风险认知,而且不同程度的产品安全负面信息在消费者风险认知中波及范围、程度和波动的幅度方面有差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华  
文章以社交网络结构为视角,构建基于S-O-R模型的社交网络结构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采用社交网络理论对其传播路径进行理论解释,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社会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社交网络结构中的关系强度、网络中心性及网络密度,通过正向影响SNS用户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进而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