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0)
2023(9261)
2022(7630)
2021(7212)
2020(5729)
2019(12422)
2018(11910)
2017(23346)
2016(11686)
2015(12335)
2014(11702)
2013(11266)
2012(9979)
2011(8965)
2010(9155)
2009(9155)
2008(7852)
2007(7189)
2006(6521)
2005(5868)
作者
(29305)
(24067)
(23800)
(22873)
(14989)
(11361)
(11126)
(9469)
(9055)
(8342)
(8111)
(8096)
(7427)
(7413)
(7344)
(7177)
(7145)
(7038)
(6870)
(6866)
(5858)
(5689)
(5636)
(5541)
(5474)
(5397)
(5346)
(5304)
(4724)
(4697)
学科
(42180)
经济(42023)
管理(32305)
(32286)
(28281)
企业(28281)
(26318)
银行(26308)
(25863)
金融(25861)
(25248)
中国(20140)
方法(17092)
(15385)
(14347)
业经(13906)
(13202)
数学(12560)
数学方法(12447)
中国金融(11057)
理论(10523)
农业(9772)
地方(9719)
(8835)
(8720)
财务(8697)
财务管理(8687)
(8578)
贸易(8561)
企业财务(8290)
机构
学院(152752)
大学(149109)
(63388)
经济(62090)
管理(58091)
理学(49658)
理学院(49215)
管理学(48459)
管理学院(48202)
研究(46750)
中国(45945)
(32352)
(29293)
财经(25728)
科学(25232)
中心(24466)
(23260)
(22435)
(22340)
银行(21689)
(21457)
(21026)
经济学(20399)
(20389)
(19615)
(19446)
财经大学(19330)
(19259)
师范(19253)
金融(19227)
基金
项目(99514)
科学(79776)
研究(77489)
基金(73073)
(61317)
国家(60702)
科学基金(53681)
社会(52891)
社会科(49109)
社会科学(49094)
(39513)
基金项目(37901)
教育(35482)
编号(32999)
自然(31841)
(31764)
自然科(31163)
自然科学(31160)
自然科学基金(30588)
资助(28434)
成果(26373)
重点(22090)
(22018)
课题(21708)
(21598)
国家社会(21570)
(21569)
项目编号(20866)
创新(20403)
(20391)
期刊
(74014)
经济(74014)
研究(48148)
(35377)
金融(35377)
中国(29623)
(24902)
管理(22188)
(20931)
学报(19227)
科学(19190)
教育(16262)
大学(15693)
学学(14854)
业经(14371)
经济研究(13145)
财经(12844)
农业(12739)
(10988)
技术(10834)
商业(9585)
问题(8193)
理论(8085)
实践(7306)
(7306)
现代(7122)
(6932)
(6839)
国际(6309)
财会(6264)
共检索到236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祁大伟  
消费是人们参与社会的直接体验,是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基础条件之一,其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揭示了在看似重复的生活和行为轨迹中,蕴含着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我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处理事情的方式都会受到独立于个人意志的外在力量的影响和控制,这些外在的力量产生的影响和控制来源于社会结构。商业组织在制度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的支持下首先对消费产生影响,随后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也在此过程中影响着人与社会的发展。文章试图阐述商业组织如何在变迁的环境中发展继而影响消费侧;以及在此历程中,由于商业组织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邢淑芬  孙琳  王媛  王争艳  
养育行为是社会文化转换的重要过程。采用家庭观察的方法,从养育目标和养育策略两方面探讨在自由游戏情境下母亲和祖辈养育行为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母亲和祖辈的养育目标都是自主—联结型,但母亲更强调鼓励自主的社会化目标;母亲和祖辈都倾向于采取中压策略,但母亲采用的低压策略显著多于祖辈,祖辈采用的高压策略显著多于母亲;养育目标和养育策略间存在相关关系,母亲的社会化目标与其低压策略和中压策略显著相关,而祖辈则是与中压和高压策略显著相关;母亲和祖辈的养育目标和策略存在性别差异,对女孩强调自主性目标,对男孩则会采取更多高压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中超  
本文从金融结构变迁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视角,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逻辑与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中国国有企业从一开始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担,在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也面临新一轮改革;与此同时,作为从初始设计就承担着为国企服务的中国金融体系,也面临着金融结构的渐进调整过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对中国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使得二者统一协调。文章在分析二者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国金融结构优化变迁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4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举世无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双重转型。独特的经济转型构成了影响中国税制变迁的重要制度环境。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不仅决定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间节点,而且决定了中国税制改革变迁的路径。配合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国税制改革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和推进,中国税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税制改革将从配合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逐渐转变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制度的建设上。本文最后从目标和内容上阐述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宏观路径和微观举措。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贺  
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原因,并采用博弈论方法,对影子银行、正规金融机构、政府三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机构二者有限度的合作使影子银行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非国有经济的金融制度需求;正规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非均衡状态,也是促进影子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在影子银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的策略行为决定了影子银行未来的发展规模、生存环境和演化方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同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构成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制度环境。笔者将财政制度变迁置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个制度环境下进行研究,沿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路径,分析财政制度变迁的背景和内容、绩效和问题,揭示财政制度变迁和中国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总结财政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并根据变迁逻辑对未来财政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指出下一步财政制度改革要从具体的技术制度层面以及价值层面去构建一个由规范财政收入一翼的现代税收制度、规范财政支出一翼的现代预算制度以及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郑志来  
2017年实行金融严监管、去杠杆导致了表外利率的急速上升,产生了对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主体的挤出效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以抵押品、政府信用、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内在要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之相适应。从金融严监管背景出发,梳理金融监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脉络,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改革关键,理顺金融监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逻辑关系。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金融改革2.0版,体现在对金融领域全方面、深层次、系统性改革,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2.0版,体现经济发展新内涵、新特征、新阶段、新任务,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并从四个维度提出严监管背景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珂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根本任务是完成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最大挑战是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其"三位一体"的基本逻辑是供给管理、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从实施路径来看至少要把握好四点,一是创造稳定惠民的宏观政策环境,防控经济波动风险;二是让市场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政策积极转型;三是以放权减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改革"明规则"同时消除"潜规则";四是在制度供给和公共产品领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晓玲  
后现代社会人们购买、消费商品不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它的符号价值,消费主要是获取社会意义。消费的这种社会逻辑实质上是由于社会地位与收入差距形成的消费等级差异。消费的差异等级不仅体现在个人消费领域,而且体现在公共产品消费领域。消费的社会逻辑对消费结构变迁及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尽管还没有进入后现代社会,但消费的社会逻辑却已充分发展,给社会带来负外部性,要倡导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国强  
低碳消费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过去因强调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人在消费方面忽略了对能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有些消费者的主观性与非理性也使高碳消费向低碳消费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困难。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对居民消费进行科学引导,促进低碳消费。本文分析了政府引导低碳消费的必要性,然后借鉴国外一些引导低碳消费的政策经验,提出政府引导低碳消费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小国  洪功翔  
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都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手段交替发挥主要调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需求拉动乏力、资源环境约束达到临界状态、人口红利消退、供需错位突出、技术进步不足等发展瓶颈,同时需求管理政策边际效益在递减、后遗症在不断积累,迫切需要从供给侧入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突破对现行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挖掘未来经济增长的新红利,这是我国推进全面改革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军  张祥建  
迄今为止的从经济学层面和政治学层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变迁路径的阐释性文献有很多,本文则尝试着从传统的历史文化角度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变迁路径进行诠释,试图将具有“渐进式”和“增量型”的“中国特色”的体制变迁路径,以传统的历史文化约束进行逻辑上的一致性阐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淼   李亚欣   朱方伟   姜孟彤  
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战略性内部创业被认为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京博控股集团2010~2022年的战略性内部创业实践,运用探索性的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整合内部创业理论与制度逻辑理论的共演研究。研究发现,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开展战略性内部创业,关键在于实现创业“机会—资源—制度”动态整合框架下的适应性共演。具体而言:(1)在利用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发现型机会开发—突破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转型”的适应性共演,突破创业资源不适配的障碍;(2)在探索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创造型机会开发—延拓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发展”的适应性共演,发挥创业资源调用的优势。本文由此构建了战略性内部创业与制度逻辑变迁的两阶段共演模型,该模型一方面解释了大企业如何通过变迁主导制度逻辑,保障内部创业“机会—资源”有效互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大企业通过内部创业推动主导制度逻辑变迁的组织更新过程。研究在做出交叉理论贡献的同时,也为我国推进大企业内部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华春  崔伟  平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战略抉择。减税是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减税与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存在严密的逻辑契合,以减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减税降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推进的进程还受到其他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如现行分税制下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政府"放管服"改革还有待深化、税收法治化进程还有待推进等,还需要财政体制、政府职能、考核机制、供给模式、法律法规的多方面配合,才能实现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丽丽  
组织的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适应社会变迁的要求而发展演进。本文以经济政策为背景,在对中国历史中各种建筑施工的组织形式即工官制度、私人手工业作坊、营造厂和建筑工程公司概述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近代建筑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为我国当代建筑企业的组织变革提供参考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