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0)
- 2023(8071)
- 2022(6944)
- 2021(6313)
- 2020(5680)
- 2019(13162)
- 2018(12854)
- 2017(26083)
- 2016(14243)
- 2015(16141)
- 2014(16356)
- 2013(16514)
- 2012(15689)
- 2011(14132)
- 2010(14201)
- 2009(13284)
- 2008(13419)
- 2007(12182)
- 2006(10093)
- 2005(9066)
- 学科
- 济(65734)
- 经济(65663)
- 业(42193)
- 管理(41216)
- 方法(37395)
- 数学(34135)
- 企(33952)
- 企业(33952)
- 数学方法(33892)
- 财(18648)
- 农(16057)
- 中国(15040)
- 学(12918)
- 务(12390)
- 财务(12373)
- 贸(12343)
- 贸易(12343)
- 财务管理(12339)
- 易(11974)
- 企业财务(11836)
- 制(11565)
- 业经(11537)
- 地方(11243)
- 农业(10738)
- 融(10221)
- 金融(10219)
- 银(9987)
- 银行(9964)
- 行(9387)
- 技术(9069)
- 机构
- 大学(215896)
- 学院(212944)
- 济(91562)
- 经济(89764)
- 管理(82762)
- 理学(72405)
- 理学院(71600)
- 管理学(70473)
- 管理学院(70051)
- 研究(69592)
- 中国(51958)
- 京(43934)
- 财(42571)
- 科学(42422)
- 农(38023)
- 所(35589)
- 财经(34954)
- 中心(32898)
- 业大(32841)
- 研究所(32434)
- 经(31894)
- 江(30891)
- 农业(30346)
- 经济学(29823)
- 经济学院(27405)
- 北京(27142)
- 范(26472)
- 财经大学(26284)
- 师范(26179)
- 州(24491)
- 基金
- 项目(143733)
- 科学(113605)
- 基金(107001)
- 研究(101613)
- 家(93549)
- 国家(92822)
- 科学基金(79447)
- 社会(65971)
- 社会科(62735)
- 社会科学(62716)
- 基金项目(56751)
- 省(54946)
- 自然(52149)
- 自然科(51000)
- 自然科学(50982)
- 自然科学基金(50143)
- 教育(47947)
- 划(46855)
- 资助(45110)
- 编号(39739)
- 部(33634)
- 重点(32549)
- 成果(32367)
- 发(30006)
- 创(29589)
- 教育部(29049)
- 科研(28473)
- 国家社会(27816)
- 人文(27800)
- 创新(27738)
共检索到298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又称凯恩斯陷阱,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超 张家瑞
我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为了防止经济下滑过快,政府和央行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刺激手段。从2009年"后金融危机时代"开始,财政支出额都处于高位,赤字占GDP的比重至少也维持在1.4%以上,在2010年甚至达到了2.4%。同期,我国货币供给量M2的同比增速也维持在13%以上。也许是雷曼的故事过于惨痛,经历次贷危机以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子航 张玉玲
流动性陷阱初现"流动性陷阱"这一假说,最早由凯恩斯提出,是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要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由于此时的利息收入过低,以至于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不会拿去进行投资,这种流动性偏好使得利率失去弹性,货币需求弹性变得无限大。此后,希克斯在其IS-LM模型中提出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武标
作者认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的货币需求理论是难以成立的,“流动性陷阱”是不存在的。本文通过周期中的四个阶段展开论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群刚 胡鞍钢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湘明
凯恩斯宏观管理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具有有效需求不足的必然性,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问题,货币政策本身是无效的,宏观管理必须依靠实施赤字财政政策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失效。从全口径的角度分析,"流动性陷阱"表明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直接有效,对实体经济间接有效;从全过程角度分析,"流动性陷阱"具有暂时性,一般只存在几个月,这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另一表现形式,即存在政策时滞;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货币政策的"三条龙"运行规律分析,则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货币政策之间具有协调运行的特征,运行中存在非同步性。在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被证明并不存在的背景下,凯恩斯宏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丰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受到负面影响,为了改善经济不断下行的局面,中国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内有许多学者沿用西方的理论和计量方法直接对中国的数据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结论。然而,中国的货币政策在传导渠道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有显著不同,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论证了由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传导环境的特殊性,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中国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现象不明显。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裘越芳 李波
本文通过梳理西方流动性陷阱理论,尝试从通货紧缩风险、公众对经济悲观预期风险以及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是否持续扩大三个层面对中国经济的"流动性陷阱"进行定量识别,探索其产生根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Divisia广义货币供给量流通速度的利率边际弹性的半参数估计结果显示,真实资金成本较低,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逐渐扩张,中国经济存在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优质投资和消费"机会"缺乏才是中国式"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根源,宏观调控政策应注重"机会"的创造。而从成本端刺激通货膨胀预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峰 康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裘越芳 李波
本文通过梳理西方流动性陷阱理论,尝试从通货紧缩风险、公众对经济悲观预期风险以及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是否持续扩大三个层面对中国经济的"流动性陷阱"进行定量识别,探索其产生根源并提出应对策略。对Divisia广义货币供给量流通速度的利率边际弹性的半参数估计结果显示,真实资金成本较低,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边际弹性逐渐扩张,中国经济存在陷入"流动性陷阱"的可能。优质投资和消费"机会"缺乏才是中国式"流动性陷阱"的产生根源,宏观调控政策应注重"机会"的创造。而从成本端刺激通货膨胀预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难以摆脱中国式"流动性陷阱"的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