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5)
2023(2621)
2022(2429)
2021(2225)
2020(1884)
2019(4496)
2018(4461)
2017(8105)
2016(4408)
2015(4992)
2014(5188)
2013(5098)
2012(5079)
2011(4666)
2010(5017)
2009(4786)
2008(4825)
2007(4436)
2006(4273)
2005(4155)
作者
(13380)
(11289)
(11252)
(10805)
(7257)
(5526)
(5265)
(4306)
(4249)
(4191)
(3877)
(3829)
(3775)
(3714)
(3569)
(3486)
(3375)
(3360)
(3357)
(3254)
(3052)
(2788)
(2788)
(2602)
(2588)
(2585)
(2538)
(2412)
(2378)
(2287)
学科
(21784)
经济(21758)
(16337)
贸易(16327)
(15804)
管理(10066)
(9086)
地方(8680)
方法(7597)
(6782)
(6359)
企业(6359)
(6058)
数学(6012)
数学方法(5907)
关系(5707)
中国(5579)
(5401)
出口(5398)
出口贸易(5398)
(4697)
地方经济(4278)
农业(4178)
业经(4160)
(3952)
(3924)
国际(3694)
贸易关系(3521)
概况(3497)
(3470)
机构
大学(66229)
学院(66148)
(31735)
经济(31103)
研究(25624)
管理(21500)
中国(19857)
理学(17378)
理学院(17123)
管理学(16809)
管理学院(16682)
(14513)
(14304)
科学(13873)
(13169)
(12545)
中心(12088)
研究所(11534)
(10961)
财经(10723)
(10439)
(9993)
经济学(9917)
(9836)
师范(9775)
(9450)
(9396)
(9310)
北京(9309)
经济学院(9063)
基金
项目(38657)
研究(29993)
科学(29359)
基金(27220)
(23616)
国家(23425)
科学基金(18908)
社会(18822)
社会科(17845)
社会科学(17843)
(14325)
基金项目(13851)
教育(13603)
编号(12660)
(12115)
资助(11592)
成果(11191)
自然(11037)
自然科(10768)
自然科学(10766)
自然科学基金(10540)
(9347)
课题(9008)
重点(9008)
(8867)
(8049)
发展(7885)
国家社会(7877)
中国(7804)
(7793)
期刊
(38907)
经济(38907)
研究(25102)
中国(14994)
(11304)
(10616)
(10453)
国际(9947)
学报(9521)
教育(8655)
(8607)
金融(8607)
管理(8352)
科学(8021)
大学(7355)
问题(6992)
经济研究(6883)
农业(6760)
学学(6605)
业经(6478)
(5858)
贸易(5858)
财经(5179)
技术(5116)
国际贸易(5101)
图书(4672)
世界(4668)
(4571)
经贸(4160)
商业(3896)
共检索到118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淳  
沿海主要口岸拓展转口贸易,将有效地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度,从主要口岸的条件和宏观环境分析,发展转口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需制定综合性对策,切实改善经营环境。笔者建议,采取建立“一个基地”、形成“多元体系”、改善“三个条件”的措施,稳步有序地开展转口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白贞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丽  刘卫东  刘毅  
论文从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的角度,分别对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沿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在产值总量上,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沿海地区的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做出“贡献”,但是从弹性系数角度,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地区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影响在逐渐减缓,表明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并不是导致我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罪魁祸首”,反而是减缓这种压力的主要贡献力量。但是,不可否认,在我国接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早期阶段,由于部分地区急于吸引外资,以及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的确在某些方面,外资和外贸对沿海地区的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刚  姚士谋  
文章分析了沿海地区形成城市带的机理和作用,构划了在沿海地区建设从北到南绵延几千公里,包括辽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福建沿海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内的巨型城市带的设想。城市带以香港、上海、京津为龙头,以厦门、青岛、大连为结点,以滨海山水城市为特色,以城市组合为手段,以观念和制度创新为理念,以加强城市间物流、人流、信息流、科技流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城市带,形成城市带—城市群—城市圈3个层次城市带空间结构。最后,探讨了实施城市带建设的有关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艳  
2004年春开始,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存在民工短缺问题,它既影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又危及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该区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在探究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的原因、揭示这一现象的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扭转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短缺局面的具体对策:劳动密集型产业应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南沿海的经济增长模式应得以转变;加强职业培训,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卫东  许风  王超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是对货物贸易实践和风险管理的总结,但是制度建设总是滞后于实体经济。近年来,随着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货物贸易外汇管理面临着资金流与货物流不匹配、法规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以及银行真实性审核与业务实际不协调等新问题。如何解决现行货物贸易管理制度的滞后,提升对货物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新情况监管和服务水平,成为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实问题。为此,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志彪  张晔  
苏州的案例表明,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中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模式,尽管在初期能迅速推动当地产业结构的演进,但也极易导致当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失衡,形成外资挤压性的二元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引发本土企业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在重视本土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和发展本土企业的国际代工,努力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并实现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互动和平衡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洛林  宋泓  马涛  
最近作者先后到宁波、杭州、苏州等地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走访了40多家企业、40多家商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了解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者的深切体会是:沿海地区实现保就业、保增长的核心之一是保企业、稳出口;金融危机中,政府需要对外贸企业进行直接扶持,扩大内需替代不了外需下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由于历史、社会及地理的因素,大陆与香港的经贸关系一向特别密切.1978年以来,这种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给两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利益.这其中,内地经港转口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彼此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与内地转口关系密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亚鑫  李馨  
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粮油饲兼用的农产品,其供给水平对我国的食物供给安全和物价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和美国是世界最重要的大豆进口国和出口国,中美贸易摩擦,大豆首当其冲成为重要谈判筹码,对国内大豆市场供需水平和市场价格形成直接影响,并进而影响国内大豆生产。文章以中美贸易摩擦前后大豆进口依赖度较高的沿海代表性省份,江苏的大豆生产为研究对象,分析贸易摩擦对其大豆生产规模、市场价格、农民收入等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江苏大豆种植面积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大豆产量和市场价格有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严守耕地红线、藏粮于地,加大大豆良种繁育与推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增加农户大豆经营收入,增加农民种豆积极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从国内市场贸易成本的视角,在改造Melitz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基础上,对2010年我国各省(区、市)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市场贸易成本与国内市场需求呈显著负相关,沿海地区的国内市场需求比西部地区更旺盛,但是沿海地区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来拉动内需的效果小于内陆地区。降低国内市场贸易成本可以扩大内需,相关的优惠措施应尽力向内陆地区倾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占春  
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经济体系中,为转口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和环境条件。上海转口贸易在经历开埠初期的起伏之后,在19世纪60年代随着中国沿海沿江进一步开放而蓬勃发展起来。尽管民国时期的埠际和国际竞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海转口贸易的优势地位,但是转口货物结构的调整使上海转口贸易的繁荣局面一直延续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促成和巩固了上海经济中心的地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俸奇  
转口贸易是服务贸易中的重要部分,其贸易形势复杂、发展变化较快,给外汇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转口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当前转口贸易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国际上贸易经济实体与规则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各国及地区间的贸易往来,为转口贸易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以低级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外向型经济,既是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中经济高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和未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的主要理由所在。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性创新经济,其基本的特征是要把竞争战略的焦点,从过去主要集聚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转化为主要对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由此凸显高层次人才战略的主体地位。本文据此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燕  王辉  
研究世界其他地区的转口贸易模式和经验,对于我国一些省市利用特殊贸易机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具有实际意义。从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的经验可以看出,转口贸易优势可能由多种条件决定。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主动利用已有条件和积极创造新条件,将有利于转口贸易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