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9)
- 2023(9464)
- 2022(7555)
- 2021(6850)
- 2020(5973)
- 2019(13143)
- 2018(12782)
- 2017(25182)
- 2016(13315)
- 2015(14891)
- 2014(14773)
- 2013(14721)
- 2012(13415)
- 2011(11699)
- 2010(12559)
- 2009(12745)
- 2008(12262)
- 2007(11479)
- 2006(10527)
- 2005(10264)
- 学科
- 业(76720)
- 企(72111)
- 企业(72111)
- 济(60756)
- 经济(60659)
- 管理(58210)
- 业经(27392)
- 融(26512)
- 金融(26512)
- 财(25500)
- 银(25190)
- 银行(25190)
- 行(24462)
- 方法(23092)
- 农(23046)
- 中国(21637)
- 务(20277)
- 财务(20246)
- 财务管理(20222)
- 制(19880)
- 企业财务(19157)
- 农业(17390)
- 技术(15528)
- 数学(15476)
- 数学方法(15289)
- 策(14139)
- 体(13993)
- 理论(13627)
- 体制(12331)
- 划(12328)
- 机构
- 学院(193467)
- 大学(185522)
- 济(86602)
- 经济(84888)
- 管理(79989)
- 理学(66343)
- 理学院(65834)
- 管理学(65197)
- 管理学院(64832)
- 中国(57130)
- 研究(56454)
- 财(46343)
- 京(38251)
- 财经(35200)
- 江(33035)
- 经(31562)
- 中心(29801)
- 农(29260)
- 科学(28378)
- 所(27433)
- 州(27025)
- 经济学(25948)
- 财经大学(25608)
- 银(25394)
- 北京(24591)
- 银行(24521)
- 商学(24068)
- 商学院(23863)
- 研究所(23491)
- 经济学院(23419)
- 基金
- 项目(110497)
- 科学(89264)
- 研究(87477)
- 基金(80816)
- 家(66430)
- 国家(65662)
- 科学基金(59547)
- 社会(57894)
- 社会科(54983)
- 社会科学(54970)
- 省(45162)
- 基金项目(41976)
- 教育(38896)
- 编号(35888)
- 自然(35756)
- 自然科(35004)
- 自然科学(34998)
- 划(34952)
- 自然科学基金(34469)
- 资助(33136)
- 业(29568)
- 成果(29408)
- 创(27073)
- 发(24506)
- 课题(24432)
- 部(24407)
- 制(24406)
- 创新(24252)
- 重点(24142)
- 性(23963)
- 期刊
- 济(107600)
- 经济(107600)
- 研究(63702)
- 财(41308)
- 中国(40884)
- 融(39959)
- 金融(39959)
- 管理(36654)
- 农(29747)
- 科学(20711)
- 业经(20039)
- 技术(18962)
- 农业(18957)
- 学报(18791)
- 财经(18700)
- 教育(17093)
- 大学(16123)
- 经(16120)
- 经济研究(15621)
- 学学(15202)
- 问题(13636)
- 财会(12790)
- 技术经济(12336)
- 业(11680)
- 贸(11244)
- 会计(10898)
- 现代(10858)
- 世界(10172)
- 理论(10050)
- 商业(9931)
共检索到32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军
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信用困境。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在于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的解决。否则,无论是建立中小企业银行,或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或由政府参与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基金,转化国有四大银行的信贷结构,等等,都无法满足民营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帆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长期受到融资困难的制约,使其发展受阻,融资难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作者通过对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就如何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渠道 现状 拓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英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无论是在激活市场竞争方面,还是在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都起着其他企业无可替代的作用。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是困扰其发展壮大的一个“瓶颈”,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最突出矛盾。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除了考虑金融对策,还要大力培育风险投资市场,积极引进风险资本,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现状 措施对策 拓宽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黎明 胡利勇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融资问题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银行信贷支持是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当前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现状入手 ,分析了民营企业信贷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银行 信贷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漆惠群
一、当前民营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但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仍感到信贷融资比较难。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来看 1、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仍然是家族式管理方式。不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慧芬 江明哲
本文通过对企业信用价格定义、形成轨迹及其对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在不同经济形态下,企业信用价格对融资成本影响力是不同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信用价格对企业融资成本影响越大,并发现了企业信用价格与融资成本成反比例关系;依据世界主要国家利率市场化运营规则规律,就不同级别的企业信用价格对融资成本的影响程度作了基本判断;就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提高企业信用价格,降低融资成本,提出了三条有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信用价格 融资成本 影响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毛春华 黄筱伟 陈明衡 章洁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耀 陶雪琴 陈信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阳
民营企业信用担保融资模式无法满足目前企业融资需求,文章以金融危机暴露出信用风险信息不能有效分散与释放的问题为研究契机,顺应市场运行机制,在政府的角色由参与者转变为信用担保市场监管者的前提下对民营企业信用担保融资模式进行革新,引入风险可保性理念,将风险资本证券化,进一步分散、释放风险,弥补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使得民营企业融通到所需的资金,有效地分散了金融风险。
关键词:
信贷配给 风险释放 可靠性 证券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胜
为深入研究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基本现状和产生原因,本文采用样本统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在四川省范围内随机选取1350余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数据对比和样本分析,本文认为,当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既有一定的客观现实性,也有一定的结构差异性,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原因在于融资策略的非有限理性和融资结构的非均衡性,以及财政与金融功能的交叉错位。要彻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应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民营企业三方面着手,加强金融创新、补齐金融短板、完善风险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构建一整套完善的支持保障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小雨
文章从担保及信用担保的内涵与特点入手,分析民营企业信用担保融资的财务风险;并从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融资的法律体系、创新其信用风险监控方法、建立担保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构建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协作风险控机制方面提出民企信用担保融资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信用担保 民营企业 财务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峥嵘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信用风险管理类工具主要是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2010年11月以来陆续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和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证监会组织开展交易所债券市场信用保护工具业务试点,这意味着继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信用保护工具这一信用风险管理类工具也正式落地。信用保护工具包括信用保护合约和信用保护凭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力
信用缺失是民营企业融资的直接障碍。在分析现阶段民营企业信用缺失成因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 ,应通过完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加强信用文化建设等措施 ,构建有利于民营企业树立信誉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 信用障碍 对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鸿琳
以2006-2010年间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通过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状况,以及关系网络是否有利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本文发现使用商业信用融资能缓解融资约束,并促进企业成长,这对于存在融资需求的企业体现得更为突出。此外,不同层次的关系网络对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横向关系网络有助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并对小型企业的帮助程度最高。本文为我国民营企业为何能在缺乏正规金融支持的背景下成长提供一种新的微观机理解释,并为转轨经济中非正式制度对非正规金融所发挥的支撑作用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商业信用关系网络企业成长民营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